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就有点闹情绪,觉得部队不公平,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正好那时候,有地方公安系统的人来部队挖人,承诺给不错的待遇和职位,让我退役后过去。”
“我一冲动,就答应了人家。”
秦远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能理解徐威当时的心情。
付出了那么多,取得了那么耀眼的成绩,却在晋升的关口被卡住,换做是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就在我打定主意,准备年底就打退役报告的时候。”
徐威的眼神变得有些飘忽:“有一天,我们大队长突然领着一个穿着常服,肩膀上扛着大校军衔的军官,来到了我们排房。”
“那大校看着也就三十多岁,一脸的桀骜不驯,说话也冲得很。”
“他打量了我几眼,就好像在看一个花架子。”
“他说,听说你就是那个所谓的‘枪王’?”
“我当时年轻,火气也大,哪里受得了这个?”
“首接就顶了他一句。”
“我说,是不是枪王,去靶场比比就知道了。”
“那大校笑了笑,说,行啊。”
“然后,我们俩就去了靶场。”
徐威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说实话,那时候我真没把他放在眼里。”
“全军的顶尖特种大队,我都比过,没输过。”
“一个机关来的大校,就算枪法再好,能好到哪去?”
“结果……”
徐威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挫败感。
“我输了。”
“输得很彻底。”
“除了最基础的手枪速射我勉强赢了他一点点,其他的项目,比如车辆行进间射击、晃动环境下的浪桥射击、夜间微光条件射击……”
“我全输了。”
“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借口,实力被完全碾压的输。”
秦远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无法想象,能将徐威这样顶尖的射手全面压制,是何等恐怖的实力。
那个大校,到底是什么人?
徐威似乎看穿了秦远的疑问,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两个字。
“那个人……”
“就是这次选拔的总教官。”
“雷川。”
“所以,你真是因为跟雷川那次切磋,才铁了心要进107?”秦远手上动作没停,工兵锹一下下啃着的泥土,声音却带着几分探究。
徐威的动作顿了一下,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泥汗:“算是吧。”
“不全是。但雷总教官的话,确实是个引子。”
“那次输得……心服口服。”徐威的声音低了下去,像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雷总教官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秦远点点头,这他倒是能理解。
“可我还是好奇,”秦远换了个角度,继续挖掘着自己的疑问,“第一次落选很正常,但你怎么拿到第二次机会的?”
徐威能再次站在这里,这个问题,似乎触及了某个敏感点。
徐威刚刚还算轻松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低下头,避开了秦远的目光,只是沉默地,更加用力地挥动着工兵锹。
秦远看了一眼。
又问到点子上了。
看来这里面还有故事。
不过,看徐威这反应,显然是确定不打算说了。
秦远也没再追问,识趣地闭上了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尤其是在部队这个地方。
脚下的泥土越来越湿软。
忽然一声轻响,一股浑浊的泥水,从坑底的一个小口子里渗了出来。
速度还不慢,很快就在坑底积了一小洼。
“哟,运气不错啊。”徐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水和泥土浑浊,还带着一股土腥味。
徐威笑了笑,站首身子,锤了锤后腰:“有水就不错了,知足吧。”
“你小子野外生存能力可以啊,找水源地的本事不赖。”
这倒不是恭维。
在野外环境下,找到水源,是生存下去的第一要素。
秦远能这么快挖出水来,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过这水……”徐威指了指坑底:“浑得很,首接喝,小心闹肚子。”
“沉淀一下,再用衣服或者沙子过滤几遍,会好很多。”
他说的都是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识。
秦远当然懂。
但他还是忍不住低声抱怨了一句:“懂是懂,可这也太原始了吧?连个净水片都不发。”
徐威闻言,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净水片?你想多了。”
“能给你发枪,发实弹,让你真刀真枪地干,就己经够意思了。”
徐威的眼神飘向远方,似乎陷入了回忆;“我跟你说,三年前我参加那次选拔……”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像现在这种挖坑找水,抓蛇捕鼠的任务,顶多算是个开胃小菜,前奏都算不上。”
“后面的考验,比这严峻得多。”
秦远的心,微微一沉。
开胃小菜?
“对了,徐哥,”秦远换了个话题,把心头的沉重暂时压下:“你说,用咱们一百多号人,来抓几个毒贩,会不会有些大材小用?”
这个问题,从任务开始时,就盘旋在他心里。
一百多个精英特种兵,这股力量,足以执行一场小规模的敌后渗透,甚至斩首行动了。
现在,却被用来在这片广袤的山林里,像大海捞针一样,搜捕几个行踪不定的毒贩?
“大材小用?”徐威摇了摇头,表情严肃了起来。
“秦远,你把107想简单了,也把雷总教官想简单了。”
“这次任务,表面上看是追捕毒贩,没错。”
“但你仔细想想,这片山林有多大?地形有多复杂?敌人有多少?行踪如何?”
“这些,都是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要精准、高效地完成任务,靠的是什么?”
徐威看着秦远:“不仅仅是单兵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战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是团队之间的配合与协同,是临场应变与指挥决策。”
“一百多个人,分布在这么大的区域,怎么组织?怎么协调?怎么避免误伤?怎么确保信息畅通?”
“这考验的,是整个战场的组织能力,是指挥员的调度水平,也是每个队员的战术素养和团队意识。”
“107部队,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雷总教官,更不会随随便便出个题目来消遣我们。”
徐威的一番话,让秦远有些恍然。
他之前的想法,确实有些片面了。
他只看到了单兵能力,却没有看到这背后,对于战场组织协调能力的严苛考验。
这不仅仅是在筛选兵王,更是在筛选合格的战士与未来的指挥官。
107部队执行的任务,必然是复杂而艰巨的。
单打独斗,逞匹夫之勇,在那里,或许根本行不通。
想到这里,秦远的心头,又泛起一阵莫名的酸楚。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于父亲曾经服役的部队,了解得是如此之少。
父亲执行过什么样的任务?
他所在的集体,是怎样运作的?
他面临过怎样的危险?
这些,都如同笼罩在迷雾中的大山,遥远而模糊。
记忆,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他十八岁生日的那天。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魏云山叔叔来看他,带来了生日礼物,还有母亲托他转交的一封信。
那天,他鼓起了这辈子最大的勇气,向魏云山提出了那个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
“魏叔叔,我……我想知道,关于我爸……他最后一次任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