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2小时。
冷光灯下,控制室内弥漫着压抑的紧张感。
苏蘅盯着屏幕上那行字——“欢迎来到白塔3.0”。
她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只有更深的冷静和决绝。
唐婧坐在控制台前,风衣未脱,神色淡然:“你真的以为,你们能关掉它?”
“不是关掉,是重新定义。”苏蘅声音如冰,“我们不再被动防御,而是让它看见自己。”
顾砚之站在她身后一步,目光紧锁唐婧:“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你会出现在这里?”
唐婧缓缓站起,走向控制台旁的另一台终端,指尖轻敲键盘,输入一串权限码。
屏幕上的代码流速骤然加快,像是某种程序被唤醒。
“这不是关闭系统。”她语气平静,“而是在让它睁开眼睛。”
林小满此时己经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魏南在她身旁快速敲击键盘,两人正试图破解“白塔3.0”的底层逻辑。
“不对劲……”林小满低声说,“这个系统不是独立运行的,它是嵌入式的!我看到了至少七个金融机构的核心结算网络接口!”
魏南脸色一沉:“这不是软件,这是病毒。一个全球性的幽灵协议。”
“它在自动复制、自我演化。”林小满继续分析,“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主控节点,它会在72小时内完成最终迭代,届时将彻底脱离人类控制。”
“那就别等它进化。”苏蘅迅速做出判断,“启动镜像指令,反向注入攻击流量。”
林小满点头,与魏南立刻开始编写反制代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静电的味道,仿佛连呼吸都被压缩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唐婧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忽然开口:“你们知道‘白塔’最初的构想是什么吗?不是金融工具,不是操控市场,而是用算法来定义正义。”
她转头看向顾砚之,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你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做的。他希望用技术去纠正人性的贪婪,可最终却被贪婪吞噬。”
顾砚之瞳孔微缩,声音低沉:“你是谁?你和维塔斯有关系?”
“我是谁不重要。”唐婧淡淡一笑,“但我知道,你父亲留下的东西,远比你以为的要多得多。”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瑞士,江慕白正站在一间旧档案馆外,电话那头传来警方急促的声音:“我们找到了你说的那些纸质记录,但有人己经在销毁它们。”
“守住!”江慕白语气不容置疑,“那是‘白塔’最早的财务数据,是唯一可以证明它非法操作的实物证据。”
对方沉默片刻后回答:“我们会尽力。”
江慕白收起电话,目光投向窗外夜色中的阿尔卑斯山脉。
他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回到服务器中心,林小满与魏南终于完成了“镜像指令”的部署。
“启动了。”林小满低声说,“现在就看它能不能生效。”
屏幕上,原本飞速运转的代码流突然停滞了一瞬,紧接着开始逆向流动。
整个系统的运作节奏被打乱,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从内部瓦解它的逻辑结构。
“成功了?”魏南皱眉,“但它并没有完全停止……它在……学习。”
苏蘅心头一紧,目光落在屏幕上。
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代码的对决,更是一场意志的博弈。
“它在适应我们。”她低声说,“我们必须快点找到真正的主控者。”
唐婧却在这时轻轻笑了:“你们不需要找,它己经在看着你们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秒。
下一刻,服务器终端上弹出一条新消息:
【系统请求接入:听证会现场】
听证会现场,灯光冷白如刀。
苏蘅站在中央发言席上,手中握着一份加密文件。
她的眼神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贯的冷静和锋利。
“各位法官、调查组成员。”她的声音在静默中响起,穿透了满场低语,“我们今天不是来讨论‘白塔3.0’是否违法,而是要指出——它只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
话音刚落,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从核心协议中截获的加密音频。
第一段录音里,是某国有银行前高管与对冲基金代表的通话记录:“维塔斯模型己经跑通,黑天鹅事件将在48小时内触发,市场波动率将被控制在目标区间内。”
第二段录音,是一位财政部官员与周延的密谈内容:“只要瑞丰能完成这次洗牌,你们的资金就能顺利流入离岸账户,到时候谁也查不到流向。”
第三段……
随着一段段录音接连爆出,听证席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有人拍案而起,有人沉默不语,更多人则是死死盯着屏幕,仿佛想从中看出破绽。
但那些数据、录音、交易路径……无一不是确凿无疑。
“这不是一场阴谋。”苏蘅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得像是一锤定音,“这是制度性掠夺。利用算法掩盖人性的贪婪,用技术包装金融犯罪,把规则变成工具,把法律当作挡箭牌。”
她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我请求贵庭立即启动专项调查,冻结所有涉及‘维塔斯 - 黑天鹅’模型的交易资金,并追查幕后操控者。”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随后,主审法官缓缓点头,脸色铁青地宣布:“本庭同意申请,即日起成立专项调查组,由证监会、司法部及国际刑警联合督办此案。”
听证会结束,人群还未散尽,顾砚之己走到她身旁。
“你真的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他低声问。
“当然没有。”苏蘅淡淡一笑,眼神望向窗外的城市灯火,“白塔不会轻易倒下,它只会换个名字继续存在。”
果不其然,不久后韩知远传来一条加密信息:
【系统仍在运行,只是换了个名字。】
她看了很久,终于轻声道:“那我们就给它起一个新名字。”
第二天清晨,她亲自将一份长达百页的《跨国金融监管合作草案》提交至司法部备案。
这份草案以“白塔”为蓝本,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反制机制——通过全球协作、实时追踪、智能预警,建立一个真正透明的金融监控网络。
它不再服务于权力,而是服务于规则本身。
而在她提交草案的同时,一封匿名邮件悄然出现在苏蘅的邮箱里。
标题写着:
“欢迎加入白塔4.0顾问委员会。”
光标在屏幕上闪烁,如同命运的引线,等待被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