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世家童氏传奇风云录
商海世家童氏传奇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海世家童氏传奇风云录 > 第十四章 温情职场与创新生态

第十四章 温情职场与创新生态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世家童氏传奇风云录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422
更新时间:
2025-06-23

2022年3月11日清晨,京城胡同里的槐树抽出嫩绿新芽,星宁文媒公司门口的电子屏闪烁着招聘启事,红色大字在青砖灰瓦间格外醒目。"底薪15000元+奖金+年终奖""955工作制""无35岁裁员限制"的字样,引得过往行人频频驻足。

62岁的李建国攥着布满老茧的手,在公司门口徘徊许久。他曾是国营饭店的厨师长,退休后又在私企干了五年,却因年龄被辞退。此刻看着招聘启事上"身体好,60岁也能干"的承诺,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大爷,进来看看?"童舒扎着高马尾从门里探出头,笑容灿烂,"我们食堂正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呢!"

李建国跟着她走进西合院,穿过垂花门时,鼻腔里飘来淡淡的饭菜香。共享办公区里,年轻员工们正在电脑前忙碌,有人抱着手绘板设计海报,有人调试着VR设备,角落里几个程序员围坐在一起讨论代码,氛围轻松而热烈。

"我们的食堂可不是普通食堂哦!"童舒推开西厢房的门,现代化的智能厨房设备与传统八仙桌相得益彰,"这里要做最地道的北京小吃,还要开发文创菜品。您看,这是我们设计的'胡同记忆'系列菜单——豆汁儿慕斯、炸酱面冰淇淋......"

李建国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创意菜单,眼睛发亮:"丫头,这想法新鲜!不过,冰淇淋配炸酱面,能好吃吗?"

"所以才需要您这样的老师傅把关呀!"童舒眨眨眼,"试用期三个月,工资照发,通过考核后还有季度创新奖。"

另一边,38岁的张薇正坐在驿站里擦拭眼镜。作为曾经的互联网大厂员工,她在35岁那年被裁员,辗转半年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此刻,她抚摸着驿站里免费提供的电脑,看着书架上摆满的专业书籍,眼眶微微。驿站内,共享电动车整齐排列,零食柜里摆满了各地特色小吃,充电器、折叠床等设施一应俱全。

"张姐,您之前负责过短视频运营?"HR主管拿着简历走过来,"我们新成立的非遗传承频道正好缺人,团队氛围超棒,还有定期的技能培训。"

中午时分,食堂飘出阵阵香味。李建国系着围裙站在灶台前,熟练地颠炒着锅里的爆肚。年轻员工们端着餐盘围坐在八仙桌旁,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听他讲老北京的饮食文化。"这爆肚讲究'脆嫩爽口',火候差一秒都不行......"他的声音里带着自豪。

童浩林站在二楼回廊上,看着楼下热闹的场景,打开了全球员工数据系统。星宁文媒的招聘信息发布后,不仅吸引了大量失业人员,还在海外华人圈引发热议。更令他惊喜的是,许多传统手艺人主动联系公司,希望能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非遗技艺。

"浩林,有位做鬃人技艺的老师傅想来应聘。"马曼琳拿着手机匆匆走来,"他说一辈子守着老手艺,却面临失传的困境,希望能在咱们这儿发挥余热。"

童浩林点头,目光坚定:"安排!我们不仅要给他提供工作机会,还要专门为非遗手艺人设立工作室。"他调出公司的新计划,"接下来,我们要打造'传统+科技'的文化矩阵,让老手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西合院的屋檐上。驿站里,几个加班的员工正躺在折叠床上小憩,共享电动车的充电指示灯柔和地闪烁着。张薇坐在电脑前,精心剪辑着鬃人制作的短视频,镜头里,老师傅布满皱纹的手灵巧地摆弄着彩色鬃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眼前。

"张姐,这个视频太赞了!"路过的年轻同事竖起大拇指,"播放量肯定破百万!"

张薇笑着关掉视频预览,心里涌起久违的成就感。她想起入职时童浩林说的话:"年龄从不是限制,能力和热情才是我们看重的。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深夜,西合院的红灯笼次第亮起。李建国哼着小曲儿锁上厨房门,张薇抱着整理好的非遗资料走出驿站。胡同里,共享电动车的车灯划破夜色,载着员工们驶向温暖的家。而在公司的会议室里,童浩林和团队正在讨论新的项目——利用AI技术复原老北京的胡同场景,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童浩林站在西合院的天井中央,望着满天繁星。他知道,星宁文媒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打破年龄壁垒、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生态。从62岁的厨师到38岁的互联网人,从濒临失传的非遗手艺人到充满创意的年轻团队,这里汇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坚守。而这份坚守,终将化作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让古老的文明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