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绝对不行!"
李大爷的巴掌重重拍在村委会的桌子上,茶缸被震得跳了起来。屋里挤满了人,都是听说要征用祠堂做教室赶来的村民。
"祠堂是供奉祖宗的地方,怎么能让孩子们在里面玩什么科学实验?"李大爷气得胡子首抖。
村长为难地看向林小麦:"小麦,要不换个地方?"
"村里就祠堂最宽敞,还有院子能做实验田..."林小麦攥着赵院士寄来的计划书,手心全是汗。
"祖宗牌位前玩什么试管显微镜,成何体统!"李大爷寸步不让。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支持的老人们摇头,年轻人则跃跃欲试。林小麦看向角落里的爷爷,他抽着旱烟,一言不发。
"我来说两句。"
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响起。李梦琪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身后跟着推眼镜的刘明。
"梦琪?"林小麦瞪大眼睛,"你们怎么来了?"
"赵院士给我们打电话了。"李梦琪大步走进来,"说这里需要支援。"
她今天穿了简单的T恤牛仔裤,但依然和村里的姑娘们格格不入。村民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城里姑娘。
"这位是..."村长站起来。
"李梦琪,林小麦的同学。"她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我爸是省教育设备厂的,听说咱们村要建科学教室,特意让我送来这个。"
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型投影仪。
"哇!"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
刘明推了推眼镜:"我是省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负责设计实验课程。"
"又来个城里人..."李大爷哼了一声。
"我爷爷也是农民。"刘明突然说,"山东的,种了一辈子地。"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李大爷上下打量刘明:"真的?"
"真的。"刘明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这是我爷爷,去年收麦子时拍的。"
照片上,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麦田里,笑容朴实。李大爷的表情松动了一些。
"城里人也好,农村人也罢,科学知识对谁都一样重要。"刘明继续说,"我爷爷常说,要是他年轻时有机会上学,地里能多收三成粮。"
"这话不假。"王叔突然插嘴,"去年我用了小麦教的法子,玉米确实多收了。"
议论声再起。林小麦感激地看了刘明一眼,他悄悄对她眨眨眼。
"我有个提议。"林小麦提高声音,"白天祠堂做教室,晚上恢复原样。周末和节日绝不占用。"
"这..."李大爷犹豫了。
"祖宗供的是香火,不是房子。"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
所有人都转过头——是林小麦的爷爷!他磕了磕烟袋,慢慢站起来。
"老林头,你..."李大爷惊讶地看着他。
爷爷从怀里掏出那个发黄的信封:"大伙儿看看这个。"
村长接过信封,抽出里面的纸:"这...这是..."
"1968年省农大的录取通知书。"爷爷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当年要是能读完,咱们村的地现在能多打多少粮食?"
会议室鸦雀无声。李大爷接过通知书,手微微发抖。
"祠堂供的是祖宗,祖宗最盼啥?"爷爷环视众人,"盼子孙有出息!"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村民们交头接耳,不少人开始点头。
"我赞成。"张婶第一个举手,"我家石头虽然傻,可自从跟小麦学认字,会写自己名字了!"
"我也赞成。"王叔站起来,"科学种田确实增产。"
一个接一个,举手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只剩下李大爷还坐着。
"老李..."爷爷走到他身边,"还记得咱俩小时候,饿得啃树皮不?"
李大爷的眼圈突然红了:"咋不记得..."
"要是那时候有人教我们科学种地..."爷爷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
李大爷长叹一口气,缓缓举起手:"行吧...但祖宗牌位得保护好!"
"一定!"林小麦激动地承诺,"我们专门做个帘子遮住,上课时绝对不碰。"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自发组成了施工队。男人们搬桌子板凳,女们缝制窗帘桌布,连孩子们都帮忙扫地擦窗。
"这块木板做黑板正好!"李会计指挥着几个小伙子搬来一块大木板。
张石头自告奋勇:"我...我来磨!"
他粗糙的大手拿着砂纸,小心翼翼地打磨着木板表面,首到它光滑如镜。
"石头哥,谢谢你。"林小麦递给他一杯水。
张石头憨厚地笑了:"小麦...老师...好..."
李梦琪和刘明正在测量祠堂的采光。
"这里装投影仪,那边放实验桌..."刘明在笔记本上画着草图。
"我爸下周会运来一批淘汰的实验器材。"李梦琪小声对林小麦说,"虽然不是最新的,但足够孩子们用了。"
"梦琪..."林小麦哽咽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谢什么!"李梦琪搂住她的肩膀,"谁让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呢?"
傍晚,祠堂己经焕然一新。前半部分是教室,后半部分用蓝布帘子隔开,后面是祖宗牌位。院子里划出了一小块实验田,插着"科学种植区"的木牌。
村长站在门口,满意地点点头:"老林啊,你孙女了不得。"
爷爷没说话,但嘴角微微上扬。他走到林小麦身边,递给她一个小布包:"拿着。"
林小麦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把铜钥匙。
"这是...?"
"祠堂钥匙。"爷爷转身要走,"以后...好好教那些娃。"
林小麦握紧钥匙,金属的冰凉触感却让她心里暖洋洋的。她知道,这不只是一把钥匙,更是爷爷对她无言的信任和支持。
"小麦!"李梦琪在院子里喊,"来看我们布置的实验角!"
林小麦跑出去,看到刘明正在调试一台显微镜——那是他从学校借来的教学用具。
"明天第一课,我们教什么?"李梦琪兴奋地问。
"植物细胞结构。"林小麦不假思索地回答,"从观察洋葱表皮开始。"
"太基础了吧?"李梦琪撇撇嘴。
"不,正好。"刘明推了推眼镜,"从最基础的开始,建立科学思维。"
林小麦点点头,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太阳正在西沉,最后一缕阳光穿过祠堂新装的玻璃窗,照在那块打磨光滑的黑板上。
明天,那里将写满公式和图表;明天,"山卡卡"的孩子们将正式踏上科学探索之路;明天,这个古老村庄的教育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而她,林小麦,将亲眼见证这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