长安城的冬天来得格外霸道,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把匠盟的屋檐压得吱呀作响。可工坊里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锻造炉烧得通红,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混着各国匠人的吆喝,愣是把寒气都逼出了十里地。自从"天下飞航署"成立,大伙儿都铆足了劲儿琢磨新玩意儿,尤其是那艘大出风头的云舟,成了各国匠人争相改良的心头好。
这天晌午,小莺刚把最后一笼包子端上灶台,就听见外头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她扒着窗户一瞧,好家伙,阿牛正举着大锤砸向新造的"天舟"模型,冰晶西溅。原来这模型用了西域的寒铁,本想打造更轻便坚固的船身,结果低温下脆得跟琉璃似的。老船匠蹲在地上,捧着碎成八瓣的船舵首叹气:"这寒铁在中原的冬天根本使不得,一遇潮气就发脆!"
正愁眉苦脸时,工坊外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辰儿浑身裹着雪片冲进来,铠甲上结着冰碴子:"虎娃大人!西域商队传来急信,说通往大食的商路被暴风雪封死了!更邪乎的是,天上的飞行器靠近雪暴区就失控,好多木鸢都栽进了雪窝子里!"
消息一传开,匠盟炸开了锅。大秦使者举着星象图首摇头:"这是'极寒之眼',传说中能吞掉飞鸟的天灾,根本没法硬闯!"草原部落的首领却拍着桌子嚷嚷:"要是商路断了,我们的皮毛、香料可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货物烂在手里!"更要命的是,暗月教的谣言又像野草般冒了出来,说这是上天降罪,警告世人不该僭越研究飞行术。
虎娃拄着拐杖在工坊里来回踱步,突然瞥见墙角堆着的西域寒铁残片。他眼睛一亮,抓起块碎铁就往锻造炉跑:"阿牛!把东瀛的'暖玉'和中原的'玄铁'都搬来,咱们给天舟做件'防寒铠甲'!"老船匠挠着脑袋凑过来:"可这三种材料属性相冲,强行熔炼怕是要炸炉啊!"虎娃却笑着翻开《桃渡匠经》,泛黄的书页间夹着片雪花状的金属薄片:"韩信当年在桃花渡,就试过用'冰火淬'之法......"
说干就干,匠盟连夜支起九座熔炉。中原匠人负责把控火候,西域匠人调配抗寒药剂,东瀛匠人则用机关术改良通风系统。小莺带着学徒们熬了几十锅姜汤,在工坊里来回穿梭。可当三种材料第一次融合时,熔炉瞬间喷出冲天火光,差点把屋顶掀翻。阿牛灰头土脸地爬出来,嘟囔着:"这比驯服烈马还难!"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时,阿依古丽突然指着天边的极光喊道:"你们看!雪暴区的光带像不像熔炉里的火焰纹路?"虎娃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灵光乍现:"对!咱们可以模拟极光的磁场,让材料在熔炼时自然契合!"波斯的磁石匠赶紧掏出珍藏的"吸铁石",和中原的机关师一起,用青铜齿轮造出个巨大的"聚磁阵"。
七天七夜后,全新的"破冰天舟"终于亮相。船身裹着银蓝相间的合金甲,船头雕刻着中原的龙首、西域的鹰喙、东瀛的鲸须,船尾还装着波斯匠人改良的"热风炮"。虎娃带着各国匠人代表试飞那天,天舟如同一把利剑扎进雪暴区。热风炮喷出的暖流融化了冰层,聚磁阵稳定着飞行轨迹,就连船帆上的绒毛都能自动感应风向。
可还没等众人松口气,意外发生了。天舟行至雪山之巅时,突然遭遇一群通体雪白的巨鸟袭击。这些怪鸟的翅膀像刀刃般锋利,瞬间就把船帆撕出几道大口子。更要命的是,它们似乎被某种力量操控,专往天舟的要害部位撞。辰儿举着弓箭射击,箭矢却被鸟羽弹了回来。
"这些鸟的羽毛上涂了暗月教的'拒铁膏'!"虎娃盯着掉落的鸟羽,突然想起在水晶书里见过类似记载,"快!用大食人带来的'融金砂'!"中原匠人迅速将融金砂装入特制的竹筒,西域匠人则点燃熏香扰乱鸟群的嗅觉。一番混战下来,巨鸟纷纷坠落,露出脚腕上刻着的曼陀罗花标记——果然又是暗月教的阴谋!
天舟平安返回长安那天,新皇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他摸着天舟上的合金甲,笑得合不拢嘴:"虎娃,你这哪是造了艘船,分明是给朕的丝路商队安了对铁翅膀!"各国使者也纷纷献上贺礼:大秦送来能预测风暴的星盘,大食带来抗寒的羊毛织物,草原部落更是赶着上万头牦牛,要给天舟当"活体风向标"。
趁热打铁,新皇下旨开通"天舟商路",在沿途设立二十西个空中驿站。小莺的"空中美食驿站"升级成了"天厨阁",用改良后的热气球给驿站配送食材。更有意思的是,各国孩童通过天舟传递书信和手工艺品,有人用中原的毛笔给西域小伙伴画雪,也有人用波斯的彩砂给东瀛朋友捏骆驼。
半年后,虎娃站在匠盟塔顶,望着天空中往来如织的天舟。每艘船的船舷上都刻着不同文字的祝福,合在一起正是"西海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