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5日,杭州西子湖畔的浙商会会馆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金丝楠木会议桌旁,二十余位浙商会财团大佬面色阴沉,盯着投影仪上不断跳动的经济数据——童氏集团捐赠的产业园区在各省市创造5000亿产值的新闻报道,像一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
"当初就该跟着投!"一位做纺织业的老牌企业家猛地拍桌,震得青瓷茶杯里的龙井溅出杯沿,"现在好了,人家不仅赚了名声,还拉动地方经济,公务员待遇翻三倍,哪个城市不捧着童氏?"
"谁说不是?"另一位经营互联网企业的少壮派冷笑,"咱们天天嘲笑人家'千亿打水漂',结果呢?人家的布局比我们超前十年!光是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就够新企业扎堆入驻。"
会议室陷入死寂。有人默默打开手机,刷新着童氏集团的最新动态;有人掏出雪茄,却怎么也点不着火。他们突然意识到,那个曾被他们视作"冤大头"的神秘富豪童浩林,早己在政商两界织就一张庞大的网——京城里,他的家族与军政要员往来密切;广州老家,他的产业扎根故土反哺桑梓。
"你们听说了吗?"角落里,一位戴着翡翠扳指的老者压低声音,"童浩林是富五代,实打实的顶级豪门。他和霍家霍启刚是同学,霍老爷子当年和童家太奶奶在商界就是志同道合的好友,这关系网..."他的话没说完,却让众人心里更不是滋味。浙商会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脉资源,在童氏的百年底蕴面前,竟显得如此单薄。
与此同时,在香港浅水湾的霍家大宅,霍启刚翻看着童浩林发来的新项目计划书,嘴角扬起笑意。书房里,霍震霆正与老友通电话,提到童氏时语气满是赞叹:"老伙计,你家浩林真是后生可畏。这次中欧贸易通道的布局,连外资投行都在跟着他的风向走。"
挂了电话,霍震霆看着儿子:"启刚,童家的项目,你找机会多参与。当年我和他太奶奶一起办实业,就盼着有朝一日能见证华人商业崛起。现在童浩林做到了,我们霍家也不能落后。"
消息传回京城,童浩林正在西合院陪大舅爷下棋。红木棋盘上,黑白棋子犬牙交错,一如商界的波谲云诡。"那些人现在后悔,不奇怪。"大舅爷童振兴落下一子,"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有些仗看着凶险,却是以退为进。浩林你这步棋,比我们当年更妙。"
童浩林为老人斟上热茶,目光望向院中的老槐树。枝叶间,一枚唐代的风铃随风轻响,那是太奶奶留下的物件。"太奶奶总说,做生意要'利泽万民'。产业园区捐给国家,表面上是放弃了首接收益,实则换来了各地政府的信任,还有无数企业的追随。"他顿了顿,"而且,这也算是完成了她和霍老爷子当年的心愿。"
此时,手机震动,弹出一条消息:浙商会会长请求面谈,希望能与童氏集团展开合作。童浩林轻笑一声,回复道:"三天后,杭州见。"合上手机,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回棋盘——这一局,他早己算好了后十步。
夜幕降临,京城与杭州的灯火次第亮起。浙商会会馆里,大佬们仍在激烈讨论;霍家大宅中,霍启刚开始筹备与童氏的联合项目;而童家西合院,童浩林扶着大舅爷回房休息,月光洒在青砖地面,照亮了刻在门楣上的祖训:"厚德载物,大道至简"。这场商界的风云变幻,不过是童氏家族百年传奇中的又一篇章,而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