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巷比想象中更难找。导航显示到达目的地时,苏陌面前只有一堵爬满爬山虎的砖墙。
她握着那枚生锈的钥匙,指尖蹭到钥匙齿间干枯的玫瑰花瓣,突然注意到墙根处有块被青苔半掩的铜牌——"27号《朝华》编辑部"。
"果然..."苏陌蹲下身拨开藤蔓,露出个锁孔形状的缺口。
钥匙插入时发出"咔嗒"轻响,整片砖墙突然向内倾斜,露出条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霉味混着油墨香扑面而来,墙后是间被时间冻结的办公室。
九十年代的绿色台灯还亮着,照着桌面上厚厚一沓泛黄的校样稿。
苏陌碰了碰鼠标造型的镇纸,突然发现电脑显示器背面贴着她的新书海报,上面用红笔圈出编辑推荐语:"继承杜拉斯式的绝望美感"。
"这是...二十年前的编辑部?"她的声音在尘埃中颤抖。所有物品都保持着突然被弃置的状态:半杯发霉的咖啡,笔筒里干涸的钢笔,1999年的台历停在9月17日。
最令人心惊的是墙上的工作照——年轻些的陆沉正在审稿,右手小指还没残缺,案头烟灰缸里堆满"牡丹"烟头。
书架最上层摆着本《余烬》的孤本,书脊烫金己经剥落。
苏陌取下时,一张黑白照片飘落在地:穿碎花裙的小女孩在出版社门口跳绳,辫梢系着的红绸带像两簇火焰。
照片背面写着"小雨2000年夏",字迹被水渍晕开过。
书的内页夹着封信,邮戳日期是2001年9月16日:
【陆编辑:
《夜巡》大纲己重写七稿,仍不满意。您说的对,火灾那段确实在逃避真相。当年我跑出来时,其实听到有人在哭...】
信纸突然从指间滑落。苏陌的新书《夜巡》正描写一场剧院火灾,而这段情节确实卡壳许久。更可怕的是,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创作瓶颈的细节。
"吱呀"一声,里间档案室的门无风自动。苏陌举着手机照明走进去,看到整面墙的作家档案。
在"潜力新人"分类里,赫然贴着母亲大学时代的照片,下方是陆沉笔迹:"文风锐利,但情感表达过于克制"。
档案柜最底层锁着个铁盒,钥匙孔形状与她手中这枚完美吻合。
盒子里是沓装订粗糙的手稿,扉页写着《夜巡·未完成版》,作者署名处被狠狠划掉,改成了"林小雨"——照片上跳绳女孩的名字。
手稿第71页被折了角,描写女主角在火灾现场发现个哭泣的小女孩。页边批注:【此处应是你亲身经历,为何不敢写?】墨迹新鲜得像是昨天才写下的。
苏陌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确实经历过火灾——五岁时随母亲看话剧遭遇剧院失火,有个系红绸带的女孩把她推出浓烟。
这段记忆被诊断为创伤性失忆,首到大学时才在梦境中零星重现。
窗外突然传来"啪嗒"轻响。苏陌掀开百叶窗,看到对面居民楼窗台放着架黄铜望远镜,镜筒缠着医用胶布——和陆沉公寓那架一模一样。
更诡异的是,窗内墙上挂着《朝华》编辑部的同款时钟,指针永远停在3点15分。
暴雨毫无预兆地倾盆而下。苏陌冒雨冲进那栋楼,在402室门前发现个装满旧书的纸箱。
最上面是《现代文学》1992年4月刊,正好翻在第71页:陆沉的评论文章《创伤的文学转化》,旁边批注:"参见小雨剪报集第37页"。
门缝里飘出煎蛋的香气。苏陌刚要敲门,突然听到屋内传来剧烈的咳嗽声,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动静。她下意识拧动那把锈钥匙——门竟然开了。
客厅里,陆沉正跪在地上收拾打翻的药瓶。老人穿着与时代脱节的的确良衬衫,左手腕连着输液架,右手小指的残缺处包着渗血的纱布。
看到苏陌时,他混浊的眼睛骤然亮起,随即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漏出几丝血迹。
"第71页..."老人喘息着指向书柜,"你母亲当年也卡在那里。"
书柜里整齐排列着苏陌所有的作品,每本都贴满便签。最新出版的《午夜回声》扉页上别着张剧院火灾的剪报,日期正是她五岁那年。
剪报边缘有行小字:"幸存者林小雨,10岁,因返回火场救人重伤"。
"这是...那个系红绸带的女孩?"苏陌的声音发颤。记忆碎片突然拼合:浓烟中,确实是那个跳绳女孩把她推向安全出口,自己却消失在火光里。
陆沉从相框后取出沓稿纸。那是《余烬》的原始手稿,主角正是个系红绸带的小编辑。"小雨是我女儿,"老人抚摸着稿纸上干涸的水渍,"也是你母亲的学生。"
窗外炸响惊雷。苏陌这才注意到整个客厅贴满便签,构成张巨大的人物关系图:母亲的名字连着"杜拉斯研究",林小雨连着"剧院火灾幸存者",她自己名字旁则标注着"创伤性失忆"。
"您监视我多久了?"
"从你第一篇小说发表。"陆沉从药瓶倒出几粒药片,"你母亲临终前给我写信,说你的文字里...藏着火灾真相。"
老人突然踉跄了一下。苏陌扶住他时,碰到个硬物——他口袋里装着瓶"牡丹"牌香烟,盒里只剩三支,每支过滤嘴上都用红笔画着?符号。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苏陌指着那个神秘符号。
陆沉剧烈咳嗽起来,吐出的气息带着血腥味:"版权标记...也是小雨设计的社标..."
他颤抖的手指翻开《余烬》最后一页,版权页上的?符号旁印着行小字:"版权所有:明信片巷27号《朝华》编辑部林小雨"。
雨声渐歇时,苏陌在抽屉里发现盒录音带,标签写着"《夜巡》原型访谈"。播放键按下后,先是一阵杂音,接着传出年轻女孩的声音:
"2001年9月16日,采访剧院火灾幸存者苏陌...哦对了,今天是我爸生日..."录音里突然响起刺耳的刹车声,接着是漫长的忙音。
磁带背面贴着张便签:"小雨车祸前最后一小时录制,肇事司机系酒后驾驶,当场死亡。"字迹己经褪色,但依然能看出是母亲的笔迹。
苏陌的视线模糊了。她终于明白陆沉为何执着于那场火灾——女儿用生命换来的真相,却被幸存者遗忘了二十年。
"明天..."老人突然抓住她的手,塞来把车钥匙,"带《余烬》去青松公墓7区12排...答案在那里。"
钥匙链上挂着个迷你望远镜,镜片刻着?符号。窗外,对面公寓的灯突然亮了,她看见自己空荡的书桌前,不知何时多了杯冒着热气的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