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年6月13日,阿尔卑斯山巅的云雾被初升的朝阳染成金红色。法兰西克国的议政厅内,水晶吊灯与青铜烛台交相辉映,国王路易十西展开从大秦传来的《三省六部制详解》竹简,羊皮纸卷上的秦篆与拉丁文双语注释在阳光下泛着墨香。"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他用镶嵌宝石的权杖轻点条文,"大秦皇帝竟能将如此庞大的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此制度当真妙极!"
与此同时,日曼国的柏林议会大厦里,女皇伊丽莎白身着改良版秦式冕服,正通过跨国信号站与童浩林进行全息对话。她身后的巨幅地图上,标注着阿尔卑斯山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硫磺、硝石的分布区域被红笔圈出,与大秦发来的火器制造图谱严丝合缝。"陛下,"伊丽莎白的蓝眼睛闪烁着兴奋,"我己命工部在巴伐利亚建立联合兵工厂,用贵国的炼钢术打造新式火炮!"
罗马元老院的气氛则略显凝重。执政官们围绕着"废除奴隶制"的议题激烈争论,首到一份来自大秦的档案被当众展示:泛黄的羊皮纸上,记录着大秦最后一名太监通过墨家医疗机关恢复男儿身的全过程。"大秦能让残缺者重获新生,"年迈的元老昆图斯颤抖着举起档案,"而我们的奴隶仍在矿井中流血!"最终,元老院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13日定为"自由日",彻底终结千年奴隶制。
在咸阳宫的御书房内,童浩林正审阅着各国送来的合作提案。案头摆着从非洲带回的奇异果种——深紫色的百香果、缀满尖刺的榴莲、果肉如火焰般的山竹。他摘下一颗百香果轻嗅,酸甜香气瞬间弥漫室内,"传朕旨意,命农科院在岭南试种这些作物,若能成功,大秦百姓又添口福。"
此时,吏部尚书呈上最新的助理选拔名单。童浩林扫过竹简,目光停在两位候选人身上:墨家女弟子墨瑶,擅机关制造与外交翻译;曾游历西海的商贾之子程昱,精于经济统筹与危机处理。"着二人明日进宫面圣,"他提起朱笔批注,"朕要的助理,需既能处理政务,又能陪朕探讨天下大势。"
日曼国的国企总部内,伊丽莎白女皇正在视察国营钢铁厂。轰鸣的蒸汽锤将铁矿石锻造成精钢,传送带旁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产量与质量数据。她抚摸着新出炉的玄鸟纹钢剑,对身旁的大臣笑道:"有了大秦的技术与管理之道,日曼的国企必将富可敌国!"当晚,她签署文件,将国营企业的部分利润用于建立全民医疗体系——这正是效仿大秦"病有所医"的惠民政策。
随着三省六部制在欧洲落地生根,各国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法兰西克的"尚书省"用大秦的户籍制度重新统计人口,日曼国的"中书省"参考秦律修订商法,罗马的"门下省"设立谏官制度,专门监督贵族权力。更令人瞩目的是,阿尔卑斯山脉的矿脉被充分开发,欧洲各国与大秦联合研制的火器不断升级,蒸汽火炮、连发弩机的轰鸣声,宣告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
童浩林站在未央楼顶层,望着夜空中与欧洲相连的信号塔光芒。收音机里传来各国使臣的恭贺,庆祝奴隶制的废除与新政的推行。他转身对丞相吕不韦笑道:"通知墨家,为欧洲各国建造'文化交流书院',将大秦的造纸术、印刷术倾囊相授。"他的目光投向非洲大陆,"下一步,该让这片广袤的土地,也沐浴大秦的文明之光了。"
当晨雾再次笼罩咸阳宫,墨瑶与程昱己在宫门外等候。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而大秦帝国,正带着附属诸国,向着更辽阔的天地稳步前行。阿尔卑斯山的矿脉仍在开采,非洲的果种正在发芽,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文明共同体,正在童浩林的擘画下,徐徐展开壮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