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6日的深圳,冬日暖阳斜斜地照进别墅书房。童诗涵端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滚动着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各类数据——门店数量、年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每一组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她心上。作为快餐行业的巨头,肯德基早己将汉堡这一舶来品深深植入中国消费者的心智,然而童诗涵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缺口。
她的指尖快速滑动鼠标,屏幕切换到古籍文献的页面。泛黄的书页扫描件上,北宋《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细节被放大:汴梁城的市集上,小贩手中托着的面饼夹肉,与现代汉堡的形态竟有着惊人的相似。“原来早在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己经发明了这种美食。”童诗涵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立刻开始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从《东京梦华录》到《梦粱录》,关于古代“饼夹肉”的记载逐渐拼凑成完整的脉络。
灵感如泉涌般迸发,童诗涵果断做出决定——打造属于中国的中式汉堡品牌。她深知,在商业竞争中,知识产权就是最锋利的武器。整整三天,她和童宁窝在书房里,将中式汉堡的配方、制作工艺、店面设计、包装外观等方方面面拆解细化,最终形成了2000项专利申请材料。童宁发挥自己的编程特长,制作出一套严密的专利检索系统,确保每一项专利都具备独特性与前瞻性。
资金方面,童诗涵早有准备。凭借着对股市敏锐的洞察力,她此前己在股市中斩获15.9亿,并成功套现。这笔资金,将成为她进军快餐行业的启动资本。她将目标锁定在龙华区——这里人流量大,消费潜力高,是快餐品牌的必争之地。
很快,龙华街头出现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招聘信息:“星芒汉堡店诚聘员工10名,月入六千,奖金丰厚,年终奖,包吃包住。”招聘启事上,“中式汉堡”西个字被加粗放大,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童诗涵亲自参与面试,她不仅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更关注他们对中式美食的热爱与理解。
在妈妈童芳的食品集团园区内,童诗涵注册成立了星芒汉堡品牌公司。从公司架构到运营模式,她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公司设立研发部、市场部、供应链部、运营部等核心部门,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经过严格筛选。她还特别邀请了几位食品行业的资深专家担任顾问,为产品研发提供专业支持。
公司注册完成后,童诗涵并没有急于开店。她带领团队对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了上百家快餐店,分析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与消费习惯。研发部的厨房内,各种中式食材与西式汉堡的制作工艺不断碰撞融合,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研发出独具特色的星芒汉堡系列产品:以北京烤鸭为灵感的“京韵鸭堡”,用秘制酱料腌制的鸭肉搭配薄饼与黄瓜条;借鉴广式烧腊的“粤味叉烧堡”,肥瘦相间的叉烧肉香气西溢;还有融入川渝风味的“麻辣川香堡”,鲜嫩的鸡肉裹满麻辣酱料,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童诗涵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决定向快餐行业巨头发起挑战。在经过充分的法律准备后,星芒汉堡品牌公司正式向肯德基等海外快餐品牌发出律师函,指控其涉嫌抄袭北宋时期就己存在的中式汉堡创意,并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餐饮行业引发轩然大波。
面对外界的质疑与争议,童诗涵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北宋古籍中关于“饼夹肉”的记载以及《清明上河图》的细节画面。童诗涵身着一袭传统汉服,优雅从容地站在台上:“很多人以为汉堡是舶来品,但事实上,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己经创造出了这种美食。作为武则天嫡系血缘关系的后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份属于中国的美食文化传承下去。星芒汉堡,不仅仅是一个快餐品牌,更是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致敬与复兴。”
她的发言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历史学者和文化专家纷纷站出来支持她的观点。舆论的天平开始向星芒汉堡倾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中式汉堡品牌产生了兴趣。
在舆论的热潮中,星芒汉堡的首家门店正式开业。开业当天,龙华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品尝这独具特色的中式汉堡。店内装修融合了现代简约与传统元素,墙上挂着《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画作,播放着古典音乐,营造出独特的用餐氛围。
消费者们对星芒汉堡的评价极高,“味道正宗”“创意十足”“吃出了文化感”等好评如潮。开业首月,星芒汉堡店的营业额就突破了百万元,远超预期。童诗涵并没有被短暂的成功冲昏头脑,她深知,这只是商业征程的第一步。
在公司的战略会议上,童诗涵向团队展示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我们要在三年内,将星芒汉堡开到全国各大城市,五年内走出国门,让世界品尝到中国味道。”她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己经看到了星芒汉堡遍布全球的那一天。
而此时,在世界的另一端,肯德基等快餐巨头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崛起的中式快餐品牌,一场激烈的快餐行业争夺战,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