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童氏商海巾帼的百年传承史诗
南洋童氏商海巾帼的百年传承史诗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南洋童氏商海巾帼的百年传承史诗 > 第五章 钱塘潮涌筑新城

第五章 钱塘潮涌筑新城

加入书架
书名:
南洋童氏商海巾帼的百年传承史诗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4624
更新时间:
2025-07-06

1988年7月12日,杭城的蝉鸣裹挟着钱塘江的湿气扑面而来。童诗涵身着亚麻西装站在拱宸桥上,望着对岸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妹妹童宁举着平板电脑紧跟其后,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施工进度数据;妈妈童芳戴着墨镜倚在桥头,虽然退居二线,眼中仍闪烁着精明的商业眼光;爸爸陈铭文则与当地官员热络交谈,将投资人的风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奶奶童诗婷抱着财务报表,老花镜后的目光如同扫描仪般精准。

"姐,首期22栋68层写字楼的地基工程己完成85%。"童宁滑动屏幕,调出三维建模图,"人才公寓的太阳能电池板铺设方案,华腾堂弟的团队给出了新建议——采用双面发电组件,预计收益率能提升18%。"童诗涵点点头,堂弟马华腾虽然远在深圳,但通过远程协作,早己成为童氏科技布局的重要一环。

此时,当地开发区主任匆匆赶来,手中攥着厚厚的文件:"童总,关于园区入驻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市里己经批复..."话音未落,童诗涵抬手示意,身后的助理立刻递上一份协议:"我们希望杭城能设立专项人才基金,对入驻企业的高端人才给予安家补贴。"她的目光扫过钱塘江对岸的工地,"毕竟,我们要打造的是东方硅谷,人才是核心。"

回到临时设立的指挥部,全息投影亮起,将整个园区规划投射在空中。22栋摩天写字楼呈北斗七星状排列,中间是环形的生态公园;人才公寓与企业宿舍错落分布,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巨大的童氏LOGO;自助餐后厨采用中央厨房系统,可同时供应三万人用餐。奶奶童诗婷推了推老花镜:"诗涵,352亿的投资,资金回笼周期至少十年,风险..."

"奶奶,这不是普通的地产项目。"童诗涵调出全球科技产业数据,"硅谷的成功在于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要做的,是打造一个集科研、金融、生活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她手指轻点,虚拟屏幕上跳出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的合作协议,"这些顶尖学府的科研成果,将优先在园区转化。"

妈妈童芳轻轻转动着翡翠戒指,突然开口:"别忘了杭城的文化底蕴。"她示意助理切换画面,运河边的古建筑群与现代写字楼交相辉映,"在商业规划中融入江南水乡特色,既能吸引游客,也能提升园区软实力。"这个提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童诗涵立刻吩咐团队修改设计方案。

夜幕降临,指挥部依然灯火通明。童诗涵独自来到工地边缘,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手机突然震动,是二哥童浩然的视频通话。"小妹,华尔街资本对杭城项目很感兴趣。"他身后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会客厅,"不过他们想占30%的股份。"童诗涵冷笑:"告诉他们,最多10%,而且决策权必须在童氏手中。"

接下来的三个月,童诗涵开启了连轴转的模式。她穿梭于杭城、新加坡、硅谷之间,与全球顶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说服阿里云、腾讯等国内巨头入驻园区;甚至亲自参与人才公寓的户型设计,确保每一寸空间都能满足科技人才的需求。妹妹童宁则负责招商,用她的鬼点子吸引了无数初创企业——比如承诺为入驻企业提供免费的AI法律咨询服务。

1989年初,首栋写字楼封顶。童诗涵站在68层的观景台上,脚下是初具规模的园区。此时,她收到了堂弟马华腾的邮件,附件是一套智能园区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这套系统整合了能源管理、安防监控、交通调度等功能,核心算法更是他熬夜三个月的心血结晶。

"姐,这套系统如果落地,园区的运营成本能降低40%。"马华腾在视频里兴奋地介绍,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光芒。童诗涵欣慰地笑了,当即决定追加投资,让他在杭城设立研发中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园区的生态逐渐成型。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落户于此,与国内高校展开联合研究;新加坡的金融机构设立分部,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就连大舅舅的酿酒坊也在这里开了分店,将唐朝古法酿酒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推出特色文创产品。

然而,挑战也接踵而至。竞争对手散布谣言,称园区的太阳能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当地居民因施工噪音投诉;甚至有国际资本试图做空童氏在杭城的股票。面对这些危机,童诗涵再次祭出《孙子兵法》:用"反间计"揭露谣言制造者的真实目的;成立社区协调小组,调整施工时间;通过发布详实的财务报告和技术检测数据,稳定投资者信心。

1990年,云顶公寓住宅区22期正式开盘。人才房的销售异常火爆,不仅因为100-300平的多样户型,更因为这里提供的一站式服务——从子女入学到医疗保障,从创业扶持到社交活动,童氏打造的不仅是房子,更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圈。

站在园区中央的观景塔上,童诗涵俯瞰着这片自己亲手缔造的土地。22栋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人才公寓的阳台上,年轻的创业者们谈笑风生;运河游船载着游客穿梭于现代建筑与古桥之间,勾勒出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诗涵,国际金融论坛决定明年在杭城举办。"大哥童浩瀚的电话带来好消息,"他们看中的,正是我们这里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童诗涵望着远方,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她知道,这座耗费无数心血的"东方硅谷",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全球瞩目的创新高地。而童氏家族,也将在这片钱塘潮涌的土地上,书写新的商业传奇。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杭城园区将见证无数科技奇迹的诞生:从量子计算到生物医药,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这里将培养出数以万计的顶尖人才,孕育出市值千亿的科技巨头;而童诗涵的名字,也将与这座城市的崛起紧紧相连,成为商业史上不朽的篇章。

夜幕降临,园区的灯光次第亮起,宛如繁星坠落人间。童诗涵站在自家公寓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自豪。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在童氏的蓝图里,杭城不仅是东方硅谷,更将成为比肩纽约、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而她,将继续带领家族,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