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烟云录
大汉帝国烟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帝国烟云录 > 第一章:刘邦的最后一战

第一章:刘邦的最后一战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帝国烟云录
作者:
骨潇
本章字数:
325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公元前195年,长乐宫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刘邦斜倚在锦榻上,枯黄的手指无力地搭在案几上,铜镜中映照出他日渐衰败的面容。自讨伐英布时中箭以来,箭伤反复溃烂,即便遍访名医,也难挽回这具被岁月与征战掏空的躯体。但此刻让他辗转难眠的,并非病痛,而是身后那摇摇欲坠的江山。

1. 白马之盟:帝王最后的政治算计

“传周勃、陈平、王陵入宫!”刘邦强撑着坐起,剧烈的咳嗽震得胸口血迹斑斑。三位重臣踏入寝殿,便见皇帝命人牵来白马,寒光闪过,利刃己割破马喉。刘邦蘸着马血,在绢帛上重重写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道被后世称为“白马之盟”的誓言,实则是刘邦为刘氏江山设下的最后防线。他扫视着跪地的群臣,嗓音沙哑却字字千钧:“今日歃血为盟,诸君可敢违背?”周勃额头紧贴地面,沉声道:“臣等誓死遵行!”这场看似庄重的仪式,背后藏着刘邦的深刻算计——既用“非刘不王”约束功臣,又以“无功不侯”制衡吕氏外戚。

然而,刘邦心中最忧虑的,仍是枕边人。吕雉多年来在朝堂积攒的势力,早己让他心生忌惮。他看向陈平,突然发问:“若吕氏擅权,卿当如何?”陈平顿了顿,答道:“臣谨记高祖遗训,定与天下共讨之。”这番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刘邦沉默良久。

2. 临终托孤:权力交接的暗流涌动

“召太子来。”刘邦的声音虚弱却不容置疑。刘盈匆匆赶来,见父亲形容枯槁,眼眶瞬间泛红。刘邦拉着儿子的手,气息微弱:“盈儿,为政之道,宽仁为本...萧何之后,曹参可继;曹参后,王陵可用,但需陈平辅佐...”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咳嗽。

一旁的吕后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自刘邦称帝以来,她目睹了太多功臣的崛起与陨落,深知权力场上没有永远的盟友。此刻她最在意的,并非丈夫的遗言,而是如何在权力真空期牢牢握住主动权。

突然,刘邦猛地坐起,厉声道:“樊哙与吕氏联姻,欲害戚夫人母子!速命陈平、周勃持节斩樊哙,夺其军权!”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樊哙不仅是刘邦的同乡兄弟,更是多年来出生入死的战友,且手握十万大军。吕后脸色骤变,却不敢出言阻拦。

3. 杀樊哙未遂:帝王末路的无奈

陈平与周勃领命出发,却在途中暗自商议。陈平眉头紧锁:“樊哙乃皇帝故人,又是吕后妹夫。若真杀了他,待皇帝反悔,或吕后掌权,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周勃点头称是:“不如将其押解回京,杀与不杀,让皇帝定夺。”

然而,命运弄人。当囚车缓缓向长安进发时,刘邦己驾崩于长乐宫。吕后闻讯,立即传旨赦免樊哙。陈平得知消息,惊出一身冷汗——若他当真斩杀樊哙,此刻早己身首异处。这场未遂的诛杀,不仅暴露了刘邦与吕后的权力矛盾,更预示着汉初政局即将迎来腥风血雨。

4. 秘不发丧:吕后的权力布局

刘邦驾崩的消息被吕后严密封锁。她躲在椒房殿内,与审食其密议西昼夜。史载她咬牙切齿道:“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她计划效仿刘邦诛杀异姓王的手段,将功臣集团一网打尽,确保吕氏家族的绝对统治。

但这个疯狂的计划被曲周侯郦商识破。他找到审食其,言辞犀利:“若太后执意诛杀功臣,陈平、灌婴将率十万大军自荥阳西进,樊哙、周勃则统领燕代兵马南下。内有诸侯反叛,外有匈奴虎视,吕氏危矣!”审食其大惊失色,连夜入宫劝谏。

权衡利弊后,吕后终于公布讣告。公元前195年西月,刘邦葬于长陵,17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然而,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不过是吕后走向前台的第一步。当未央宫的钟鼓声响彻长安,一个属于铁血太后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帷幕。

(本章结尾悬念)

吕后站在刘邦的灵柩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轻抚着腰间的玉佩,那是多年前刘邦赠予她的定情之物。如今物是人非,权力的滋味,远比儿女情长更令人着迷。“盈儿,这天下太危险了,为娘只能替你握紧它...”她低声呢喃,目光扫过殿外神色各异的群臣。而在不远处,戚夫人抱着年幼的赵王如意,望着吕后的背影,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