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基金救大宋
我用基金救大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用基金救大宋 > 第11章 官三代

第11章 官三代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用基金救大宋
作者:
庸凡QAQ
本章字数:
4358
更新时间:
2025-07-09

老老实实啃了三天西书五经,我感觉自己脑仁儿都快盘出包浆了。

什么“之乎者也”,什么“仁义礼智信”,看得我眼冒金星,天天都在白天梦见孔圣人。

不行,我真不是这块料。我估摸李清照女士的气也该消得七七八八了。

我合上那本能当板砖使的《孟子》,活动了一下快要僵掉的脖子,屁颠屁颠地去找我那便宜老妈。

李清照女士正在院子里赏花,姿态优雅得像一幅宋代仕女图。

我搓着手凑过去,脸上堆满狗腿的笑容:“母亲大人,您看这金桂开得多好,像您一样,风华绝代,香远益清!”

李清照女士端着茶盏,眼皮都没抬一下:“说人话。”

“咳咳,”我清了清嗓子,“是这样的,母亲,孩儿这几日闭门思过,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荒唐。孩儿决定,要为这个家,为大宋,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李清照女士终于瞥了我一眼:“哦?你想怎么贡献?”

我头摇得像拨浪鼓:“嗯,母亲大人,您也知道,孩儿我吧,文不成武不就,但最近我发现,我好像……好像有那么一点经商天赋!”我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的脸色,“您想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咱做商人,只要心怀家国,用商业的手段,也能为国为民,为咱大宋的鸡的屁……呃,国民生产总值添砖加瓦不是?”

“不用想了。不管是你赵家还是我李家,自祖辈起,世代为官,哪由得你去丢这个人,不准再想着去经商。”李清照女士放下茶盏,严肃而认真。

我急了:“母亲,此言差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既没有天赋学文习武,但处乱世,咱做个心怀天下的商人,也能为国为民,为咱大宋的鸡的屁……呃,蓬勃发展添砖加瓦不是?赚到钱,我用它来做利国利民的好事!赈济灾民,改善民生!我用它来贡献国家,促进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毕竟国富才能民强。”

李清照女士沉默了片刻,目光在我脸上逡巡。

“不行。”她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为娘……最近很累。你才十二岁……娘不想你日后后悔”。

确实,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在这个时代给你说他经商能打下一片天下,又有谁能信呢。

我眼睛一转,脑子有了主意:“那咱俩赌一把?”就在她眼神快要杀人的时候,我赶忙说:“不赌钱,就赌我以后得路。您给我一年时间,若是经商能做出点名头,我以后得路,您就让我自己选择,如何?”

李女士双眼盯着我,我的眼神坚定而自信,她己明白难以改变我:“好吧”她有些无奈,:“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我激动得差点当场给她表演一个滑跪:“母亲大人放心!您说!只要不把我头扭下来,您说什么我都答应。”

“眼下战乱,科举暂时取消,但一旦恢复,你得答应为娘,去参加恢复后的会试。”

我差点石化,在现代就从小考到大,读书时三个月一大考,每个周一小考,毕业后也年年考证。

怎么!穿越到古代来了,你还要让我考?!

我一下就蔫了,但发挥特长,只好唯唯诺诺:“好吧”。

“那你空了就得给我看书。”李女士略带笑意,“给你”。

没想到她十分爽快地拿出了一沓银票。

我接过一看,就是那天她赢回来的一千五百贯。亲娘啊,我发自内心想叫她一声“妈”。

启动资金有了,一时间我走路都带上了风,拜别李女士,我脚底抹油,首奔我的临时粮仓。

一进院子,就看见阿牛在打盹。

“阿牛,快起来,跟我去干票大的!”我拍醒了他。

“啊?少爷,干……干啥?”阿牛一脸懵。

“跟我去知州府,咱们去搞点内部消息!”

到了知州府,门口的衙役见我一个半大小子,压根不带搭理的,鼻孔朝天,跟两尊门神似的。

“让开让开,谁管户口,本少爷要见他!”我学着戏文里的纨绔子弟,把下巴抬得老高。

那俩衙役看我这么嚣张,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清了清嗓子,正准备搬出我那“知州之子”的身份,就听见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何事在此喧哗?”

只见一个穿着官服,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慢悠悠地踱了出来。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脸上明晃晃写着“不耐烦”三个大字:“本官日理万机,没工夫陪你这黄口小儿玩闹,速速退去!”

我心说,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好大的官威啊!”我双手抱胸,冷笑一声,“不知大人,可认得本州知州赵明诚?”

那当官的闻言,先是一愣,被我唬住:“赵大人我自然认得,你这小娃娃,是赵大人的?”

我摇了摇手指,“在下不才,正是赵明诚的亲儿子,赵渊是也!”

这话一出,络腮胡立马给我表演了个川剧变脸!前一秒还傲慢不屑,下一秒就跟见了亲爹似的。

“哎哟喂!原来是赵公子!下官正是湖州通判,请恕下官有眼不识泰山,罪过罪过!”通判大人一个箭步冲上来,差点把我撞个趔趄,“不知小衙内大驾光临,有何吩咐?您尽管说,下官一定照办!”

我心里偷乐,果然,这个时代,拼爹才是硬道理。赵明诚最高官位勉强算个副省级,现在只是个市长,按理说他一个通判不至于如此谄媚。但架不住赵明诚的爹赵挺之,也就是我名义上的爷爷,曾经官至一朝宰相,在官场可谓桃李满天下。

“也没什么大事,”我摆了摆手,故作深沉,“就是想跟通判大人借阅一下咱们湖州贫困户籍的名册,本少爷最近想做点慈善。”

通判知道我是赵礼之的孙子了,哪还敢怠慢,连连点头哈腰:“应当的,应当的!小衙内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善心,实乃我湖州百姓之福啊!”

他麻溜地叫人取来了厚厚一沓户籍名册,双手奉上,还非要塞给我一包上好的新茶。我也不客气,照单全收。

“阿牛,拿着,咱们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