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又扫了一眼卷轴上的图案,刚才还极具灵性的飞龙,现在仿佛己经死了一般,变成了一幅平平无奇的画卷。
“小丰,怎么回事?”
“姐,这龙会说话!”
“说话?”江燕有点担心,自家弟弟的傻病又犯了。
“嗯,它说要住在我的脊柱中,助我修炼升龙诀!”
“你是说,这是门功法,而不是云龙九现的战技?”
战技很珍贵,但是毕竟只是一种武术技巧,而功法就不同了,一部好的功法,能让人以最快的速度,修炼到无上之境,其价值远不是一种战技可比。
江丰对这个世界的武学没有丝毫概念,从他接收到的信息来看,这个叫升龙诀的功法,己经远远超出了武学的范畴,什么以脊柱为龙骨,以双腿为龙尾,以双手为龙爪,什么游龙桩,锻龙甲,什么神龙相……
炼到极处,能飞天遁地,移山倒海,这还能叫武功吗?
“好像是功法!”
“太好了,小丰,千万不要对人提起什么升龙诀,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姐姐要不要修炼!”
江燕很意动,哪个武者不想学习高深的功法,可是,她很清楚自己的资质,“还是算了,父亲说,我这资质最多也就能达到灵武六境,况且我己经过了打基础的最佳阶段!”
“那就让我小外甥学!”
“那倒可以,不过他才一岁多,等你练成了,正好教他!”
“阿姐能不能给我说说,武道都有什么境界?”
江燕对他的提问很满意,若一首懵懵懂懂,纵然资质再高,也不可能有太大成就,现在知道提问,说明有点开窍了。
“这武道境界总体来说分成:灵武境、神武境和化境三个大境界,每个境界又分成九个小层次,如灵武一境炼筋,灵武二境锻骨,灵武三境通脉……”
“父亲是什么境界?”
“父亲是灵武六境,不过,他老人家成就最高的不是武道,而是方术,他是大秦西北六州最著名的方士之一!”
“方士?”江丰很自然想到制出火药的那些远古化学家。
“是啊,父亲能制办出这份家业,能给你定下亲事,还有这枚卷轴,正是靠他他方士的身份。
江丰抓住了重点,“姐姐说,父亲给我定了亲?”
江燕又摸了摸他的头,“这门亲事当初人家就不太情愿,父亲如今己死,他们更不会同意,不过用这份婚约,再加上父亲炼药的丹方,换一个武道院的名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要上学去了?”
“小丰越来越聪明了!”
卷轴己经没用了,索性原封不动的放回去,说不定还能阴人一把。
姐弟俩返回山庄,却发现二姨娘带着细软己经跑了。
“随她去吧,小丰且在庄子上再住些时日,等我安排好了,便送你去武道院!”
“好的!”
江燕担心庄子里的人对江丰阳奉阴违,便将她带来的一名叫何忠的健仆留下了,然后又召集庄子里的人进行了一番训示。
至于那两个打江丰的家丁,现在还吊上牌楼上,震慑力自是没问题!
江燕记挂她的儿子,当天就离开了,江丰顿时有种,山中无老虎,我就是老大的感觉,不过,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半傻子,贸然改变,反而容易惹出十分,索性继续装下去。
既然知道这是个有妖有魔的世界,拥有自保之力,才是重中之重,于是准备修炼升龙诀。
根据那股意念传递的修炼方法,升龙诀既不要打坐,也不用练习什么拳架,修炼方法就是“游龙桩”。
游龙桩分成两个时间段:一为辰时,也称正龙桩,在游走练桩之时吐纳太阳之气;
二为戌时,修炼逆龙桩,在游走练桩之时,吐纳太阴之气。
升龙诀共分九层,这是让人误会此功法是所谓云龙九现战技的原因之一;
让江丰不解的是,这升龙诀似乎无法与武道境界对应起来,想找人请教都不行,只能自己琢磨。
修炼游龙桩,初始需要辅助工具,等熟悉以后,便不需要再借助外物。
有道是人多好办事,现在山庄的家丁和庄客没人敢违逆他,在后花园按照他的要求,埋下了三十根六木桩。
到了晚上戌时,第一次修炼逆龙桩。
如果真让他自行修炼,仅仅步法配合吐纳,就不是三天五天能成功的,不过,在冥冥中那股意念的引导下,不过半个时辰,便成功入门。
在行功之时,能明显感觉到有星星点点的微光进入了体内,然后随着特殊的频率散入筋骨、皮肤和脑袋,清清凉凉,十分舒适。
只是,没过多久,他便感觉到了饥饿,一个时辰不到,己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他有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晚上吃的东西不少,为什么会这么饿?
赶紧去厨房找吃的东西。
厨房中的熟食并不多,吃完了,还是饥饿,他竟然对生肉有了强烈的欲望,听到动静的何忠过来查看,得知他饿了,“少爷,我来给你做,很快就好!”
“这些食材都做了吧!”
何忠吃了一惊,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江丰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饿他可以理解,问题是,这些食材的分量,足够像他这样的壮年吃几顿。
“晚上吃太多不好!”
“你做吧,我就是饿!”
何忠没办法,只好把食材全用上,结果,五斤炖肉,三斤面饼,被吃了精光。
他真担心小小的肚皮会撑爆,可是,江丰吃完,连个饱嗝都没打,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样子。
这也太能吃了!
次日辰时,江丰开始第一次修炼正龙桩,这次也有光点入体,只不过是金色光点,而且没有清凉之感,反而十分燥热,好在现在是冬季,不然还真有点难熬。
修炼完之后,同样是饥饿难耐,此时,他隐隐有了些明悟,修炼游龙桩的过程,似乎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
正吃饭之时,寒号鸟飞了过来,在枝头叽叽喳喳,“不好了不好了,蛤蟆怪吃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