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三国:再造大楚,力压群雄
项羽在三国:再造大楚,力压群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项羽在三国:再造大楚,力压群雄 > 第52章 江东暗涌,孙策的试探与项羽的隐忍

第52章 江东暗涌,孙策的试探与项羽的隐忍

加入书架
书名:
项羽在三国:再造大楚,力压群雄
作者:
柯瓦特罗大尉
本章字数:
5412
更新时间:
2025-06-16

北方的官渡战场,曹操与袁绍的数十万大军陷入了漫长的对峙和消耗,这无疑是天下所有其他势力的福音。对于刚刚在江东立足、正雄心勃勃的“小霸王”孙策而言,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让他放手施为的战略机遇期。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盘踞在江东,如同巨兽般挡在他面前的楚王项羽。他认为,趁着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北方之时,自己必须有所行动,以试探项羽的虚实,并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秣陵的将军府内,孙策身着劲装,在庭院中演练着枪法,他手中一杆霸王枪舞得虎虎生风,枪尖破空,发出阵阵呼啸。他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锐气和难以掩饰的野心。

“公瑾!”孙策收枪而立,对着一旁静静观赏的挚友周瑜说道,“北方曹袁相争,短期内难分胜负,正是我等在江东大展拳脚之时!那项羽虽然占据三郡,兵强马壮,但我看他近日深居简出,对内安抚,对外无甚动作,想必是被之前平定刘繇、严白虎的战事耗损了元气,不敢轻举妄动。我意,派一支精兵,前往丹阳、吴郡的边界,以‘清剿山越残匪’为名,试探其反应,你看如何?”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与孙策同年而生,自幼便是总角之交。他容貌俊秀,精通音律,更难得的是胸有韬略,智谋过人。他听完孙策的话,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案几上的一杯清茶,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说道:“伯符,项羽此人,绝非刘繇、王朗之辈可比。其在虎牢关力压吕布,威震天下,绝非浪得虚名。他如今在江东偃旗息鼓,未必是元气受损,也可能是另有图谋。我等根基未稳,此时主动挑衅,恐非上策。”

“公瑾此言差矣!”孙策将霸王枪往地上一顿,发出一声闷响,“兵法有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我等就是要趁他以为我等不敢妄动之时,给他来个突然袭击!若他反应迟缓,我等便可趁机夺取一二县城;若他反应激烈,我等也可迅速撤回,探得其兵力部署虚实。此乃一举两得之计!”

周瑜看着孙策那充满自信和渴望的眼神,知道自己难以劝阻。他心中轻叹一声,知道自己的这位好友,性格中最大的优点是勇猛果敢,但最大的缺点也恰恰是过于自信和急躁。他沉吟片至,说道:“既然伯符主意己定,瑜自当全力支持。但此事只可试探,切不可深入。我等可派遣韩当将军,率三千精兵,前往丹阳北部山区,若遇楚军,只可骚扰,不可恋战,一击即走,务必探明楚军边防的真实情况。”

孙策见周瑜同意,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韩当依计行事。

数日后,在丹阳郡北部与曲阿交界的一处丘陵地带,韩当率领的三千孙策军,以清剿山越为名,越过了双方默认的势力分界线。他们很快便与一支负责巡逻的楚国边防部队发生了遭遇。

双方在山谷中展开了一场小规模的激战。楚国边防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一名校尉的指挥下,结成阵势,顽强抵抗。韩当率军猛攻,却也未能迅速将其击溃。

就在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际,一支数百人的楚国骑兵突然从侧翼的山林中杀出,为首一将,正是之前被项羽任命为别部司马的何曼。何曼手持一柄开山大斧,勇猛异常,他率领骑兵首冲入孙策军的阵中,将韩当的部队搅得一阵混乱。

韩当见状,不敢恋战,牢记周瑜的叮嘱,立刻下令全军交替掩护,向后撤退。何曼追击数里,见孙策军撤退井然有序,并未有丝毫溃败之象,也不敢过分深入,便收兵回营。

这场边境冲突,规模虽小,但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楚、汉(孙策)双方的高层激起了涟漪。

楚国吴郡,扬州牧府。

“大王!孙策小儿欺人太甚!竟敢公然入侵我丹阳郡界,杀我将士!末将请命,愿率一支精兵,踏平秣陵,生擒孙策!”何曼在项羽面前,愤愤不平地请战道。陈武、董袭等一众年轻将领也纷纷附和,摩拳擦掌,渴望与那传说中的“小霸王”一较高下。

然而,项羽坐在帅位之上,面色平静,只是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案几,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听完众将的请战,并未立刻表态。

一旁的张昭出列说道:“大王,孙策此举,其意在试探。我大楚初定三郡,百废待兴,民心尚需安抚,国力也需恢复。此时若与孙策大动干戈,无论胜负,都将耗损我大楚元气,恐让北方曹操渔利。依老臣之见,不如暂且隐忍,对其小规模的骚扰,只做驱逐,不主动升级事态,以静观其变,方为上策。”

张纮也点头称是:“丞相所言极是。我等当务之急,是内修政理,外示强兵,让孙策不敢轻举妄动。待我大楚国力充盈,再与其一决雌雄,则胜算更大。”

项羽听完两位谋士的话,缓缓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扫过殿下那些战意昂扬的年轻将领,沉声道:“丞相与太傅所言,深合孤意。传令下去,命边防各部,加强戒备,严密监视孙策军动向。若有来犯者,坚决予以驱逐,但不得擅自追击,不可将冲突升级。孤倒要看看,这江东的小霸王,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

项羽的这道命令,让何曼、陈武等一众主战派将领感到有些不解和郁闷,但在楚王不容置疑的威严面前,他们也只能领命而去。

项羽的“隐忍”,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消息传回秣陵,孙策在听完韩当关于楚军边防严密、且有一员使大斧的猛将坐镇的汇报后,又得知项羽并未因此而大动干戈,只是下令加强防御,心中也感到有些捉摸不透。

“公瑾,这项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竟然能忍下这口气?”孙策不解地问周瑜。

周瑜的脸上也带着一丝凝重,他沉吟道:“伯符,看来我们都小觑了这位楚王。他不再是传闻中那个只知用蛮力的匹夫了。他能忍下这次的挑衅,说明其必有更深远的图谋。他越是如此,我等越不可掉以轻心。”

周瑜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即便是他,也未能完全看透项羽的内心。项羽的隐忍,并非单纯的怯懦或顾全大局。在他那平静的表面之下,是作为穿越者对历史大势的某种模糊认知,以及对韩信这个尚未出现的宿敌的深深忌惮。他知道,孙策不过是江东的一时之雄,真正的威胁,尚未到来。他需要时间,需要积蓄更强大的力量,来应对那场命中注定的最终对决。

而在秣陵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刚刚投效到孙策军中、只当了一个管理粮草的末等小吏的韩信,在听闻了这场边境冲突以及项羽的应对之后,嘴角却露出了一丝无人察觉的、意味深长的冷笑。

“隐忍?不,这并非隐忍,而是轻视,是绝对自信下的蔑视。”韩信心中暗道,“在项羽眼中,孙策的这点小动作,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根本不值得他动用真正的力量。他真正的目光,根本就不在江东。但是,孙策和周瑜,他们会看穿这一点吗?恐怕不会。他们只会认为这是项羽的软弱,从而变得更加大胆和冒进。”

韩信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似乎己经看到了未来。他知道,孙策的这次试探,只是一个开始。江东双雄之间的暗流,必将因为这次的试探和误判,而变得更加汹涌,并最终汇聚成一场决定江东霸权归属的滔天巨浪。而自己,或许能在这场巨浪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