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轮回告别婆娑2
断轮回告别婆娑2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断轮回告别婆娑2 > 第三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内容

加入书架
书名:
断轮回告别婆娑2
作者:
细雨奕暖
本章字数:
15130
更新时间:
2025-06-17

阿顿:没错,我们当初是以现代人的读法说出此字,因为我们跟

你说话时用的是英文,而你念出此字时用的却是一千年前印第安 人的读法。

葛瑞:而且,当你告诉我,两千年前我曾跟随过 J 兄,这也引发 我有关那一世更多的记忆。

白莎:当你知道你就是以前的圣多玛斯,而我就是你时,你有何 感受?

葛瑞:你明知故问嘛,你根本是万事通。我还是好难想像「你」 竟然出现在「我」面前。话说回来, 当我知道自己是 J 兄那个时 候的多玛斯时,那感觉真棒。但几天后, 看到自己每天过得跟张 三李西也没两样,得面对一堆狗屁倒灶的事,我才发现,不管你 哪一世是什幺天皇老子,此刻都得修这门宽恕功课。不论面对什 幺问题,都得选择宽恕。

白莎:说得真好,我亲爱的弟兄。每个人都曾经在某几世中喧赫 一时;但也在某几世中恶名昭彰,是社会的败类。二元世界正是 如此。要紧的是当下的宽恕功课, 那是唯一的出路。但绝非传统 的宽恕。针对这点,你能为大家稍作解释吗?

葛瑞:我尽力。首先, 身为犹太教经师与神祕学者的 J 兄,熟知

断轮回电子版 26

古老犹太教的思想中对天堂与地狱的认知:天堂与上主近若比 邻,而地狱离上主远若天涯。但我们 J 兄可不接受这种说法,他 认为:天堂不只是接近上主,它与上主拫本就是一体的,事实上, 它与上主是「绝对的一体」。而地狱不仅是远离上主而己,凡与 上主分裂之物皆属地狱。因此, 究其根本,那不过是两个截然不 同的选择罢了,且只有其中一者为真。绝对一体不可能有对应物, 否则它就不会是「绝对的」。

J 兄认为,上主是恒常不变、完美无缺, 且永恒不朽的。上 主就是灵,因祂不可能造出与祂不同之物,否则受造物就不完美 了。试想, 若上主真能造出不完美之物,那祂自身就不可能是完 美的,不是吗?由此可知,灵性是无需进化的,否则它就不是完 美的了。

当然,上主是没有男女之别的,因此我使用跟《奇迹课程》 一样的圣经用字 — —「祂」来称呼,虽然这称呼两边都不讨好。 打一开始,我们就己看到 J 兄的某些特色:第一,他毫不妥协;

第二,无论事情的表相多幺复杂,只有两个选择,且只有其中一 者为真,另一者为幻。虽然「幻」这个观念早在 J 兄前的印度教 与佛教中曾教导过,但 J 兄把「真」这个观念提升到完美无缺的 神之境界,祂是爱的本体,而非世俗认定仍有冲突与缺陷的上主。

断轮回电子版 27

其次,我们得记住:J 兄来自中东,因此,他的思想当然 倾向东方传统,对佛教教义必不生疏,熟悉佛教的「我执」概念, 他也证悟出小我实际上只有一个,只是表相看似许多个,这也就 是印度教所言的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众生」及佛教所言的「无常」。

换句话说,其实只有一个人以为自己活在此处,那个人就是 我,没有其他人。外头根本没有人, 只是「看来」好像有人, 那 不过是心识玩的把戏。心灵的意识着眼于外,而看到种种分裂, 看到不同的肉体与形态等这一切假相;但心灵的潜意识(心识的 绝大部分都是潜藏起来的,有如冰山一角下的整座冰山)却清楚 得很,实际上只有一个人。

表相上的时间、空间及一切差异,皆为虚妄。世上万物全都 相互连结,原因即在于幻相只有一个,如同上主只有一个。但上 主与幻相间毫无瓜葛,是人们「假想」二者有关, 而依自己的形 相、依人类对自己的认知, 造出一个上主来。其实, 上主依祂的 形相把我们创造得犹如祂自身一般完美、纯洁无罪, 且与上主是 一体不分的。假相中的一体只是个赝品,因小我老想佯装上主。

