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那个夏夜,沈浪正在陆家嘴的办公室里分析美联储加息对大宗商品的影响。窗外乌云密布,闪电如银蛇般划破天际。当他伸手去关窗时,一道蓝光劈中了他的手机,眼前一阵眩晕。
再睁开眼时,沈浪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雕花大床上,周围围满了哭哭啼啼的仆人和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妇人。“少爷醒了!”丫鬟的一声尖叫让房间里的人都围了过来。从他们的对话中,沈浪得知自己穿越到了万历年间,成了杭州富商沈万海的独子沈富贵,原主因坠马昏迷被误认猝死,如今他苏醒了,继承了沈家的家业。
沈浪看着铜镜里陌生的面容,摸了摸口袋,发现手机和瑞士军刀还在,不禁松了口气。他走出房间,看到富丽堂皇的沈府,心中暗喜,这下可以在古代大展拳脚了。
沈府的账房先生恭敬地递上账本,沈浪仔细一看,绸缎庄3家、茶山2座、当铺1间,白银八万两,这在现代可是妥妥的富豪啊。他决定先熟悉一下家业,便带着管家去了绸缎庄。
绸缎庄里,伙计们正在忙碌地整理布匹。沈浪看着那些精美的丝绸,突然想到了现代的盲盒营销。他一拍大腿,有了!回到府里,他立刻召集下人,宣布要举办“西湖盲盒游船会”。他让人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盒子,里面不放任何东西,却声称里面有波斯珍宝,每个盒子高价出售。
沈浪特意从库房翻出五件波斯商人遗留的残破琉璃瓶,用瑞士军刀削下碎碴封入蜡丸,对外宣称“每百个盲盒必含一枚‘波斯星泪’,集五枚可兑换黄金十两”。他熬夜在手机备忘录里画出盲盒开箱首播草图,让管家找来杭州城最会说书的瞎子先生,坐在船头敲着醒木唱道:“波斯国,琉璃川,星泪坠地生紫烟——沈公子今日开宝船,有缘人得宝换金山!”
首航当日,西湖上十二艘画舫挂满霓虹灯笼(用现代荧光粉调的颜料),船头立着三尺高的木雕“波斯女神”,乳房处挖空做成投币口。当第一个盲盒被打开露出空盒时,买主正要闹事,瞎子先生突然高喊:“这位公子手气非凡!空盒乃‘星泪归海’签,凭此可半价再购三盒!”人群中立刻有托举着金元宝挤上前:“给爷来二十个!”
首到第七日,真正开出“星泪”的富商之子带着五枚蜡丸来兑黄金,沈浪才发现库房根本没有多余的黄金。他连夜用瑞士军刀将白银熔成金箔裹在外层,谎称“波斯黄金需月相淬炼”,拖延三日后来到灵隐寺,跪在佛像前对管家耳语:“去当铺当掉我那柄犀角梳,换十两真金——记住,要敲锣打鼓从正门抬回来。”
不甘心的沈浪又想到了共享经济,他决定在杭州推出“共享驴车”。他让人购买了许多驴车,在城里设置了多个租赁点,百姓可以用令牌租赁驴车。一开始,生意还不错,可没过多久,乞丐集团盯上了这块肥肉。
乞丐们聚集在租赁点,强行收取保护费,不让百姓租用驴车。沈浪找官府帮忙,可官府却和乞丐集团勾结,反而说沈浪扰乱市场秩序,又罚了他一万两白银。共享驴车项目宣告失败。
沈浪设计的驴车令牌是黄铜打造的二维码造型(用手机拍照功能临摹现代图案),每个租赁点配备算盘状的计数器。他亲自给车夫培训:“客人上车先按‘开始’,下车按‘结束’,路程越远钱越多——就像你们逛青楼,时辰越长银子越多。”车夫们哄笑中,他没注意到街角乞丐头目“铁拐李”正用缺齿的牙咬着竹筷,盯着驴车调度图。
三日后暴雨倾盆,沈浪在绸缎庄清点账本时,突然听见街上传来驴车的嘶鸣。二十多个乞丐举着粪叉堵住租赁点,铁拐李拄着浸满桐油的木棍闯入账房:“沈公子新来的?咱这片的规矩——每辆驴车每日抽三成,不然……”他突然盯着沈浪腰间的瑞士军刀愣住,那刀柄的反光让他想起十年前锦衣卫指挥使的佩刀。
沈浪强作镇定地打开军刀锯片:“三成?不如我雇你们当保安,每日五文钱,还管粥。”铁拐李的瞳孔骤然收缩,突然挥手打翻烛台,火舌窜上账本时,他抓起令牌模具跳入暴雨中。最终官府以“防火不利”罚款时,沈浪才发现铁拐李竟是前任捕头,因私放海盗被打断腿,如今靠控制乞丐为生。
沈浪从账房先生那里得知,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倭寇侵扰,百姓苦不堪言。他想到了现代的无人机,决定发明“抗倭风筝军”。他让人制作了巨大的风筝,上面绑上炸药,打算用风筝轰炸倭寇的船只。
他带着风筝军来到海边,向官府展示自己的发明。知府大人一开始很感兴趣,可当风筝起飞时,突然一阵大风刮来,风筝失去控制,飞向了官府的粮仓,引发了大火。官府以谋反罪名查封了沈浪的产业,又罚了他一万两白银。沈浪的首战以亏损三万两白银告终。
沈浪在茶山竹林搭起工坊,用手机里的无人机图纸改良风筝骨架,让漆匠在绢面上画满鹰嘴图案。他从当铺赎回的西洋望远镜里,清楚看见倭寇战船的黑帆时,突然想起手机里存着的《武备志》片段,于是让唐十三(此时尚未登场,埋下伏笔)的表弟——一个卖烟花的匠人,把火药塞进竹筒做成“飞天雷”。
试飞当日,杭州知府带着二十个衙役亲临。当七只“鹰嘴风筝”升空时,沈浪特意让管家在风筝尾部系上写有“抗倭必胜”的红绸。不料海风突变,最大的那只风筝突然失控,“飞天雷”提前引爆,炸碎了知府官轿的鎏金顶。知府趴在地上颤抖着指认:“你、你用妖物炸本官,分明是通倭!”沈浪急中生智捡起半片风筝绢:“大人请看,这是岳飞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小人是想借岳武穆神威啊!”
知府盯着绢面上的狂草,突然老泪纵横:“本官幼年曾见文徵明真迹,此字……”最终罚款一万两,但准许沈浪保留茶山——条件是每月向官府供奉十匹极品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