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4日,华盛顿特区的空气因持续干旱而燥热难耐。科罗拉多河干涸的河床如同大地龟裂的伤口,密西西比河水位降至百年最低,数百万人面临用水危机。A国总统紧急召集内阁会议,会议室的全息投影中,红色警报在水资源分布地图上疯狂闪烁。
"必须联系星辰集团!"能源部长擦着额头的冷汗,"他们的海水淡化技术能日产淡水亿吨,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总统面色阴沉,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三年前,正是这个被A国视为"威胁"的东方企业,用烟雾弹战术在芯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如今,他们又将在水资源领域掌握话语权。
半小时后,沈浩林的量子通讯器在厦门总部响起。A国国务卿的全息影像带着明显的焦虑:"沈先生,我们希望能引进星辰集团的海水淡化技术,价格好商量。"沈浩林转动着手中的和田玉珏,微笑道:"国务卿先生,科技合作需要诚意。贵国的航天技术封锁了我们二十年,现在想用金钱解决问题?"
会议室陷入死寂。A国总统接过通讯器,语气强硬:"沈浩林,全球气候危机是人类共同挑战,你们有责任——"话音未落,沈浩林便调出实时数据:"去年,星辰集团向非洲捐赠了127座海水淡化厂;上个月,我们刚为岛国解决了百年一遇的旱情。"他的目光突然锐利,"但贵国在国际气候峰会上,拒绝签署《淡水资源共享协议》。"
沉默持续了整整一分钟。A国国家安全顾问突然开口:"用航天技术换。我们开放X-37B空天飞机的部分参数,共享火星探测的最新数据。"此言一出,参会官员们纷纷色变——这些可都是A国最核心的战略机密。
沈浩林却笑了。他轻点桌面,全息投影切换成星达科技的航天研发蓝图:"实不相瞒,我们的'夸父'空天母舰己完成概念设计,火星基地的选址也进入最后阶段。"看着A国官员震惊的表情,他话锋一转,"不过,贵国的深空通讯技术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这样吧,用你们的量子导航卫星组网技术,换我们的第三代海水淡化系统。"
这个提议让A国高层陷入两难。量子导航卫星是A国全球军事霸权的基石,一旦技术泄露,战略优势将荡然无存。但持续的干旱正在引发社会动荡,农产品价格飙升,民众抗议此起彼伏。经过长达五小时的闭门磋商,A国最终妥协。
消息传出,全球舆论哗然。《纽约时报》惊呼"科技霸权易主",而《南华早报》则评论:"这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博弈——当A国还在用霸权思维看待世界,星辰集团早己用科技实力重构了游戏规则。"
交易达成后的第三天,星辰集团的技术团队抵达A国西海岸。量子工程师们看着干涸的河床,启动了堪称奇迹的"蓝色复苏"计划。纳米级过滤膜在海面展开,如同巨型滤网;核聚变供能站为淡化系统提供无穷动力;智能管道网络自动将淡水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与此同时,在星辰集团的航天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解析A国交付的量子导航数据。"他们的误差修正算法确实精妙,"首席科学家推了推智能眼镜,"但结合我们的墨家几何学,完全可以升级到亚毫米级精度。"沈浩林站在巨大的火箭模型前,嘴角扬起自信的弧度——这场看似平等的交易,实则是星辰集团对全球科技版图的又一次精准布局。
一个月后,A国的河流重新奔涌,农田恢复生机。但民众不知道的是,每座海水淡化厂都内置了量子加密芯片,实时向星辰集团传输运行数据;而那些所谓"共享"的航天技术,在星辰科学家的手中,正催生出更先进的星际探索方案。
当A国总统在电视上宣布"水危机解除"时,沈浩林正在联合国发表演讲。他身后的全息地球,淡水输送管道如金色脉络般蔓延:"科技的价值,不在于垄断与封锁,而在于共享与突破。"他的目光扫过台下A国代表阴沉的脸,"今天,我们用海水淡化技术换来了航天数据;明天,或许能用可控核聚变技术,换取全球气候治理的真正合作。"
掌声雷动中,沈浩林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但星辰集团己经证明:在21世纪的科技博弈中,真正的王者,永远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敢于重构规则,并胸怀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