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国际家具展的展厅里,“青竹科技”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小林站在最新研发的“竹材AI设计系统”前,向各国设计师演示如何通过手机APP自定义家具模块——只需输入房间尺寸和风格偏好,系统就能自动生成竹制家具的3D模型,并计算出最佳的材料利用率。
“这太神奇了!”一位意大利设计师惊叹道,“既环保又智能,完全符合未来家居的趋势!”
小林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自豪。三年前,她还是个被抄袭、被围剿的小老板;现在,她的产品己经登上了国际最高舞台,与宜家、汉斯格雅等巨头同台竞技。
展会的最后一天,组委会宣布“青竹科技”获得“年度创新奖”,这是中国家具企业首次获此殊荣。颁奖嘉宾是苏晚,她穿着一身优雅的白色套装,笑容温柔:“小林,恭喜你。你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竹材的力量,也看到了女性创业者的力量。”
小林接过奖杯,眼眶:“谢谢苏姐,如果没有你当年的支持和鼓励,就没有今天的‘青竹科技’。”
台下掌声雷动。小林看着台下的苏晚、陆思晚、林墨(陆念苏的妻子),突然觉得,她们就像一片竹林,根连根,肩并肩,共同抵御着风雨。
回国后,小林做了一个决定——成立“青竹女性创业基金”,资助那些像她一样有梦想却缺乏资源的女性创业者。“我知道创业有多难,尤其是女性。”她在基金成立仪式上说,“我希望这个基金能成为她们的‘竹筋’,支撑她们走得更远。”
苏晚、陆思晚、林墨都成为了基金的理事。她们定期举办沙龙,分享经验,对接资源,帮助了上百位女性创业者实现梦想。
五年后,“青竹科技”成为全球竹制家具行业的领导者,市值超过百亿。小林也从当年那个青涩的助理,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但她从未忘记初心,每年都会亲自去非洲难民营,看看那些用“青竹科技”家具的孩子们。
“林阿姨,这个书架会长大吗?”一个小女孩摸着竹制书架上的刻度,那是小林特意设计的身高测量线。
“会啊,就像你一样。”小林笑着说,“只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就能长得很高很高。”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书架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艾米丽,当年苏晚救下的那个难民营女孩。
小林看着艾米丽的笑脸,突然想起苏晚说过的话:“建筑是有温度的,它会记住每一个建造者的良心。”家具也是一样,它承载着爱和梦想,见证着成长和希望。
离开难民营时,小林收到一条信息,是苏晚发来的:“思晚的火星竹构项目需要一批轻量化家具,你有兴趣吗?”
小林的眼睛亮了起来。火星!那个遥不可及的红色星球,竟然也要有“青竹科技”的竹影!她立刻回复:“当然!我们可以研发‘太空竹材’,用在火星基地!”
夕阳下,小林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从海城的小工厂到米兰的国际舞台,从地球的难民营到火星的基地,“青竹科技”的竹影,将继续延伸,照亮更多人的梦想。而她,也将带着这份传承,继续前行,成为像苏晚一样,温暖而坚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