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书院的檐角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叮咚声如清泉入耳。昨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对峙虽己过去,但辰风心头仍压着一块石头。那位手持玉佩的神秘人离去时的眼神,仿佛在说:事情尚未结束。
他站在书案前,将昨夜整理出的线索重新铺开,眉头紧锁。雅琴递来一杯温茶,轻声道:“你昨晚几乎未合眼。”
“线索太多,头绪太少。”辰风揉了揉眉心,“那个‘天机阁’,还有塔影、星移斗转……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
雅琴沉默片刻,忽然道:“今日书院要宣布文化活动的事,听说是为激励学子士气,也想借此唤起更多人关注书院的价值。”
辰风一怔,随即轻笑:“看来书院也在努力求变。”
“你若能参与设计展示方案,或许能借机让更多人意识到书院的重要性。”雅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辰风沉吟不语,心中却己泛起波澜。
午后,书院大厅内热闹非凡。老夫子们正围绕一张长案讨论即将举办的活动细节,学子们则三五成群地议论纷纷。
“今年又是一些老套的诗词朗诵和书法展吧?”一名学子低声嘟囔。
“可不是,年年如此,看得人都腻了。”
这时,骏驰挤进人群,一眼看见辰风,大步走来,拍拍他肩膀:“嘿,听说明日要征集展示方案,你打算试试吗?”
辰风望着厅堂中央悬挂的“文脉传薪”横匾,缓缓点头:“我想试试。”
骏驰眼睛一亮:“我就知道你会!这回可别再藏着掖着了,让他们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辰风苦笑:“我怕他们接受不了。”
“放心!”骏驰豪气干云,“有我在,谁敢说你不好?”
两人正说着,老学究王夫子敲响铜磬,众人安静下来。
“诸位,本院将于三日后举办‘文脉传承’文化盛会,鼓励学子踊跃参与,贡献奇思妙想。凡被采纳者,皆可获赠古籍一部,并有机会向来访士绅展示才华。”
话音刚落,厅内便响起一阵低语。有人跃跃欲试,也有人面露迟疑。
辰风深吸一口气,举手道:“学生辰风,愿呈上一份展示方案。”
众人侧目,王夫子微微颔首:“哦?辰风,你有何构想?”
“请容我两日时间完善,届时再行呈报。”辰风语气坚定。
王夫子捋须一笑:“好,期待你的表现。”
回到房中,辰风摊开宣纸,笔尖轻点,脑海中浮现出现代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沉浸式体验、光影互动、多维叙事。
他一边构思,一边与骏驰、雅琴商议。
“我觉得可以结合武术动作,配合诗词朗诵,营造一种动静结合的氛围。”骏驰提议。
“若能在背景墙上绘出书院旧景,再以灯光变化模拟昼夜更替,或许更能打动人心。”雅琴补充。
辰风点头,在纸上勾勒出大致布局:“如果用灯笼和烛火制造光影交错的效果,再辅以竹简投影,就能让观众身临其境。”
“可行。”雅琴看着草图,“只是古代灯具能否做到你说的那种效果?”
“试试看。”辰风笑了笑,“若不成,再改。”
接下来的两天,辰风几乎废寝忘食。他翻阅书院藏书,查阅古人对光影的运用记载,甚至请教了几位擅长机关之术的老匠人。
第三日清晨,他将完整的方案交予王夫子审阅。
汇报当日,书院会议室坐满了人。辰风站在案前,展开图纸,清晰地讲述他的设想:
“我的展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诗词朗诵开场,配以灯影变幻,展现书院百年风雨;第二部分由骏驰施展武艺,配合鼓乐节奏,象征书院精神不息;第三部分则是通过光影投射,重现书院昔日盛景,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敬仰。”
他说罢,骏驰立刻起身演示了一段剑舞,配合雅琴吟诵《书院赋》,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王夫子抚须微笑,几名老学究也频频点头。
“此法新颖而不失礼度,既有传统之美,亦具现代气息。”王夫子赞许道,“辰风,你的方案通过了。”
骏驰一把搂住辰风肩膀:“我就知道你能行!”
辰风却并未松懈,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活动当天,书院张灯结彩,宾客盈门。辰风亲自指挥布置现场,调整灯笼角度,确保光影效果最佳。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时,狂风骤起,吹得悬挂的布幔猎猎作响。
“快加固!”辰风大声指挥,“把诗词卷轴收进来,先进行室内表演!”
骏驰立刻带人行动,雅琴也协助安抚观众情绪。
待风势稍减,辰风果断下令:“开始!”
随着钟声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先是雅琴吟诵《书院赋》,声音婉转悠扬,引人入胜;紧接着,骏驰一袭白衣,剑光如龙,招式间气势磅礴,赢得满堂喝彩。
最后,辰风点燃灯盏,光影交错间,书院百年前的景象浮现于墙,宛如时光倒流。
宾客们纷纷惊叹,有人激动地拍案而起:“妙极!妙极!这才是真正的文脉传承!”
庆功宴上,王夫子亲自斟酒:“辰风,你这一番心思,可谓用心良苦。”
辰风接过酒杯,拱手致谢:“书院不仅是教书育人之地,更是文化的根脉。学生愿尽己之力,守护这份传承。”
骏驰在一旁笑道:“以后这种事,还得靠你撑场。”
辰风望向远处,书院屋脊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学子走到他身边,眼中带着好奇与敬佩:“辰风兄,那光影之术,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辰风低头看他,微微一笑:“换个视角看世界,答案自然浮现。”
少年眨眨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辰风端起酒杯,仰头饮尽,喉间滚烫,心头却清明如水。
风从檐角掠过,铜铃轻响,一如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