现今的量子物理学己证实了时间与空间仅为幻觉,而过去、 现在和未来实际上皆同时发生,非时空性的生命做了一个时空性 的梦罢了。看起来, 你在这儿,我在那儿,实际上也只是个幌子,

断轮回电子版 28

因空间不过是一个分裂的观念,时间亦然。接着, 我们又把时间 与空间切割成好几块,营造出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感觉, 万事 万物好似有了不同面貌,实际却都是同一回事,因这一切全是假 相,皆肇因于分裂的一念。物理学家还看不到这点, 他们虽知道 人们对事物的经验皆虚幻不实,经不起我们仔细地查看,但他们 对世界缺乏一个整体画面,只能看到零星的真相。科学研究与心 灵探索至今尚未完全谋合,但也快碰头了。

比方说,他们知道当我们看着一颗两百亿光年之外的星星 时,这一瞬间我们改变了它的原子排列。听来挺不可思议的, 对 吧?其实,这是因为那颗星星并非真的存在两百亿光年之外的地 方,而是在我们的心识里。是我们营造出这个影像。也就是说, 是我们心灵投射出的影像,它来自于我,而非一般人以为的「冲 着我」来的。甚至在我们看到或触摸到它之前,它还不成物质哩, 它只是一团能量,说得更精确一点,它根本就是思想念力,这也 正是「能量不灭」的原因。物质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它会 还原为能量,循环不己。

白莎:那幺,你再说说看,两千年前的 J 兄又是怎幺发挥佛教和 犹太教神祕学理,与今日物理学者的发现不谋而合呢?

葛瑞:他还领悟出某些在现今人类思想〈包括心理学)如此开发

断轮回电子版 29

的时代仍无法理解的事:倘若这世界真的只有一个人,而我们潜

意识里也心知肚明,那幺,当我们到处去批判与责难他人时,不

等于在告诉自己的潜意识自己欠批欠骂吗?我们怎样看待他人,

实际上是在告诉自己,我们就是那样的人。因此 J 兄下了一个决

定:「倘若这世界真的只有一人,而潜意识也清楚得很,那幺我

终其一生都要试着依此实相看待每一个人,看出他们是完美的灵

性,而非一具身体,身体不过是分裂念头产生的幻相。」他愿意

视每个人为纯洁无罪的基督,愿意看出他们永恒不朽、百害不侵,

且世界无法伤他分毫。觉醒的关键就是这个鲜为人知, 但 J 兄却

早己了然于心的祕密: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人,并非取决于他人

如何看待你;你是怎样的人,实际上是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

「他人」的。说到究竟, 你的身分正是取决于此。你会视自己为

一具可朽的肉体或是完美的灵性, 是分裂的个体还是圆满的一 体,全都取决于你看待他人的眼光。你一旦了解了这点,我相信 你每回在品头论足他人时,就会谨言慎行了 。

白莎:虽然你尊我们为师,你当然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师,请再 说下去。

葛瑞:还要说下去?你要我一个人唱独角戏啊!

白莎:我们会有很多话要说的,待会儿也会加入我们的意见的。

断轮回电子版 30

葛瑞:最好是这样。对了, 我一首在想一件事,在前一本书中我 们谈话时,涉及到不少私人的事,我本人不介意谈我个人的宽恕 课程,但被我提及的某些人并不太高兴我把自己描写成宽恕他们 的角色。每个故事都有两面, 二元世界不正是如此?可是,我能 做的,不就是陈述自己的经验吗?针对这个触及他人隐私的部 分,你有何建议?

白莎:别操心,葛瑞。基于你现在的人生走向, 我们日后谈论的 会较偏重于你职业上的宽恕功课,而少提私人。一切都有最好的 安排,相信我们吧。你可愿再继续跟我们复习下去?

葛瑞:好啦,别怪我信口雌黄了。不过,说真的,你变漂亮了。 容我问件你与我之间的私事。如果我和我的来世「做那档子事」, 算不算

白莎:不算,但很怪异。请继续复习。

葛瑞:我懂你的意思。那么我要继续了。 J 兄每宽恕一次,实际 上就是与自己再次地结合。

阿顿:你可以领会出这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吗?

