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0日上午,京城老字号"聚福楼"的雕花格窗筛进细碎晨光,檀木桌椅间飘着豆汁焦圈的独特香气。童宁穿着素色旗袍,耳坠随着低头的动作轻轻摇晃,对面的刘强东正用筷子熟练地夹起一笼蟹黄汤包,热气氤氲中,他眼中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小宁,你绝对想不到!"刘强东放下汤包,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昨天签了融资协议,整整8000万!有了这笔钱,京东商城的转型计划就能提前启动了!"他伸手比划着,"仓储要扩建,物流车队得翻倍,还能开发独立的电商平台......"
童宁嘴角噙着温柔的笑,递过温热的茉莉花茶:"早就说过你可以的。"她想起初见时,这个在中关村柜台后忙碌的年轻人,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商品清单与账本,和此刻意气风发的模样重叠。
正说着,刘强东的朋友小王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强东!刚刚接到消息,投资人那边又追加了2000万!他们说看好咱们的长期发展!"
整个包间瞬间沸腾起来。童宁看着刘强东与朋友们击掌庆贺,手机适时震动,是姐姐童诗涵的来电。
"听说京东融资过亿了?"童诗涵的声音带着笑意,"看来当初那500万投得太值了。"
童宁望向窗外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轻声说:"姐,他真的很有魄力。这次融资不仅能扩大规模,还计划自建物流体系,以后......"
"我相信他。"童诗涵打断道,"不过小妹,我打电话来不止为这事。"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柔和,"想谈恋爱就谈吧,不用顾虑太多。但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先做最好的自己。"
童宁的脸颊泛起红晕,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刘强东身上——他正拿着餐巾纸,小心翼翼地帮朋友擦拭溅到衬衫上的酱汁。"姐,我知道的。"她轻声回应。
挂掉电话,童宁加入讨论。当话题转到老字号的经营时,她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这家聚福楼,我姐还在上学时就帮他们做过宣传。当时她带着清北的学生团队,给店里设计了新菜单和包装,还联系媒体做专题报道......"
刘强东眼中闪过惊讶:"原来童总这么早就展现出商业天赋了?"
"可不是!"小王竖起大拇指,"听说现在聚福楼的老板,靠着当年的转型,早就成了千万富翁。童总这眼光,简首绝了!"
正说着,聚福楼的老板张叔笑盈盈地推门而入:"哎哟,我就说听见熟悉的声音!"他一眼认出童宁,激动地握住她的手,"多亏了你姐姐当年的点子!现在分店都开到上海去了,上个月还给贫困山区捐了座希望小学!"
童宁笑着将张叔拉到桌前:"快坐下聊聊!对了,强东他们的电商平台,以后可以帮聚福楼做线上销售,让全国的人都能尝到地道的京城美食。"
刘强东立刻来了精神:"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做专属礼盒,配上文化故事,主打高端市场......"
午后的阳光愈发浓烈,包间里的讨论却愈发热烈。童宁看着兴致勃勃的众人,突然想起姐姐常说的话:"商业的本质是达己。"此刻,看着老字号焕发新生,看着刘强东眼中燃烧的创业热情,她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傍晚,童宁与刘强东漫步在长安街。华灯初上,天安门城楼在夜色中巍峨矗立。"小宁,"刘强东突然停下脚步,"谢谢你一首支持我。等京东做大了,我想......"
"先别想以后。"童宁打断他,目光明亮,"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她伸手轻轻抚平刘强东衬衫上的褶皱,"就像这家老字号,只有守住匠心,再加上创新,才能走得长远。"
夜风轻拂,刘强东望着童宁被路灯拉长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眼前这个女子不仅是投资人,更是懂他理想、懂他追求的知己。而此时的童宁,手机再次震动——是姐姐发来的消息:"看见你眼里有光,真好。"
月光渐明,京城的夜色温柔而璀璨。童宁与刘强东并肩而行,商海与情路,在此刻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序曲,等待着更精彩的篇章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