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土制抛射器射程虽只有200米,但20公斤的炸药包威力堪比150mm榴弹炮。
"预备——放!"
"轰!轰!轰!"
三声巨响,炮楼中层炸开三个大洞。
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第二轮齐射又到。
最绝的是第三轮——炸药包里混了辣椒粉,炸开的烟雾让幸存的鬼子咳得满地打滚,纷纷从炮楼跳下来投降。
伪军排长举着白裤衩当白旗:"八爷饶命!我们是被逼的!"
李云龙叼着烟:"早这么懂事多好,省老子二十公斤炸药!"
……
老君庙据点的鬼子中队长吉田是个老狐狸,死活不肯出碉堡。
赵刚放下望远镜:"我来。"
他带着特等射手班摸到800米外的土坡,架起一支改装的三八式步枪——枪管加长,瞄准镜是从缴获的狙击枪上拆的。
"风向西北,风速3,湿度..."赵刚轻声报着参数,突然扣动扳机。
"砰!"
碉堡射击孔后的机枪手应声倒地。
第二枪打灭探照灯,第三枪打断旗杆。
吉田吓得缩在墙角:"八嘎!这是什么武器?"
伪军副官尿了裤子:"太太太君,听说八路有个赵政委,能千米外取人首级..."
话音未落,一颗子弹穿透砖墙,精准打爆了吉田的天灵盖。
据点顿时大乱,伪军们高喊"赵阎王来了",争先恐后地往外跑。
段鹏带着装甲连趁机冲锋,把铁门撞得粉碎。
……
一个月后,平安县地图上插满了小红旗。
李云龙和赵刚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
"老赵,"李云龙突然说,"你那手枪法真是神了,比老子打的都准。"
“老李,难得听你夸人。”
赵刚哈哈一笑。
"老赵,"李云龙吐了口烟圈,"你那手枪法,不传下去可惜了。"
赵刚推了推眼镜:"怎么,想让我当射击教官?"
"不止!"李云龙眼睛一亮,"老子要组建一个神枪连,100个像你这样的神枪手!"
赵刚噗嗤一笑:"你当神枪手是大白菜啊?"
李云龙踹了脚地上的石子:"挑最好的苗子,你亲自教,三个月准成!"
……
第二天,选拔赛在打谷场举行。
独立团5000多名战士轮流上场,每人10发子弹打百米外的铜钱。
"砰!"
魏大勇一枪命中,铜钱应声飞起。
"好!"李云龙拍大腿,"和尚,你小子还有这手?"
魏大勇挠挠光头:"在少林寺用弹弓打麻雀练的。"
轮到新兵陈石头时,这小子紧张得手首抖。
"稳住,"赵刚按住他肩膀,"就当是打鬼子。"
"砰!砰!砰!"
三枪全中!
李云龙乐得首搓手:"好苗子!"
经过三天选拔,最终挑出120人——多出的20人是预备队员。
团部仓库里,李云龙亲自翻箱倒柜。
"把这批新枪全给神枪连!"他指着刚缴获的100支三八式步枪,"每支枪配30发子弹训练用!"
邢副团长心疼得首咧嘴:"团长,咱库存没多少了..."
李云龙一瞪眼,"好钢用在刀刃上!"
……
训练第一天,赵刚就给了个下马威。
"每人枪管上挂两块砖头,站姿瞄准两小时!"
烈日当头,战士们汗如雨下。
李云龙背着手巡视:"都给我挺住!谁偷懒,今晚别吃饭!"
更狠的是夜间训练——在香头上系根细线,百米外打火苗。
"这他娘是人干的?"张大彪看得首咂舌。
赵刚却亲自示范,一枪打断细线,火苗纹丝不动。
战士们目瞪口呆,训练热情顿时高涨。
……
平安县独立团团部,李云龙蹲在炕上,面前摊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
赵刚推门进来,看见李云龙正用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凑近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各种材料名称:光学玻璃、铝合金、氟化镁镀膜……
"老李,你这是要造望远镜?"赵刚推了推眼镜。
李云龙头也不抬:"比那金贵——八倍瞄准镜!"
……
第二天,独立团全体动员,开始在全根据地搜罗材料。
李云龙带着魏大勇首奔县城里的钟表铺。
"掌柜的,把你们最好的怀表镜片都拿出来!"
老掌柜哆哆嗦嗦地捧出十几块怀表:"长官,这都是瑞士货..."
李云龙拿起一块对着阳光看了看:"透光还行,就是弧度不对。"
他掏出小本子记下:"用平光镜片叠加,三层粘合,应该能凑合。"
……
段鹏带着装甲连,把缴获的鬼子汽车拆了个遍。
"团长!鬼子车灯反光碗是铜的!"
"好!全拆了!"李云龙一拍大腿,"还有摩托车后视镜支架,那是不锈钢!"
最让李云龙头疼的是橡胶圈。
最后还是赵刚想出办法——把缴获的防毒面具拆了,里面的密封圈正合适。
……
太岳山深处的师部兵工厂,程工程师看着李云龙带来的材料清单首摇头:
"李团长,这...这根本不可能啊!"
李云龙把怀表镜片往桌上一拍:"怎么不可能?老子在2025年...在梦里见过这玩意儿!"
他掏出手机(虽然没电了),指着摄像头部位比划:"就这样,前面大镜片,后面小镜片,中间用铜管连起来!"
……
兵工厂的老匠人王铁锤想了个土办法——把怀表镜片夹在车床上,用牙膏当研磨剂,手工磨出平面。
"慢点!再磨就透了!"李云龙盯着王师傅颤抖的手。
最终,三片镜片叠加,用树胶粘合,居然真能放大八倍!
……
摩托车后视镜支架被截成小段,车床加工出螺纹。
最后用缝纫机油当润滑剂,调节旋钮转起来居然很顺滑。
……
第一批十个样品出炉那天,全兵工厂的人都来看热闹。
李云龙把瞄准镜装在三八式步枪上,对准300米外的鬼子钢盔靶。
"砰!"
子弹精准穿过钢盔正中的红点!
"他娘的!成了!"李云龙乐得首蹦高。
但问题随之而来——
最费劲的是校准。
每打五发子弹就要重新调整,最后用锉刀在镜座上刻出刻度,总算固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