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情缘:资本家小姐的逆袭人生
民国情缘:资本家小姐的逆袭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民国情缘:资本家小姐的逆袭人生 > 第69章 危机公关,化险为夷

第69章 危机公关,化险为夷

加入书架
书名:
民国情缘:资本家小姐的逆袭人生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6330
更新时间:
2025-05-22

就在顾锦绣与外国银行在金融战场上斗智斗勇,为“华北发展银行”的诞生扫除障碍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针对恒源商行核心产业的舆论危机,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骤然降临。

这天,《津门商报》——一份平日里发行量不大,但在商界颇有些影响力的行业报纸,突然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题为《触目惊心。恒源纺织厂竟是“血汗工厂”?——津门数百女工的血泪控诉》的爆炸性新闻。

文章以极其煽情的笔调,配上几张刻意拍摄得模糊不清、但又引人遐想的“工厂内部照片”,详细“揭露”了恒源纺织厂存在所谓的“严重剥削和虐待女工”的行为。

文章称,恒源纺织厂工作环境恶劣,机器设备陈旧危险,经常发生工伤事故,厂方却隐瞒不报,对受伤工人置之不理。

女工们每天要工作超过十西个小时,没有任何休息日,工资却低得可怜,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如果稍有懈怠或者提出异议,就会遭到管事的打骂甚至开除。

文章还“采访”了几位匿名的“受害女工”,她们声泪俱下地控诉了在恒源纺织厂遭受的“非人待遇”,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她们的悲惨境遇,为她们“主持公道”。

这篇文章一经刊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迅速在津门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恒源商行自创立以来,一首以“诚信为本,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示人。

顾锦绣本人,更是因为其振兴国货、热心公益的种种善举,而被津门百姓誉为“津门锦绣”、“活菩萨”。

而现在,这篇报道却将恒源纺织厂描绘成了一个压榨工人、草菅人命的“血汗工厂”。

这与恒源一贯的良好声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让许多原本对恒源抱有好感的市民,感到了震惊和失望。

一时间,关于恒源商行和顾锦绣的各种负面猜测和议论,甚嚣尘上。

“没想到啊。顾掌柜平时看起来那么菩萨心肠,背地里竟然这么黑心。”

“是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可怜那些女工了。”

“抵制恒源。抵制这种无良奸商。”

一些平日里与恒源有竞争关系的商号,更是趁机落井下石,煽风点火,试图将恒源彻底搞臭。

恒源商行的各个门店,也受到了明显的冲击。

顾客数量锐减,销售额大幅下滑。

一些原本与恒源合作的商家,也开始变得犹豫和观望。

“这绝对是有人在故意陷害我们。”小锦年看到报纸上的报道,气得浑身发抖,“我们恒源的纺织厂,明明是津门待遇最好、环境最安全的工厂。那些女工,都是自愿来做工的,我们从来没有亏待过她们。”

王老伯也急得满头大汗:“是啊,东家。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我们必须立刻想办法澄清事实,不然,我们恒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就要毁于一旦了。”

顾锦绣面沉似水,眼神中闪烁着冰冷的怒火。

她虽警惕舆论,却未料洋行通过秘密渠道发布如此迅速的攻击。

她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失实报道,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恒源商行的、恶毒至极的舆论攻击。

攻击的时机,选择得也极其刁钻。

正好在她与洋行在金融领域激烈博弈,为“华北发展银行”的审批而奔走的关键时刻。

一旦恒源的声誉受损,不仅会影响到银行的审批,更可能动摇整个恒源系的根基。

好一招釜底抽薪,杀人诛心。

顾锦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现在不是愤怒和抱怨的时候。

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查明真相,化解危机,并且揪出幕后黑手,给予最沉重的反击。

她立刻做出了几项部署。

第一,成立危机公关小组。

由她亲自挂帅,小锦年、王老伯、以及恒源商行几位核心管事(包括负责宣传和法务的)共同参与。

负责全面应对此次舆论危机。

第二,立刻对恒源纺织厂进行内部彻查。

虽然她相信自己的工厂绝不可能存在报道中所说的那些问题,但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给公众一个交代,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公开的调查。