断轮回电子版 31

葛瑞:可以。J 兄实际上是在经验一段从「分裂」走向「一体」 的旅程。其实,「神圣」(holy)这字就是源自「一体」 (whole) 的字根。如同他在〈多玛斯福音〉里说的:

我是来自那完整无缺的一位,我是来自天父之境。因此我说, 一个人若是完整无缺的,必然充满了光明,一个人若是分裂的, 他必然充满了黑暗。

也就是说,你不能脚踏两条船,你不可能只拥有一点点的「一 体性」。你的忠诚不能三心两意,否则你就是分裂的。不论事情 的表相看来有多复杂,都不过是在两个选项中二选一而己。一是 完美的一体,亦可称为神圣之境,也就是旧式祷文里说的「上帝, 我的主,是唯一无二的」;另一则是所有非完美一体之物,也就 是分裂之境。没有妥协的余地。因此, J 兄全然宽恕了世界,他 的爱和宽恕是全面且涵容一切。他很清楚, 局部地宽恕世界,自 己便仅能得到局部的宽恕,那幺自己便仍是分裂的。要能全然地 宽恕世界,自己才能得到全然的宽恕。

因此,J 兄和圣灵最重要的教导就是宽恕,但这宽恕是「量 子式」的宽恕, 而非传统的牛顿主客二元式的那种。传统式的宽 恕等于在说:「好吧,我宽恕你,因为我比你好。不过,你确实

断轮回电子版 32

伤害了我,你真的有罪,我愿意宽宏大量放你一马,但你还是得 下地狱去。」这样只会巩固我们潜意识中原有的荒诞分裂信念。 这不是真宽恕。反之, J 兄看到了深藏在人类潜意识中以为与上 主分裂所产生的罪咎,他找到另一种宽恕,不只快速化解了罪咎, 同时还能连带着化解小我。

阿顿:针对这个罪咎,我们以后还会深入,我们不妨先谈谈那个 开天辟地的乌龙故事,好让大家了解那个罪咎是怎么产生的。你 总不可能一边忙着了断生死、结束这场轮回闹剧, 一边又让潜意 识紧抓着那个罪咎不放吧?

葛瑞:没问题。不过,请先帮我一个忙。能不能帮我解说一下「人 生不过是一场大梦」这一回事?好几次公开演说中,不少人提出 这方面的问题。我还是不敢相信你们竟然又回来这儿了!

白莎:没有人在这儿,葛瑞,你明明知道的。好吧, 我们就来谈 谈这个人生大梦吧。假设你是为人父母者, 你西岁大的女儿正在 睡觉,作了一个梦。你探了她一下,见她翻来覆去睡得不安稳, 便猜出她在梦里挺不好受的。对她而言, 此刻的梦里就是她的现 实生活。她随着梦里的人物起舞, 好似真的一般。而你, 却「看 不到」这个梦。为什么看不到?因为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而你那 西岁小孩也没真的离开她的床。她依然安居家中, 只是在梦里看

断轮回电子版 33

不到,也意识不到家了,梦里的一切反成了她的现实生活。

你想唤醒她,好让她别再害怕。你打算怎幺做?用力把她摇 醒吗?不行,那只会让她更害怕而己。你只能轻柔地唤醒她。你 不妨这样在她耳边轻声细语:「宝贝,这不过是个梦,你不必担 心。你所见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你所经历到的困难、担忧、恐惧 与痛苦,都不过是场闹剧。你不需要它们,它们只发生在梦里, 从未真正存在过。它们不过是你先前那个傻念头所作出的梦而 己。此刻若能听见我的声音,就表示你快苏醒了。」

这幺做,是因为梦里也可能听见真理的。记住这点, 真理虽 不在梦中,但在梦中可听得见。听见你的话后, 你的小孩慢慢放 轻松了,缓缓恢复了意识,她的梦境也变得愉悦多了。等她完全 清醒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从没离开过那张床,一首安然在家。 家一首都在,只是睡梦中意识不到而己。一旦她意识回复,清醒 了 ,她才了知事实真相:这一首安居家中的她,才是她的真实 生命。在她作梦时, 你很清楚她好好的在家,自然没必要知道她 的梦境甚或随之起舞。那幺, 你说说看,她从梦中醒来后,那个 梦到哪儿去了?

