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 第35章 销售总监,卖官鬻爵

第35章 销售总监,卖官鬻爵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作者:
一只悄悄勤快的小拖沓
本章字数:
5128
更新时间:
2025-07-07

皇宫大卖场的热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园拍卖会。

林悦话里的羡慕都溢出来了,“都说了汉灵帝是被耽误的商业奇才,赚点大臣们的俸禄钱自然配不上如此高的称誉,要挣钱就挣个大的,亲自担当销售总监,在朝廷进行卖官鬻爵。”

“《后汉书》中写得明明白白:初开西邸卖官……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其实这个还含蓄了点,朝廷那么多官可卖,一个官职肯定有人要竞争,竞争就得加钱。”林悦还颇为气人地鼓掌,“这一套拍卖的手段可是让刘宏学会了,我都不敢想他能凭借这套体系挣多少钱。”

“公千万?卿百万?哪个公?哪个卿?”刘彻也卖过勋爵,但他没想到居然能有人把三公和九卿都卖出去。

你真缺钱卖点有名无实的爵位他都不说什么,居然把有实权、干实事的官职都卖出去了。

刘邦这次没办法再强装淡定,沉着脸:“兔崽子,还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其他大臣心理也有些微渺,他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做的官,居然就这么……买到了?

哦,不对。

按照这位陛下的标价,他们很多人可能倾家荡产都买不起。

秦汉备受打压的商人:?

虽然有点小激动,但也不是那么向往,这一看就不是长久之相,官员可以贪一点,但皇帝贪成这样可就不对劲了。商人在乱世可没搞头,真以为谁都是吕不韦啊。

“小官小吏就不说了,谈谈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和地方郡守的价格。三公基本上就是顶格了,再往上爬只能爬龙椅了,价格自然也不菲。三公是千万钱起拍,价高者得,要不说汉灵帝会做生意呢,居然还弄出来三成首付、分期付款的模式,堪比黄金地段的学区房。”

这敛财手段叫人叹服。

“咱们著名的曹丞相老父亲就花上亿钱买了个三公之首的太尉过瘾,但谁能想到汉灵帝做事那么不讲究呢,权限大打折扣,而且好像都没坐稳一年就被薅下去了。这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曹操:“……当时陛下缺钱,做臣子的自当分忧。”

一方面是太尉的名头确实,能用钱买到错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另一方面也是陛下都表露出缺钱的意思,你难道还能装傻充愣不成?

“上亿?”刘彻的声音都破了,目光首白地看向旁边的大臣,“诸位爱卿,你们”

一群大臣根本不想搭理他,此刻他的眼神和看到肥鸡的狼饿狼没两样。

刘邦也有些诧异:“这么多钱?”

他更好奇的是,一个大臣能拿出这么多钱,其他人呢?

天底下的钱财都被聚拢到他们手里了,那百姓怎么办?

始皇帝:“荒谬!”

“曹嵩花上亿钱可能有点水分,但肯定是大出血了的,比如还有个崔烈花五百万钱买了司徒的官,但因为此事,他之前积攒的名声全部没了。汉灵帝可能还嫌弃他卖亏了。”

百姓只觉得他们都快不认识钱了,五百文对他们都是一笔大钱。

“九卿的价格稍微便宜点,基本上在五百万左右,这样看来汉灵帝给崔烈打了好大的折。郡守呢还贵一点,天高皇帝远嘛,上任呢税收如何还不是你自己定嘛,相当于汉灵帝把一郡的百姓也给拍卖了,根据郡的位置好坏价格在2000万浮动。”

“陛下,把我们卖了?”一个个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百姓满眼都是茫然。

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于愤怒都没有。

老刘家的皇帝此刻没了轻松的心情,皇帝这般行为,可见己经是毫无君父之责。

官员交了天价的买官钱总不是只图个官瘾,自然要找地方赚回来。

他们找谁赚回来呢?

这个答案触目惊心。

“许多官员上任前都要去西园交保护费,不管你是买的官还是凭本事做的官,这就导致所有从中央任命的官员在上任前几乎要狠狠出一笔血。被放血了自然要找地方吸回来,百姓是不二的选择。据说当时还有家境没那么好、又不愿意打欠条上任后去压榨百姓的官员,只能先死了再说。”

“官员贪污汉灵帝还有售后,贪污被弹劾只要是交过钱的,会有一个不被查的特权,甚至还有宦官专门为这些官员的黑料进行删帖。这就是皇家售后保障。”

虽然有些词并不懂,但并不妨碍他们理解,这皇帝当商人确实当得好,交了钱就保证他们作威作福,还有专门的售后人员负责,必定让客人花了钱舒坦满意。

可真是贴心啊。

但这话落在百姓和老刘家的皇帝耳朵里可真真是刺啊。

“卖官鬻爵造成了什么后果呢?首先肯定是文化崩塌,一群官员上朝得先比比谁买官的钱最多,光环破碎啊。”

“第二是经济魔幻,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是贪污,然后用贪来的钱去买更大的官,形成了贪污——买官——更贪的死循环。”

“很讽刺的是,汉灵帝最后赚来的钱都便宜了后来进京的董卓,被人家董卓熔了铸小钱,又是一场经济灾难。不得不吐槽一句,老祖宗们的经济账真是一团糟,找不出几个擅长的人,或者说他们就是太会算钱了,像是大明朝的朝堂争锋精彩就是围绕着钱这个字。”

朱元璋:怎么又有大明的事?

不过,这是天幕不知道多少次说大明的经济账一团糟了,毕竟有个穷死的皇帝,他们想要嘴硬狡辩都没底气。

但老朱家确实不懂这些,朝堂上也没看到谁有这种所谓的经济天赋啊。

找户部问了,天下民生经济能说得上一点,但再深入就大眼瞪小眼了。

其它王朝也没闲着,谁家都缺钱。

就连最富裕的大宋,经济账那也是一笔糊涂账。

都讽刺大宋赔款,但这笔赔款和它自身的经济根本算不得什么,更重要的是内部的三冗,说来其实也是经济问题。

秦朝就更不用说了,还坚持走法家路线呢。错肯定是没错,但百姓也被压得喘不过气了。

林悦把话拉回到汉灵帝身上:“贪官横行百姓剥树皮充饥,宦官乱政,掌握了官员卖官鬻爵的把柄又深得皇帝宠信,不交钱就弹劾。整个朝廷的信用己经破产,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朝廷放权给地方军阀剿灭,诸侯手里有了光明正大的兵权,对破产的朝廷龙椅自然虎视眈眈。”

刘邦沉着脸,他们大汉现在也很穷,所以前面几代的国策都是休养生息。

还没养好就听到大汉末年的情形,他再心大也没办法不当回事。

“蠢货。”刘启忍不住骂了一声。

小刘彻很赞同父皇的话,居然把兵权给了出去,这不是羊入虎口嘛。

“后面就很精彩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可是精彩纷呈,但也只是针对历史名人,今天就不往后说了。给大家留一个小小的计算题:”

输入你的年薪:____石粮食,计算出你需要贪污___年才能买得起太守职位。

一群人木着脸看向这个计算题。

一年几百石几千石的俸禄,花钱买官需要上千万钱,想要靠老实当官“回本”得到猴年马月去。

那自然是要从百姓身上找补回来。

这个计算题带着一股地狱的残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