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锦绣与津门总商会周旋,为“工商发展促进会”的成立而努力争取的时候,英国洋行新任买办代表约翰逊,也并没有闲着。
上次在马赛会所的交锋,让约翰逊深刻认识到,顾锦绣绝非一个可以轻易恫吓或收买的对手。
这个年轻的中国女子,不仅拥有惊人的商业头脑,更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想要用常规的商业手段将其击垮,恐怕难上加难。
但是,约翰逊也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肩负着重振英国洋行在津门市场霸主地位的使命,顾锦绣和她的恒源商行,是他必须要铲除的障碍。
在仔细研究了顾锦绣的崛起历程和恒源商行的经营模式后,约翰逊发现了一个他认为可以利用的“弱点”——那就是恒源商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对资金的依赖,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经验的相对匮乏。
于是,一场针对恒源商行的、更为阴险和隐蔽的“金融狙击战”,在约翰逊的策划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首先,约翰逊利用英国皇家进出口公司在全球金融界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与各大国际银行的密切关系,通过洋行高层逐一施压。
他以“恒源商行经营风险过高”、“其主要负责人顾锦绣行为激进,缺乏商业信誉”等莫须有的罪名,要求这些银行重新评估对恒源商行的授信额度,收紧贷款条件,甚至提前催收己发放的贷款。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本土银行业尚不发达,许多大型企业的融资和国际结算,都严重依赖于外资银行。
约翰逊的这一招,无疑是掐住了恒源商行的资金咽喉。
数周内,几家原本合作良好的外国银行,突然改变了态度,不仅停止了新的贷款审批,还开始催促恒源提前归还部分到期贷款。
这使得恒源商行原本还算充裕的现金流,骤然紧张起来。
尤其是一些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建设项目,比如城郊的纺织厂和南方丝绸厂的设备升级,都因为资金问题而受到了影响。
紧接着,约翰逊又将矛头对准了恒源商行的国际贸易业务。
顾锦绣之前凭借着“国货反击战”的胜利,以及与同兴绸缎庄等高端商号的合作,开始尝试将恒源生产的优质纺织品和丝绸,销往海外市场,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但约翰逊通过其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开始系统性地破坏恒源的出口渠道。
他一方面向那些采购恒源产品的外国客商施压,威胁他们如果继续与恒源合作,就将面临英国洋行的全面抵制。
另一方面,他又利用其在海运、保险等领域的垄断地位,故意抬高恒源出口货物的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或者在清关、检验等环节设置障碍,恶意拖延时间。
这些手段,使得恒源的出口业务举步维艰。
许多己经谈好的订单被迫取消,部分忠实客户坚持合作,但少数潜在的海外客户望而却步。
更阴险的是,约翰逊还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散布关于恒源产品质量的谣言,恶意中伤恒源的商业信誉。
他甚至收买了一些不法的外国商人,让他们故意采购一批恒源的产品,然后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人为制造一些质量问题,再以此为借口向恒源索取高额赔偿,或者在媒体上大肆宣扬,败坏恒源的名声。
一时间,恒源商行在国际市场上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不仅新的订单难以拓展,就连之前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这个约翰逊,简首是无耻之尤!”小锦年看着一份份从海外传来的不利报告,气得小脸通红。
“他这根本不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完全是流氓行径!”
王老伯也忧心忡忡:“是啊,东家。洋人的手段,实在是太毒辣了。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市场,眼看就要被他们毁于一旦了。”
顾锦绣面沉似水,心中充满了怒火。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告诉自己只有冷静才能破局。
约翰逊的这一系列组合拳,招招都打在恒源的要害上。
他利用的,正是当时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弱势地位,以及本土企业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经验不足的短板。
这是一种不对等的、恃强凌弱的打击,让她感到无比的憋屈。
但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顾锦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系统的情报分析技能帮助她迅速理清局势。
她仔细分析着眼前的困局。
她知道,约翰逊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全方位的金融和贸易绞杀,彻底摧垮恒源商行的资金链和国际业务,使其无法再对英国洋行构成威胁。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恒源商行很可能真的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轰然倒塌。
“王老伯,小年,”顾锦绣沉声道,“立刻召集商行所有核心管事,以及互助商盟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到会议室开会!我们必须立刻拿出应对方案!”
一场关系到恒源商行生死存亡的紧急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召开。
面对约翰逊咄咄逼人的金融狙击,顾锦绣并没有慌乱。
她知道,越是危急的时刻,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
她首先安抚了大家的情绪,然后逐条分析了约翰逊的攻击手段和恒源目前面临的困境。
“约翰逊的攻势虽然猛烈,但也并非无懈可击。”顾锦绣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他最大的依仗,无非是洋行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垄断地位。但这种垄断,并非牢不可破。而且,他的行为,也必然会触动其他势力的利益,引起市场的反弹。”
她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第一,积极寻求本土银行的支持。
虽然外资银行靠不住了,但津门和上海等地,也涌现出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创办的新式银行。
这些银行虽然实力不如洋行,但与本土企业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顾锦绣决定,立刻派人与这些银行接触,争取他们的贷款支持,缓解资金压力。
第二,调整国际贸易策略。
既然通过传统洋行渠道出口受阻,那就另辟蹊径。
她决定,将主要的出口目标,转向那些对华友好、或者与英国洋行有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东南亚的一些新兴市场,或者与英国有矛盾的欧洲其他国家。
同时,她也要积极发展与海外华侨商人的联系,利用他们的商业网络,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第三,强化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越是面临打压,越要坚持质量为王,打造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货精品。
她决定,进一步加大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尤其是在丝绸等高附加值领域,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独特的品牌魅力,来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第西,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制洋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她提议,由恒源商行牵头,联合津门乃至华北地区所有受到洋行欺压的本土工商企业,向政府请愿,向社会呼吁,揭露洋行垄断市场、扼杀民族工商业的罪行,争取舆论的支持和官方的干预。
顾锦绣的这番分析和部署,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有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又有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精神一振,重新燃起了斗志。
“东家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没错!跟洋鬼子拼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意,凭什么让他们说了算!”
“我们支持顾掌柜!团结起来,一定能打败洋行!”
一场针对洋行金融狙击的全面反击战,在顾锦绣的领导下,悄然打响。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注定是一场异常艰难和凶险的战斗。
约翰逊和其背后的英国洋行,实力强大,手段毒辣。
恒源商行能否在这场“银弹”横飞的暗战中突出重围,险中求胜,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津门的商界,再次因为这两大势力的激烈博弈,而变得风起云涌,暗流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