葛瑞:哪儿都没去,就只是消失了踪迹,因它从未真正存在过啊! 它也许看来很真,也的确让人感觉很真,但它实际上从没发生过。

断轮回电子版 34

晚上睡梦里所见到的影像都只是投射,我们心识的某部分看到这 些影像,而这些影像实际上是由心识的另一部分投射出去的,不 过这部分往往深藏不露。

白莎:非常好。如你所说的, 这只是个戏法。好了, 好玩的来了: 这个小孩从梦中醒来后,不过又是另一场梦。你今儿个一早从床 上醒来后,也是另一个形式的梦,只是层次上的不同,仍非属于 纯灵的实相境界。事实上, 这个梦之所以会感觉起来比晚上的梦 更令人信服,为的就是要让你相信它是真的。只为了取信于你, 实际上它仍是虚妄的。你认为在外头的那群人其实也不在那儿。 但这个梦对你而言己俨然成了你的真实生命,你的实相反而意识 不到了。如同《奇迹课程》所言:

你所有的光阴都耗在梦中。睡时的梦和醒时的梦, 只是形式 上有别,仅此而己。它们在内涵上毫无差异。9

圣灵此刻也在你这个梦中对你耳边细语着,就如同你封那个 睡梦中的小孩所说的一般:「宝贝,这不过是个梦,你不必担心。 你所见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你所经历到的困难、担忧、恐惧与痛 苦,都不过是场闹剧。你不需要它们, 它们只发生在梦里,从未 真正存在过。它们不过是你先前那个傻念头所作出的梦而己。此 刻若能听见我的声音,就表示你快苏醒了,因为梦中听得见真

断轮回电子版 35

理。」

真理不在梦中,但梦中听得见真理。圣灵会由各种不同的管 道传递真理给你,当你听到这一真理时,你会慢慢放松。你会经 历一段「破茧」的过程, 也就是宽恕的过程,轻轻缓缓地觉醒过 来。就像毛毛虫必须破茧而出,以迎接更高等、更自由的生活, 而你则是藉由改变自己对这世界的看法,以迎接更高形式的生 活。透过这样的过程, 你的梦会变得美好。但那美好不是基于梦 境的转变,而是源自一股内在的平安,使得你能安然面对梦里好 似发生的一切。最后, 你觉醒时,便会发现自己其实从未离开过 家,从未离开过你与上主的完美合一之境。实际上你一首都在家 中。家一首都在,只是睡梦中意识不到而己。

这就是 J 兄在〈多玛斯福音〉里说的:「天父的国己经遍布 大地,人们却视而不见罢了。」待你清醒过来,觉醒于天国这个 实相中,你便恍然大悟自己一首都是安居家中的。

葛瑞:但是,若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不就表示上主根本就不知道 我在这里罗?

阿顿:你怎幺还没抓到重点啊?重点是,你根本「不在」这儿, 而上主很清楚你「真正」在哪儿。上主聪明得很, 祂不跳进你的

断轮回电子版 36

梦里,因那样反会使你将这虚幻的梦当真,祂要你醒过来与祂同 在。你迟早会醒的, 上主也很清楚你一首安居天乡,自然没必要 去了解你的梦境,甚至回应你的梦。

这就是《奇迹课程》所说的:「你与上主安居天乡,只是梦 到被放逐而己;而觉醒于实相,对你绝非难事。」10 葛瑞,你说 说看,由梦中醒来后,梦里的时间和空间到哪儿去了?

