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孝女
第一十七章 不孝女
姜颂宜不在乎姜唤山,不在乎姜家,唯独在乎母亲和承明。
姜唤山这句“承明你还想不想要了”,像一记闷棍狠狠砸了下来。
她本能地想反击,可指尖悬在屏幕上良久,还是没动。
姜颂宜不是没想过和这个所谓的“父亲”彻底撕破脸,可现在不是时候。
她太清楚姜唤山的手段了。
他心狠自私,把女儿当做筹码。
只要她敢动,他一定能做到比她狠得多。
正犹豫着,对话框又跳出新的消息。
【姜唤山:还有,昨天的事情没人闹出来,我也好奇是被在场的哪位大人物封了嘴。】
【但你不会指望,运气能一直站在你这边吧?】
姜颂宜眼神一沉。
媒体封嘴居然不是姜唤山的手笔?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
他说不定巴不得自己被媒体抹黑成不孝女,这样他还能卖卖惨,坐收渔翁之利。
不是他……会是谁呢?
猛地,她想到靳赢白冷峭的眉眼。
会是靳赢白吗?
姜颂宜心头猛地颤了颤。
愣神的功夫,姜唤山又发来一条,字字句句都带着恶意。
【你要是周六不到场,我不介意放几张照片出去。】
【说你大闹寿宴、不孝父母,欺负亲妹妹泪洒现场。】
【我看,到时候还有哪个投资方敢碰承明!】
姜颂宜喉头微动,一股腥甜涌了上来。
果然,他这一招招,全都奔着她最软的地方去的。
她是可以被骂、被踩,甚至被拉着和烂泥打滚。
可承明不能倒,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最后一点东西。
一旦没了,那一切就真的都白费了。
屏幕亮着,姜唤山的语气如同蛆虫在耳边盘旋。
她望着窗外的夜色,半晌后,将所有情绪压回心底。
指尖轻轻一划,回复过去四个字:
【我知道了。】
她不怂,只是现在,还不到撕的时候。
她要先稳住这个人,让他继续以为自己握着主动权。
等时机一到,她会连本带利,把这些账一笔一笔清干净。
她踩着姜唤山的嘴脸,全部拿回来。
沉静不过几秒,手机又亮了。
这次不是姜唤山,是助理发来的工作排期表。
周日晚是承明的新项目发布会,时间紧、流程重,容不得半点纰漏。
她盯着屏幕,眼神逐渐冷了下去。
周六,周日。
他卡得可真准。
如果她不出现在订婚仪式上,姜唤山不知道要如何用舆论压死她。
一夜辗转。
姜颂宜早早到了公司,脸上看不出半分倦色。
她利落的收好文件,抬头望向助理:“待会儿志源的负责人过来,我亲自谈。”
“好的颂宜姐。”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三名西装革履的男人前后走了进来。
为首那位三十多岁,姓高,是志源材料的商务代表,嘴角笑意却未达眼底。
姜颂宜站起身,客气颔首:“高经理,久仰。”
那人只是一眼扫过她:“姜经理这么年轻,倒真是令人意外。”
语气轻佻又敷衍,眼底明晃晃写着五个字。
“你撑不住场”。
看来来者不善啊。
志源这个公司姜颂宜并不是没有打听过,外资企业,市场这几年做的不错。
好在她在工作上从来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
这么多年大风大浪过来,吃过不少亏,脾气自然也是收敛了不少。
姜颂宜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我也常听人说,在咱们这块领域上,年轻是优势,但我更相信项目和数据。”
说罢,她示意助理打开简报,娓娓展开承明即将发布的新款材料设计。
三十分钟演示,姜颂宜语速稳定,逻辑缜密。
从稳定性,再到材料适配与资金投入利润比,全程一气呵成。
男人们的漫不经心也逐渐收敛,其中一位还下意识点了点头。
但也仅限收敛。
那位高经理始终没喊她一声“姜经理”,只是看着PPT的最后一页,双手抱臂,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讲得是挺不错的,就是……”
他顿了顿,目光中略带戏谑:“你们女孩子做航空这一块,是不是太难了些?”
会议室一静。
姜颂宜笑了,好家伙,直接演都不演了是吧。
“所以高经理的意思是,女孩子适合做什么?美甲?直播带货?还是在家织毛衣?”
姜颂宜缓缓靠后,目光微微一挑。
她只不过是收敛了下脾气,又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真当谁都能骑她头上欺负了?
“志源在业内口碑一向稳重,原来内部价值观是这样的吗?”
“我们承明团队里七成研发骨干是女性,要是让她们听了这话,估计会很伤心吧。至于会不会对志源有偏见,我可不敢保证。”
现在这年头,舆论大过天。
高经理脸色一滞,身旁同事低声咳了一声,显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讪讪一笑,似乎是想要把话圆回来:“姜小姐别误会,我就是开个玩笑。”
“抱歉,我没笑。”
姜颂宜截断了他,眸光一凛,“高经理,我不是很习惯工作时话里夹刀子。”
男人一怔,眼底闪过一丝尴尬,随即而来的就是怒意。
他还能被一个丫头拿捏了不成?!
高经理直接起身,将文件夹往桌上一拍,似乎在宣泄刚才的窝囊气。
“其实合作的事我们本来也没怎么认真考虑。”
“像姜小姐这样……连自己家都理不清楚的,这种不孝女品行我们可不敢放心。”
话音落地,助理的脸色当场变了。
姜颂宜却不为所动,面无表情地盯着那人,丝毫挽留的意思都没有。
办公室的门“砰”一声关上。
空气压抑得厉害。
助理忍不住低声抗议,咬牙切齿道:“颂宜姐,他们太过分了!”
姜颂宜没说话。
她垂眸,食指轻轻敲着桌面,眉眼沉得厉害。
说她“不孝”,还精准知道志源是她谈的最大供应商之一……
不是巧合。
姜唤山已经开始在背后动手了。
下班前,姜颂宜接连联系了两家备选合作方。
都是她亲自筛选过,之前有过合作的企业。
第一家,在她介绍途中,就语气推诿地说起了“公司策略调整”、“近期无人力开设新项目”。
理由听起来客气,但字字都在推人。
姜颂宜忍着情绪,把资料一页页讲完,可对方却始终没有实质性回应。
只是最后寒暄道:“姜经理的项目很优秀,不过我们还是得再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