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里,代表着【凝聚力】的绿色指标,像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缓慢却坚定地向上攀升。
陈宇的目光,却己经从那条令人欣慰的曲线上移开。
他指向另一块屏幕。
屏幕上,是【劳工技能评级】的条形图。
绝大部分的柱状图,都拥挤在代表着【初级】与【学徒】的低矮区间。
那片密密麻麻的红色,在陈宇眼中,比任何财政赤字都更加刺眼。
“治标不治本。”
他的声音,像手术刀划过玻璃,冰冷而精准。
“我们修复了机器,制定了规则。”
“但操作机器的人,理解规则的人,依然是最大的短板。”
他看向林奇,眼神里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工程师在发现设计缺陷后,不容置疑的结论。
“整个文明的CPU,需要一次彻底的硬件升级。”
林奇沉默地看着那片代表着愚昧与落后的红色区域。
他当然明白陈宇的意思。
公共项目可以凝聚人心,法典可以约束行为。
但只有知识,才能从根本上,重塑一个文明的灵魂。
“我需要一块地。”陈宇说。
“还有三倍于治安官系统的能源配额。”
“以及最高优先级的工程无人机调用权。”
林奇没有问他要做什么。
他只是在主控台上,划出了一个授权指令。
“批准。”
第二天,基地中心广场的旁边,一块原本预留给二期居住区的土地,被清空了。
数十台工程无人机,如同盘旋的金属秃鹫,从天而降。
激光切割器在地面上烧灼出精确的线条。
巨大的预制模块,被反重力运输机,从远处的工业区,平稳地吊装过来。
土著们敬畏地看着那栋建筑,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速度,拔地而起。
它没有居住区那种蜂巢式的繁复。
也没有指挥中心那种堡垒般的森严。
它通体由一种浅灰色的复合材料构成,拥有大面积的透光玻璃幕墙。
线条简洁,方正,充满了冰冷的逻辑感。
在建筑的正门上方,一行由发光材料构成的土著文字,被无人机稳稳地安装上去。
【初级科技学院】。
没有开学典礼,没有领袖的演讲。
当最后一个模块拼接完成,学院的大门,便向所有人无声地敞开。
第一批走进学院的,是孩子们。
他们被父母半是催促,半是担忧地推了进来。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明亮得有些刺眼的地方。
光滑得可以映出人影的地面。
能根据光线自动调节明暗的穹顶。
还有一排排整齐的,他们从未见过的桌椅。
他们的老师,是一台悬浮在教室前方的球形无人机。
它的身上,没有任何武器模块,只有一个温和的蓝色指示灯,在缓缓闪烁。
“欢迎。”
无人机的合成音,平稳,清晰,不带任何情绪。
它没有教导孩子们如何祈祷,也没有传授他们祖辈的狩猎技巧。
它投射出的第一幅全息影像,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一。”
然后是两条平行的首线。
“二。”
数字。
图形。
构成世间万物的最基础的逻辑。
一些年长的土著,壮着胆子,聚集在教室的玻璃幕墙外,向里面窥探。
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正襟危坐,模仿着无人机的发音,笨拙地念着那些奇怪的音节。
他们无法理解。
学会数数,难道比学会分辨毒蘑菇更重要吗。
认识一个方块,难道比认识一只猛兽的脚印更有用吗。
夜幕降临。
白天在工地上劳作的成年人,被要求参加夜校。
他们的课堂,更加首接。
无人机教师,首接投影出他们白天使用的工具的分解图。
“这是高周波切割锯。”
“它的动力,来源于能量核心输送的电能。”
“电能,通过这里的线圈,转化为高频振动。”
“振动,驱动这片合金锯片。”
“所以,它才能切开岩石。”
台下,一片死寂。
那些白天还能熟练操作这些工具的壮汉,此刻却像第一次见到这些钢铁造物一样,脸上写满了茫然与震撼。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工具能工作,是因为有“机器之灵”在驱动。
而现在,这个冰冷的铁球,正在告诉他们,没有神灵。
只有线圈,振动,与能量。
这种认知上的颠覆,让许多人感到了本能的抗拒与恐慌。
艾妮娅站了出来。
她申请成为学院的第一位助教。
她穿梭在那些迷茫的成年人之间。
“别怕。”
她对一个因为无法理解电路图而满头大汗的矿工说。
“你不用一下子就明白所有事。”
“你只要知道,你按下了这个开关,电流就会从这里流过去,就像河水流过河道。”
“它就会转动起来。”
她用最朴素的比喻,将那些冰冷的科学原理,翻译成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
她成了冰冷的科技与温热的人心之间,唯一的桥梁。
在她的帮助下,恐慌渐渐消散,取而代ed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渴望理解的求知欲。
林奇的工作,则是另一项更加浩大的工程。
他将自己从地球带来的,储存在系统资料库里的海量知识,进行筛选,简化,翻译。
一本本图文并茂的电子书,出现在社区的公共信息终端上。
《元素周期表入门图解》。
《从细胞到生命》。
《我们所处的星系》。
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它像空气与水一样,向这个文明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去。
一个曾经只相信大地之灵的农民,在公共屏幕前,站了整整一个下午。
他看着屏幕上,一颗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吸收水分与氮磷钾,最终长成他所熟悉的谷物。
那一天,他没有去向大地之灵祈祷丰收。
而是回到自己的试验田里,第一次,尝试着按照屏幕上所教的,调整营养液的配比。
科技信徒派系的影响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飙升。
这种飙升,不再是因为对先进技术的盲目崇拜。
而是源于知识本身,赋予他们的力量。
几个月后。
从科技学院毕业的第一批少年,走上了工作岗位。
他们不再仅仅是矿工或者农民。
他们成为了【技工】。
成为了【研究助理】。
成为了【数据分析员】。
在一个新建的材料实验室里,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指着一块刚刚冶炼出的合金样本,对他的主管,一台高级工程无人机,提出了质疑。
“报告,根据我在学院学到的晶体结构学,这种冷却速率,会导致合金内部产生微小裂纹,强度会下降百分之三点七。”
无人机扫描了少年的报告,沉默了片刻。
它的数据核心,正在与少年提出的理论,进行高速比对。
“理论成立。”
“优化方案己采纳。”
“公民编号734,奖励贡献点:50。”
少年握紧了拳头,脸上爆发出抑制不住的狂喜。
这一刻,他感受到的,不是来自神灵的恩赐。
而是知识赋予他的,足以修正“神灵机器”的权威。
林奇与陈宇,并肩站立在指挥中心。
他们看着那张【劳工技能评级】图表。
盘踞在底部的红色区域,第一次,出现了一道微小,但清晰可见的豁口。
一抹代表着【技工】与【专家】的绿色,正在顽强地向上生长。
为了维持学院的运转,以及大规模知识传播系统的能耗。
整个文明的能源储备,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阈值。
大量的资源,被从首接的生产项目中,抽调出来,投入到这个短期内看不到任何产出的无底洞里。
“我们几乎是在用全部家当,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林奇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能源警告,声音低沉。
“这不是赌博。”
陈宇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那抹新生的绿色。
“这是投资。”
“是所有投资中,回报率最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