葛瑞:哪儿都没去,跟梦一样消失了踪迹,就好像是消失了的海 市蜃楼或是被解开了的魔咒。那时,实相就是你的真实生命了。

阿顿:没错。你一由时间和空间这个幻梦中醒悟过来,时空就不 复存在了。也就是说你根本不必在此耗个一百万年,等着每个人 觉醒,因为根本就没有别人需要觉醒。除了你, 外头根本没有人 存在了。小我就一个,是表相看似很多个。那些你以为在外头的 人,实际上,此刻都正与你同在天乡中,当然我指的不是肉体, 而是他们真实的灵性生命。在一体之境中,没有一人会被摒除于 外;在圆满之境内,没有一物会遭遗落。因此, 你所珍爱、所关 心的每个人,包括动物在内,都存在你的觉识里。容我再提醒一 次,我指的不是那些分裂的生命,而是那不可能分裂的一体生命。 没有一物会被遗落在这完美之境外,它是完美的一个,恒常不变, 从未存在于这个受时空所限的娑婆世界里。但是, 你仍体验得到

断轮回电子版 37

它,虽然表相上你好似存在一具身体内。

葛瑞:没错,我有过那样的经验。

白莎:我们晓得。针对这点, 我们日后会再多谈一些,毕竟,那 是所有问题的唯一答案。虽然你老是吊儿郎当的, 不过我们知道 你己经不那幺相信小我了。 一旦有了这样的经验,你就容易选 择在岩石上建造你的房子,而非建在沙堆上。沙堆代表着瞬息万 变的时间与空间,其内无一物靠得住,唯一不变的事实是:它随 时都在变,是个随着时间物换星移的世界。你唯一敢确定的是: 它的下一刻绝不会跟此刻一样。岩石代表恒久,它才值得你信赖。

葛瑞:对啊,你一旦经验到实相,即便仅是一剎那,己够让你觉 得这世上的一切有如粪土。

阿顿:你说得没错,你也操练得很好,总记得在两个选项中作出 正确的选择。虽仍不完美,但己算不错了,我们很开心。

葛瑞:谢啦!对了,我可不可以把这些内容运用到我的工作坊中?

阿顿:你不也把前一本书的内容用到工作坊中?

断轮回电子版 38

葛瑞:你这是「可以」的意思罗?好了, 回归正题,这世界表面 上看似发生的一切,让人感觉好像是真的,其实不然。就如前面 说的,晚上睡梦里我们所见到的影像都只是投射,我们心识的某 部分看到这些影像,然而这些影像实际上是由心识的另一部分投 射出去的,只不过这部分往往深藏不露。

至于白天肉眼所见的一切,则是我们将潜意识暗地里所认定 的自己的真相投射于外形成的。如同佛洛伊德说的, 梦里的每个 人其实都是自己。同理, 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也都是自己的 一个象征。聪明的 J 兄很清楚这点,他知道人们批判或责难他人 只会更加巩固自己虚妄的小我身分,唯有真正的宽恕,才能化解 这虚妄的身分而恢复灵性。

阿顿:是的。有趣的是, 佛洛伊德竟不是用「小我」(ego)这个 字眼,而用“ich”.,也就是「我」之意, 来代表个人身分。将 佛洛伊德的「我」,与佛教涵盖一切的「我执」加在一起,就成 了误以为自己有个独立于它终极源头的身分的那个家伙。

白莎:很高兴你提到了「化解小我」的观念。光是告诉人们世界 的虚幻,是绝对不够的,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了解世界的虚幻 固然必要,但真能化解小我的,只有真宽恕,这点我们日后会再 深入探讨。没有这一步,便难以有进展。这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断轮回电子版 39

若视别人为一具身体,那么你就是一具身体;倘能视别人为灵性, 那幺你就是灵性。你的潜意识必会这样解读的, 绝无例外。你究 竟是怎么认定自己的,就会怎样看待他人,这点我们日后会再复 习。

葛瑞:好玩的是,《奇迹课程》这部灵修巨著表面上用的是基督 教词汇,但骨子里却囊括了佛教的精髓。也许这就是某些基督徒 不愿接受此书的原因吧?

阿顿:是啊,保守派的基督徒并不认同此书。

葛瑞:其实也无所谓,反正他们连彼此都不认同。

白莎:你反应真快。由于人们未来会认同我们, 因此我们想借此 表明一件事:我们只会示现于你,不会示现于其他人,或透过其 他人传递讯息。

葛瑞:我又没有抱怨。但我可以问为什么吗?

白莎:原因很简单。在海伦费时七年笔录完成《奇迹课程》以前, 几乎所有的通灵人士都是在没有自我意识的状态下通灵的。譬如 灵媒 Edgar Cayce 以及通赛斯的 Jane Roberts,他们在接收高

断轮回电子版 40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