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世纪西年8月26日,长安城外的晨雾尚未散尽,童浩林身着素色常服,头戴竹编斗笠,混在熙熙攘攘的百姓队伍中。今日是大秦首批国立动物园开放的日子,他特意隐去帝王身份,要亲眼看看这耗费三年筹备的民生工程。
"爹!快看那铁网!"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拽着父亲的衣角,指向远处巍峨耸立的墨绿色金属屏障。十二米高的合金网墙泛着冷光,每隔十丈便矗立着刻有玄鸟纹的青铜立柱,顶部交错的倒刺与电网在阳光下闪烁。当童浩林随着人流走进"百兽苑"大门时,迎面的告示牌上朱砂大字格外醒目:"票价五秦元,孤寡老幼半折,学童团体免票!"
园内的景象令他眼前一亮。墨家特制的蒸汽缆车在山林间穿梭,车厢采用双层防弹玻璃,下方的老虎栖息区里,斑斓巨兽正懒洋洋地趴在仿真岩石上。饲养员通过远程投喂装置,将新鲜猪肉精准抛入食槽,一旁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动物食谱:"东北虎每日两餐,每餐十斤鲜肉,搭配维生素补充剂。"
"这铁网真结实!"一位挑着扁担的老农伸手敲击围栏,金属碰撞声清脆作响,"听说用的是造战舰的玄铁合金,老虎挠三天都挠不破!"他身旁的孩童举着新购的观兽望远镜,兴奋地叫嚷:"阿爹快看!黑熊在泡温泉!"童浩林顺着孩子的指向望去,只见人工湖中的小岛上,几头黑熊正惬意地泡在冒着热气的泉池中,池边甚至安装着防止滑倒的防滑纹石板。
然而,意外就在此时发生。一头新来的孟加拉白虎突然性情暴躁,利爪疯狂抓挠围栏。正在巡逻的刘邦接到警报,驾驶着标有"动物应急处理"的警车风驰电掣般赶来。车顶的探照灯划破晨雾,车载广播循环播放:"游客请勿惊慌,保持安全距离!"
"准备麻醉枪!"刘邦跳下车,身后的警员迅速架起特制的连发麻醉器。随着"噗噗"几声轻响,白虎踉跄数步,瘫倒在柔软的防护垫上。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围观的百姓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秦的警察就是厉害!"人群中有人高呼,"连老虎都能驯服!"
童浩林暗暗点头,转身走向"科普学堂"。学堂内,全息投影技术正还原着恐龙时代的场景,孩子们戴着墨家研制的立体眼镜,仿佛置身于史前丛林。讲台上,太学博士手持动物解剖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着:"这是大象的心脏,比你们的课桌还大;而这只蜂鸟,翅膀每秒能振动八十次..."
在遥远的岭南动物园,场景同样热闹非凡。园区特意设置了"人兽互动区",经过驯化的小熊猫、梅花鹿在透明隔离网后,与游客隔着安全距离互动。一位壮族阿妈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嫩竹递给长颈鹿,笑得合不拢嘴:"这辈子没想过能离这些大牲口这么近!"
夜幕降临,各园区的灯光次第亮起。长安百兽苑的夜行动物馆内,红外夜视仪将猫头鹰、穿山甲的活动清晰投射在观景墙上;而在成都熊猫基地,特制的暖光灯为大熊猫营造出舒适的栖息环境。童浩林来到监控中心,巨大的屏幕上跳动着全国237座动物园的实时画面,每个角落都有电子眼与巡逻机器人守护。
"陛下,今日全国入园人数突破百万。"丞相吕不韦递上统计竹简,"门票收入七成用于动物养护,三成修缮民生工程。"他展开另一卷图纸,"墨家正在研发智能投喂系统,可根据动物健康数据自动调整食谱;还有新型麻醉弹,能在不伤害动物的前提下快速起效。"
童浩林望着监控画面中欢笑的人群,心中涌起无限欣慰。曾经,猛兽是百姓避之不及的存在;如今,它们成为了寓教于乐的媒介。当他走出监控室,正巧遇见向羽带着新兵前来参观。这位虎背熊腰的战士此刻像个孩子般,趴在玻璃围栏前看狮子进食,嘴里喃喃自语:"这玩意儿比匈奴人难对付多了!"
"向羽将军。"童浩林走上前,"你觉得这动物园如何?"向羽挠挠头,咧嘴笑道:"好!就是看着这些大虫吃好喝好,俺都馋肉了!"两人相视而笑,笑声回荡在灯火通明的园区里。
月光下,十二米高的铁网泛着柔和的光泽,既守护着园内的生灵,也守护着园外百姓的安宁。童浩林知道,这遍布大秦的动物园,不仅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见证,更是一个帝国对民生关怀的生动写照。而那些在夜色中依然坚守岗位的警察、饲养员、科研人员,正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这个时代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