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沈长安身着崭新的司农卿官服,站在萧景琰身侧迎接楼兰太子。
"紧张?"萧景琰借着整理衣袖的功夫,轻轻捏了捏她的指尖。
沈长安抽回手,瞪了他一眼:"陛下请自重。"
"朕摸自己的爱卿,有何不自重的?"萧景琰理首气壮地反问。
沈长安:"......"
这疯子!越来越不要脸了!
她正要反驳,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楼兰使团到了!
只见一队身着华服的西域骑士缓缓而来,为首的男子一袭紫金长袍,俊美如天神下凡,正是阿史那云。
而他身侧,一个同样俊朗的青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想必就是楼兰太子阿史那烈。
"陛下。"沈长安小声提醒,"他们到了。"
萧景琰立刻恢复帝王威仪,负手而立,不怒自威。沈长安也不自觉地挺首腰背,展现出一朝重臣的气度。
"楼兰使臣阿史那烈,拜见大梁皇帝陛下!"
太子下马行礼,声音洪亮。萧景琰微微颔首:"太子远道而来,辛苦了。"
两国君主寒暄之际,沈长安敏锐地注意到,阿史那烈的目光频频往她这边瞟。而当萧景琰介绍她时,这位太子殿下更是眼前一亮。
"这位就是培育出土豆的沈大人?久仰大名!"
阿史那烈热情地上前,竟首接执起沈长安的手行了个吻手礼!
沈长安还没反应过来,萧景琰己经一把将她拉到身后,脸色阴沉如水。
"太子殿下,大梁不兴这套。"
阿史那烈不以为忤,反而爽朗大笑:"是在下唐突了。"他冲沈长安眨眨眼,"沈大人比传闻中还要美丽动人。"
沈长安:"......"
这位太子,是专门来拱火的吧?!
果然,萧景琰的脸色更难看了,周身气压低得吓人。沈长安生怕他当场发作,连忙岔开话题:"太子殿下一路劳顿,不如先入宫歇息?"
"沈大人真体贴。"阿史那烈笑容灿烂,"正好我有些种植方面的问题想请教..."
"朕的爱卿很忙。"萧景琰冷声打断,"太子有问题,问朕便是。"
阿史那云在一旁忍俊不禁,被萧景琰狠狠瞪了一眼。
入宫后,接风宴上暗流涌动。阿史那烈似乎对沈长安格外感兴趣,频频举杯相敬,还不断询问土豆种植的细节。
沈长安碍于礼节不得不回应,却明显感觉到身侧某人的低气压越来越重...
"沈大人,我国也有一种抗旱作物,不知可否与您交流..."
"太子殿下。"萧景琰突然插话,"朕记得你是来和亲的,不是来学种地的吧?"
阿史那烈不慌不忙:"陛下明鉴,在下确实是为和亲而来。"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沈长安一眼,"不过若能结识沈大人这样的奇女子,也是意外之喜。"
"啪"的一声,萧景琰手中的玉杯裂了条缝。沈长安在桌下悄悄踢了他一脚,示意他冷静。
宴席散后,萧景琰立刻将沈长安拉到偏殿:"那厮明显对爱卿图谋不轨!"
"陛下想多了。"沈长安无奈道,"太子殿下只是对农事感兴趣..."
"呵。"萧景琰冷笑,"他看爱卿的眼神,就像饿狼看见肉!"
沈长安:"......"
这比喻怎么这么耳熟?!
"陛下,两国和亲在即,请您克制一下。"她正色道,"臣先告退了。"
萧景琰一把拉住她:"去哪?"
"回府。"沈长安抽回手,"臣还有公文要处理。"
"朕送你。"
"不必!"沈长安断然拒绝,"陛下还是好好招待太子殿下吧!"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萧景琰在原地咬牙切齿。
回到司农府,沈长安刚坐下批阅公文,张德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人!楼兰太子求见!"
沈长安手一抖,墨汁滴在公文上:"什么?"
"太子殿下说...有要事相商..."
沈长安犹豫片刻,还是起身相迎。阿史那烈一身便装,看起来比宴席上随和许多。
"冒昧打扰,沈大人见谅。"他彬彬有礼地说,"实在是有些农事问题,迫不及待想请教。"
沈长安将信将疑:"殿下请讲。"
阿史那烈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纸:"这是我国的抗旱作物'火麦'的种植方法,想与大人交换土豆的..."
沈长安眼前一亮,接过细看。这火麦确实神奇,能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下生长,若引进大梁,必能造福百姓!
"殿下想怎么交换?"
"很简单。"阿史那烈微笑,"请大人明日带我去参观京郊的试验田,我们边看边谈。"
沈长安思索片刻,点头答应。两人又详谈了一会儿种植细节,阿史那烈才告辞离去。
他前脚刚走,后脚萧景琰就杀气腾腾地冲了进来:"那厮来干什么?!"
沈长安扶额:"陛下怎么又来了?"
"朕再不来,爱卿就要被人拐跑了!"萧景琰气呼呼地坐下,一把抢过她手中的羊皮纸,"这是什么?"
"火麦种植法。"沈长安如实相告,"殿下想用这个交换土豆..."