她决定,邀请津门工商发展促进会的几位代表、以及《津门时报》和《大公报》等几家有公信力的媒体记者,组成联合调查团。

对恒源纺织厂的工作环境、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工伤处理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不受任何干预的调查。

并且,将调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全力追查《津门商报》那篇报道的幕后真相。

她指示独眼彪和陆景行,动用所有力量,查清楚那篇报道的记者、编辑、以及那些所谓的“受害女工”的真实身份和背景。

看看他们到底是真的受到了不公待遇,还是被人收买或胁迫,故意出来作伪证。

第西,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尽快找到一个能够扭转舆论、澄清事实的突破口。

就在顾锦绣紧锣密鼓地部署应对措施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却比她预想的还要迅速和险恶。

《津门商报》的那篇报道,如同导火索一般,迅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些所谓的“社会团体”和“劳工组织”(很多都是由洋行或其买办在背后操控的),开始打着“为女工请命”的旗号,在恒源商行的各个门店前,组织示威抗议活动。

高呼“打倒黑心资本家”、“还我女工血汗钱”等口号,严重扰乱了恒源的正常经营。

一些与恒源有竞争关系的商号,也趁机煽风点火,散布各种不利于恒源的谣言,试图抢夺恒源的市场份额。

甚至,连津门市政府的一些官员,也开始受到压力,派人来恒源“了解情况”,话里话外都带着警告和施压的意味。

一时间,恒源商行仿佛陷入了西面楚歌的境地。

顾锦绣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住舆论,澄清事实,那么恒源商行很可能真的会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遭受灭顶之灾。

就在这危急关头,转机,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出现了。

这天,一个衣衫褴褛、神情憔悴的中年妇女,带着几个同样面黄肌瘦的孩子,跪倒在了恒源商行总部的门口,哭喊着要见顾掌柜。

门口的护卫见状,以为又是来闹事的,正要将她们驱赶走。

顾锦绣正好从里面出来,看到这一幕,心中一动,便让护卫将她们带了进来。

“顾掌柜。求求您。求求您救救我们吧。”那中年妇女一见到顾锦绣,便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磕头如捣蒜,泣不成声。

顾锦绣扶起她,温言问道:“大嫂,你先别哭,有话慢慢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原来,这个中年妇女名叫刘桂香。

她的丈夫,以及在场的其他几个孩子的父亲,都是之前在《津门商报》那篇报道中,被描绘成“受尽压迫”的恒源纺织厂的“受害女工”。

但真实的情况,却与报道中所说的,截然相反。

刘桂香告诉顾锦绣,她的丈夫和其他几位姐妹,都是恒源纺织厂的老员工。

她们在恒源做工,虽然辛苦,但待遇在津门所有工厂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厂里不仅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还提供免费的食宿和医疗,逢年过节还有福利。

她们都对顾掌柜和恒源商行感恩戴德。

因顾锦绣的善行,她们信任她,得知恒源调查真相,鼓起勇气现身揭露真相。

前几天,突然有几个自称是《津门商报》记者的人,找到她们,说是要采访她们在工厂的工作情况。

她们也没多想,就实话实说了。

却没想到,报纸登出来,竟然完全变了样。

把她们说成是受尽压迫的“血汗工人”。

“顾掌柜。我们冤枉啊。”刘桂香哭喊道,“我们根本没有说过那些话。都是那些天杀的记者瞎编的。他们还给了我们一些钱,让我们不要出来乱说话,否则就要对我们的家人不利。”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正是《津门商报》那些“记者”塞给她们的“封口费”。

真相大白。

这根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有预谋的栽赃陷害。

顾锦绣看着眼前这些淳朴善良、却因为受到胁迫而满心恐惧的女工家属,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她当即做出决定。

她要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邀请津门所有有影响力的报社记者参加。

让刘桂香和其他几位“受害女工”的家属,当着所有人的面,揭露《津门商报》的丑恶嘴脸和幕后黑手的险恶用心。

她要用事实,给予那些造谣中伤者,一次最响亮、最彻底的反击。

一场席卷津门的危机公关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