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与商途童保林的成长博弈
血脉与商途童保林的成长博弈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血脉与商途童保林的成长博弈 > 第四章 权力与暗流的碰撞

第四章 权力与暗流的碰撞

加入书架
书名:
血脉与商途童保林的成长博弈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5686
更新时间:
2025-05-09

2022年1月1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袭击了湘北大地。童保林站在自建房的落地窗前,看着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将远处塑料厂的轮廓晕染成模糊的色块。三天前中彩票的狂喜早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谨慎谋划。而此刻,一个意外的消息,却让他原本隐秘的创业之路,突然笼罩上一层更为复杂的阴影。

“保林,你二叔要调过来当市委书记了。”晚饭时,父亲周延政夹着一块腊肉,语气平静地说道。

童保林手中的筷子猛地一颤,汤汁溅在了碗沿:“二叔?周延军叔叔?”他印象中的二叔,总是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说话慢条斯理,从小就立志投身体制。这些年在西川官场摸爬滚打,没想到竟调回了家乡任职。

童春芳放下碗筷,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这事儿要是传开,怕是又要惹来不少闲话。”

周延政用纸巾擦了擦嘴,目光深邃:“所以更要低调。延军特意交代过,让我们别声张,等正式任命下来再说。”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儿子,“保林,你最近不是在琢磨创业的事吗?行事一定要更谨慎。有了这层关系,别人容易说闲话,也容易盯上你。”

童保林点点头,心中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二叔的到来,或许能在某些方面为他扫清障碍,但也可能让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塑料厂的老板刘德顺,这些年仗着在本地经营多年,没少给父亲的公司使绊子。如今有了二叔这层关系,对方会如何反应?

第二天一早,童保林决定去村里转转,探探风声。路过塑料厂时,他特意放慢了脚步。往常嘈杂的厂区此刻出奇地安静,几辆货车停在门口,却不见工人装卸货物。正在他疑惑时,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招呼:“保林啊,这么早就出来溜达?”

童保林回头,只见刘德顺穿着貂皮大衣,双手插兜,脸上挂着他从未见过的谄媚笑容。以往这个时候,对方总会阴阳怪气地调侃几句,今天却像是换了个人。

“刘叔,随便走走。”童保林礼貌地回应。

刘德顺凑过来,压低声音:“听说你二叔要当市委书记了?哎呀,咱们田湖村要出大人物了!”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讨好,“以后还得多仰仗你们周家啊。”

童保林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刘叔说笑了,二叔是公职人员,公私分明。”

刘德顺尴尬地笑了笑,眼神闪烁:“是是是,我就是随便说说。对了,最近厂里打算升级设备,正好想请教请教你爸的经验...”

看着刘德顺离去的背影,童保林皱起了眉头。对方态度的转变如此突兀,显然己经得知了二叔的消息。更让他不安的是,刘德顺突然提及设备升级,是真的业务需要,还是另有企图?

回到家,童保林立刻将情况告诉了父亲。周延政坐在书房的真皮沙发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这个刘德顺,消息倒是灵通。他怕是想借着这层关系,在市里的项目上捞好处。”

“那我们怎么办?”童保林问。

“不用管他。”周延政眼神坚定,“延军是个有原则的人,不会因为私人关系偏袒任何人。你只管专心做你的项目,但要更加小心。刘德顺这种人,越是示弱,越可能在背后捅刀子。”

童保林点点头,心中暗自警惕。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中心的筹备进度。在省城的办公室里,他和童玮、李昊日夜忙碌,敲定了设备采购清单,与首播团队签下合作协议,甚至设计好了第一批产品的包装——那是融入了湘南传统纹样的精美礼盒,既有乡村特色,又不失时尚感。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推进时,一个意外打破了平静。2022年1月20日清晨,砖窑厂的施工现场突然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刘德顺。

“童保林,你这施工许可证呢?”刘德顺叉着腰,身后跟着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没有许可证就开工,这是违规操作!”

童保林心中一紧,表面却镇定自若:“刘叔,许可证正在办理中,这几天就能下来。”

“那不行!”刘德顺冷笑一声,“没有许可证就是违法,今天必须停工!”说着,他一挥手,身后的工人便要上前阻拦施工。

千钧一发之际,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在工地门口稳稳停下。车门打开,一个穿着黑色大衣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正是童保林的二叔周延军。

“这是怎么回事?”周延军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德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结结巴巴地说:“周...周书记,我...我就是来看看,这工地没有许可证...”

周延军扫了一眼现场,目光落在童保林身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随即转向刘德顺:“我听说过你。做生意要讲规矩,但也别打着执法的幌子,行打压之实。”他的语气冰冷,“施工许可证的事,相关部门会依法核查。但在结果出来前,谁敢擅自捣乱,就是跟法律过不去。”

刘德顺额头上冒出冷汗,连连点头:“是是是,我这就走。”说完,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周延军看着远去的人群,叹了口气,转身对童保林说:“保林,我知道你想干一番事业,但越是有我的这层关系,越要遵纪守法,步步谨慎。”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让秘书整理的本地企业扶持政策,你看看,或许有用。但记住,不要依赖特权,要靠真本事。”

童保林接过文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二叔虽然严肃,但处处为他着想。目送二叔的车离开后,他转身望向正在施工的工地,工人们己经重新开始忙碌,挖掘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

当晚,童保林在书房里仔细研读二叔给的政策文件。他发现,市里正在大力扶持农村电商项目,不仅有税收优惠,还有物流补贴。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刻联系了李昊和童玮,连夜修改商业计划,将政策红利融入其中。

然而,这场风波并没有就此结束。童保林知道,刘德顺不会善罢甘休。表面上,塑料厂偃旗息鼓,不再找他麻烦;但暗地里,他能感觉到一股暗流在涌动。刘德顺开始频繁出入市里的各个部门,还与一些竞争对手来往密切。

更让童保林不安的是,村里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有人说他的项目是靠二叔的权力拿到的,还有人说他中彩票的事是假的,钱其实是二叔给的“启动资金”。这些谣言像瘟疫一样迅速扩散,甚至传到了合作方的耳朵里。

面对这些压力,童保林没有退缩。他召开了一次项目说明会,邀请了村长、村民代表,甚至刘德顺参加。在会上,他详细展示了项目的规划、资金来源和盈利模式,公开了每一笔支出,甚至主动提出接受村民监督。

“我知道大家对我有质疑。”童保林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人群,“但我可以发誓,这个项目没有靠任何特权。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让田湖村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如果大家愿意相信我,就和我一起干;如果不信,我也接受任何形式的监督。”

台下一片寂静,许久,响起了零星的掌声。村长率先站起来:“保林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这些年他做的事,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我相信他!”

有了村长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鼓掌。刘德顺坐在角落里,脸色阴沉,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会议结束后,童保林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的山峦。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二叔的到来,刘德顺的刁难,还有那些莫须有的谣言,都不会成为他前进的阻碍。相反,这些压力只会让他更加坚定——用实力证明自己,用成绩堵住悠悠众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