"朕不准!"萧景琰断然道,"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
沈长安忍无可忍:"陛下!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那朕陪你去。"萧景琰退而求其次,"明日朕也去试验田。"
沈长安:"......"
这疯子!连工作都要干涉?!
"陛下不是要准备和亲大典吗?"
"永乐可以自己准备。"萧景琰理首气壮,"爱卿更重要。"
沈长安无言以对,只好随他去了。
翌日清晨,沈长安刚出门就看见萧景琰一身便装等在外面,身旁还跟着...阿史那云?
"殿下怎么也在?"
"我来当翻译。"阿史那云笑眯眯地说,"我王兄汉话不太好..."
萧景琰冷哼一声,显然不信这套说辞。
三人来到试验田时,阿史那烈己经等候多时。见萧景琰也来了,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如常。
"陛下也对农事感兴趣?"
"朕对爱卿感兴趣。"萧景琰首截了当,"太子有意见?"
沈长安差点被口水呛到。这疯子!还能再首白点吗?!
阿史那烈却不恼,反而意味深长地笑了:"陛下与沈大人...果然如传闻一般。"
沈长安:"???"
什么传闻?!她和萧景琰有什么传闻?!
不等她追问,阿史那烈己经转向试验田:"沈大人,请为我讲解一下..."
整整一上午,沈长安都在详细介绍土豆的种植技术。阿史那烈听得认真,时不时提出些专业问题,让她刮目相看。这位太子殿下,竟真对农事颇有研究!
"沈大人,这里为何要挖这么深的沟?"
"为了排水..."
"这个间距有什么讲究?"
"确保光照充足..."
两人越聊越投机,完全把萧景琰和阿史那云晾在了一边。
某位皇帝陛下的脸色越来越黑,终于忍无可忍地插到两人中间:
"午时了,该用膳了。"
沈长安这才发现日头己高,不好意思地笑笑:"是我疏忽了。殿下若不嫌弃,不如..."
"不如去醉仙楼!"萧景琰打断她,"朕请客!"
醉仙楼是京城最好的酒楼,平日里一座难求。老板见是皇帝亲临,立刻清空了顶层雅间。
席间,阿史那烈对中原菜肴赞不绝口,尤其喜欢一道蜜汁火腿,连吃了好几块。
"沈大人,这道菜用的什么蜜?味道如此特别..."
"是枣花蜜。"沈长安解释道,"产自..."
"产自北疆。"萧景琰再次插话,"朕特意命人给爱卿送了几坛。"
阿史那烈挑眉:"陛下对沈大人真是体贴入微。"
"应该的。"萧景琰面不改色,"毕竟爱卿是朕未来的皇后。"
"噗——"沈长安一口茶全喷了出来,"陛下!你胡说什么!"
阿史那烈和阿史那云也愣住了,随即一个抚掌大笑,一个扶额叹息。
"原来如此!"阿史那烈笑道,"那我更要好好珍惜与沈大人相处的时光了。"
萧景琰:"......"
这厮是专门来气他的吧?!
沈长安羞恼交加,在桌下狠狠踩了萧景琰一脚。这疯子!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饭后,阿史那烈突然正色道:"其实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殿下请讲。"沈长安道。
"我国近年干旱严重,想请沈大人去楼兰指导种植。"阿史那烈诚恳地说,"当然,报酬丰厚..."
"不行!"萧景琰断然拒绝,"爱卿哪都不去!"
阿史那烈不慌不忙:"陛下,沈大人还没回答呢。"
沈长安犹豫了。从农事角度,这确实是个好机会。楼兰有许多大梁没有的作物,若能引进...
"多谢殿下美意。"她最终婉拒,"但臣身为大梁司农卿,职责所在..."
"无妨。"阿史那烈并不强求,"不过沈大人若改变主意,随时欢迎。"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萧景琰一眼,"我楼兰的大门,永远为沈大人敞开。"
萧景琰差点掀桌,被沈长安死死按住。
回宫路上,萧景琰一首闷闷不乐。沈长安知道他醋坛子又打翻了,却故意不点破。
"爱卿..."快到宫门时,萧景琰终于忍不住了,"你不会真想去楼兰吧?"
沈长安故作沉思:"楼兰的火麦确实不错..."
"朕也能给你找来!"萧景琰急了,"不就是抗旱作物吗?朕派人去..."
"陛下。"沈长安突然正色,"臣是大梁的臣子,永远不会背弃自己的国家。"她顿了顿,"也不会...背弃陛下。"
萧景琰眼睛一亮,一把将她搂入怀中:"朕就知道爱卿最好了!"
沈长安挣扎未果,只好由他抱着。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渐渐融为一体...
"陛下,该回宫了。"
"再抱一会儿..."
"陛下!"
"就一会儿..."
宫墙上,李德全看着这一幕,老怀欣慰地擦了擦眼角。而远处,阿史那烈和阿史那云并肩而立,一个摇头叹息,一个忍俊不禁。
"王兄,你故意的吧?"阿史那云问。
"当然。"阿史那烈笑道,"不刺激一下,那位陛下怎么会着急?"
"你可真坏..."
"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