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清晨,宝安区星宁集团大厦B座顶层,晨光透过270度环幕玻璃洒在童诗涵的办公桌上。她身着一袭黑色真丝西装,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全息投影中,港城星辰金融公司的股票曲线宛如稳健攀升的金色巨龙,785.9亿港币的市值数字在光影中流转。
"二姐,你看。"童诗涵对着视频通话另一端的童宁招了招手。14岁的童宁推了推黑框眼镜,电脑屏幕映得她眼神发亮:"姐,这个布局太精妙了!你是怎么确定下半年会有金融危机的?"
童诗涵调出全球经济数据模型,红色预警区域在北美地图上格外醒目:"你看这些次级贷款违约率,还有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比例......"她指尖划过屏幕,数据瀑布般倾泻而出,"2007年开始的信贷泡沫己经到了临界点,华尔街那些巨头还在玩火,这场危机一旦爆发,将是全球性的。"她轻点几下,港城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浮现,"而我们提前在港城布局星辰金融,就是要在风暴中寻找避风港,甚至......"她唇角勾起一抹冷峻的笑意,"成为逆风中的弄潮儿。"
童宁飞快地记录着要点,突然抬头:"可是消息己经传开了,听说不少富豪都在筹备注册新的金融公司。"
"让他们来。"童诗涵转动着手中的钢笔,金属笔身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这场危机不是谁都能驾驭的。没有完整的风险对冲体系,没有对政策风向的精准预判,不过是资本市场的炮灰。"她调出一份加密文件,"你看这个,我们的'诺亚方舟'计划——用黄金储备作为锚点,开发抗跌型金融产品,同时做空高风险资产。"
与此同时,港城的富豪圈早己炸开了锅。浅水湾的私人游艇上,几位百亿身家的大亨围坐在会议桌前,投影屏幕上赫然是星辰金融的招股书。"童诗涵那个丫头,才18岁就有如此远见?"李姓地产大亨捻着雪茄,眉头紧皱,"我们要不要跟进?"
"必须跟!"做珠宝生意的陈太太将翡翠镯子拍在桌上,"她投资的项目就没有失手的!我己经联系了投行,准备注册'星河金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童诗涵早己在暗中标注好了每一个潜在对手。星宁集团的情报部门持续监控着市场动向,任何新成立的金融公司都会被纳入风险评估体系。在她的办公室里,一面巨大的电子沙盘上,密密麻麻的光点代表着全球金融势力,而星辰金融的标识,正以港城为中心,向西周辐射出金色的脉络。
下午三点,童诗涵突然收到一条加密信息。她瞳孔微缩,迅速打开卫星电话:"启动B计划,抛售30%的美股持仓,全部转入港元资产。"电话那头传来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收到,华尔街己经开始恐慌性抛售。"
消息来得比她预计的更快。童诗涵调出新闻界面,各大财经媒体头条皆是"道琼斯指数暴跌"。她望向窗外,宝安区的天空依旧晴朗,但她知道,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己经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姐,其他富豪的金融公司开始跟风做空了。"童宁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
童诗涵却镇定地打开交易系统,将早己准备好的期权合约挂出:"让他们做空吧。等市场恐慌到顶点,我们反向操作,抄底那些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她调出一份文件,上面罗列着数十家即将破产的企业名单,"这些公司,才是我们真正的猎物。"
夜幕降临,星宁集团大厦依旧灯火通明。童诗涵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手机震动,是宿华发来的消息:"诗涵,快手的财经板块己经被金融危机的消息刷屏了。"她回复:"密切关注舆论风向,必要时启动舆情引导方案。"
此时,港城的富豪们还在为新注册的金融公司庆祝,香槟在水晶杯中泛起泡沫。而童诗涵己经站在了风暴的中心,手中的资本棋盘早己布下杀局。她知道,这场金融危机既是毁灭,也是重生——而星宁集团,必将在废墟之上,建起更庞大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