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港城深水湾道79号的李家大宅内,沉香袅袅。李嘉诚端坐在黄花梨木太师椅上,手中着童诗涵所著的《资本棋局:从0到百亿的投资逻辑》,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昭示着他反复研读的痕迹。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游船缓缓驶过,却难掩他眼中的凝重——关于那位神秘90后女富豪的情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富豪圈层中蔓延。
"李生,星宁集团近期动作频繁。"助理将平板电脑递上前,屏幕上是星宁金融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图,"他们不仅在港城大力吸纳优质资产,在芯片光刻机和超导体研究领域的投入己超百亿。"
李嘉诚推了推金丝眼镜,调出一份绝密报告:"这个童诗涵不简单。霍家紧跟她的脚步,在美股抛售潮中提前离场,反手抄底港股,短短数月净赚400多亿港币。"他的手指重重叩击桌面,"更可怕的是她对超导体的布局,这是要颠覆未来的能源和运输格局。"
此时的宝安区,童诗涵正在星宁集团的地下实验室里。全息投影中,超导体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呈现出完美的抗磁性,科研人员兴奋地汇报:"童总,第二代高温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突破120K,距离商业化应用又近了一步!"她点头示意,目光转向一旁的港口物流模拟沙盘——当超导体技术成熟,磁悬浮运输将彻底取代传统海运,港口的价值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港城富豪圈的晚宴上,关于童诗涵的讨论成为核心话题。"听说她同时攻读澳洲大学五个专业、掌握八国语言?"某地产大亨摇晃着红酒杯,"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有如此精力?"霍家掌舵人冷笑一声:"她的可怕之处,不在于表面的天才标签。上个月,我亲眼见过她在董事会上用流利的德语与西门子高管谈判,转头又用俄语敲定了莫斯科的芯片订单。"
李嘉诚收到线报,星宁集团正在秘密接触全球顶尖的磁悬浮技术团队。他立刻召集智囊团:"立刻评估超导体对港口产业的冲击。"会议室内,巨型屏幕上模拟出二十年后的场景——当磁悬浮运输网络覆盖全球,传统港口因效率低下沦为废墟,而掌握超导体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掌控世界贸易的命脉。
"李生,童诗涵的新书《未来产业革命:超导体时代的生存法则》己经在黑市炒到百万天价。"助理呈上偷拍的书页照片,其中一段标注着重点:"超导体不仅是材料的突破,更是一场权力的转移。谁掌握了超导运输网络,谁就握住了全球经济的咽喉。"
李嘉诚陷入沉思。他半生纵横商界,从塑料花到港口、地产、电信,每一次转型都精准踩中时代脉搏。但这一次,他面对的是一个年仅18岁却拥有超越时代视野的对手。"联系星宁集团,我要和童诗涵见一面。"他终于开口,"或许,我们可以谈谈合作。"
而此时的童诗涵,正在深大的课堂上讲解金融衍生品。手机震动,收到李嘉诚的邀约信息。她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公式:"资本的本质是对未来的预判。"转身面对台下学生,目光如炬:"同学们,当所有人看到危机时,真正的投资者早己在废墟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港城的夜幕降临,维多利亚港的霓虹依旧璀璨。但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商战中,李嘉诚与童诗涵的交锋,才刚刚拉开序幕。一个是纵横商界半个世纪的传奇,一个是改写时代规则的新贵,当传统商业智慧遇上颠覆式创新思维,一场足以撼动全球经济格局的博弈,正在暗处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