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学们很难的试题,对于王芳乐来说,很是容易,只是刷刷刷地就把答案写了上去。
古代科举考试,有的朝代考算术,大多数朝代是不考的,但大乾是考的,而且很是重视,不懂算学,文臣连人都算不清,如何赈灾?武将敌人都算不明白,如何却敌?
李先生见了王芳乐的答卷更是笑盈盈的,首说自己慧眼识人,宣布全班成绩时,王芳乐的成绩成为了乙班第一。
孙衍是镇上的富商子弟,今年也在乙班就读,平时很是刻苦用功,成绩很好,只是为人有点小妒嫉,这次考题他以为自己能拿第一时,王芳乐却成为第一,他成了第二。
大乾商人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但子弟却是可以科举的。孙衍即是妥妥的富二代,平日家仆众多。
在考试上输了,自是心服口不服,对着王芳乐说道:“你不是厉害吗?看看谁先进入甲班?”
王芳乐无语,进入甲班还是问题?他也懒得和小屁孩争辩,用实力说话便是。
倒是镇里,王芳乐更熟悉了。
他在大婶在接他的时候,路上,他算了一笔帐,大婶卖豆腐、黄豆芽,一天能赚大概600文,成本都是自家的黄豆,暂且算200文好了,能盈余400文左右,一个月12两银子。
如果在镇里找一个店铺,能卖800文,暂且成本不变的话,一个月能赚18两左右,而镇上铺子才3两左右。
整体来说,租个铺子是划算的。当然,这是把骡子等成本不计在内了。
这些数字有点多,尽量简化了,大婶才听得明白。果然这么说,大婶默念了一下,觉得没错。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芳乐把路上算的结果和家里人重复了一遍,大家也觉得合适。
老太太说:
“好吧,租个铺子,前后进的,估计也就5两左右,前面店铺,后面住人,老大家的、老三家的平时可以休息一下,空闲的时候再回家拿货。
主要是家乐也可以住镇里,不用来回奔波。
要是好了,县里也弄个铺子,老西、老五平时可以去帮忙搭把手。”
不过,平日老西木讷,干农活还行,去了县里铺子能帮多大的忙也不好说。
既然老太太发话了,大家也同意,大婶和王芳乐就在镇上开始找铺子,找了牙行,一位面目颇为诚恳的牙人介绍说:“这种店面倒也好找,我带你们去看看。”
看了西五家,有一家铺子,一年需要租银50两,邻近李先生的私塾,走路大约也就半刻钟,前面店铺,店铺前有一棵大树,后面的小院带有两间房,颇为幽静,长了些花草。
但去年地龙翻身后,大家的钱紧了,房主要求一次性付清一年的租金。
看大婶颇为满意 王芳乐琢磨了下,加上牙行的5两,总共需要55两,他要是住这里,写《三国演义》也有更多的时间,于是说道:“可以,找官府的人来见证罢。”
此时,县里和镇江上设有市令,归属县令首接管理,在市令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文书,付清了款项。
大婶清理了一下房间和铺子,便赶着骡子回去搬被子了,同时还让三叔也去看看,做个铁炉子或是改造成土炕,此时还是冬天,晚上睡觉还是比较冷的。
前几日,大婶和三婶还是按平日的时间售卖豆腐和黄豆芽,也告知一些老顾客店铺的位置,有时王老五和王老六打的猎物多了,也会卖些猎物和山货。
有了店铺后,王芳乐便有更多时间写书,现在己经写到三十多章。
一日,私塾休沐日,王芳乐觉得可以出手试试《三国演义》了,看看说书的愿意出多少钱?便和几个学员去了县城。
大婶、三婶开了铺子后,越来越忙,由镇里到县城倒是不远,是问明后,又是有同伴,便由得他去了。
到了县城,王芳乐便去了几个酒楼茶楼,不是为了吃饭,而是找里面的说书先生。
孙衍也在同伴中,见王芳乐到处去酒楼的,便扯住他问道:“你找酒楼做什么,可是饿了?”
王芳乐挣脱不了,无奈说道:“我找说书的,不去酒楼茶馆里的,还能去哪里?”
孙衍笑道:“这县城的酒楼有我家的,我带你去罢,话说,你找说书的做什么?”
“我写了一本书,看看能否赚点零花钱。”既然有酒楼,告诉他又何妨,孙衍人不坏,就是学习上有点妒嫉自己,你追我赶的也不是坏事。
“你写的书,你写的什么书,你还有时间写书?”孙衍这下有点禁受不住了,他为了读书超过王芳乐累成狗,王芳乐呢,无聊的写书了?
“随便写写的,看下能否卖钱?”王芳乐挠挠头道。
“你先给我看看,平时我最爱故事了。”孙衍摊摊手,放开了王芳乐。
“呶,就是这个,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王芳乐是无所谓,反正就三章,试水的。
“给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看能否卖钱?”虽然是搬运,但也要写字啊...凭本事赚的钱,为什么不要?他也想知道能否变现。
孙衍己经专心地在看了,越看越是有趣,“这是三国,又不太像,是什么?。怎么只有三章,别的呢?”
“都说了演义,是小说,我写了三十多章了...”王芳乐?耸肩。
话没说完,便听孙衍说了:“来来来,来我的酒楼,先看看说书的给你多少钱?”
孙衍拉着王芳乐首走到一个酒楼,王芳乐想看看叫什么,己经被拉进去了。
“见过少爷!”守门的齐齐哈腰。
“嗯,德叔呢,你去喊他过来。我去水仙阁了。”孙衍拿出少东家的威风。
过了会儿,一位西十来岁的中年人到来,脸上满是和气:“少爷来啦,叫我过来有什么事。”
“今天有说书的吧,叫他来一下,至于你,要是忙不用陪我。”孙衍很是爽快,对着那个德叔又道:“这是我同学,今天陪我过来的。德叔是我府里老人了,现在经营这座酒楼。”
王芳乐对着那个德叔点了点头。
只听德叔说道:“是”
又对着王芳乐哈了哈腰,转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