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下午,厦门新兴产业园区地下35层,量子屏蔽门缓缓开启,冷气裹挟着精密仪器的嗡鸣声扑面而来。21岁的曹源穿着白大褂,发梢还沾着液氮结晶,正俯身观察超导体在1.7K温度下的量子纠缠态。实验台旁的全息屏幕突然弹出转账提醒:89.6亿资金己注入“龙脊二号”研发专项。
一、天才引擎的资本燃料
“童总,这...太多了!”曹源摘下护目镜,手指在颤抖。他面前的实验室内,3D打印的光刻机核心部件泛着幽蓝光芒,而账户里新增的数字,足够买下十座顶尖实验室。童浩林的全息投影在空气中浮现,微笑着说:“曹博士,突破2纳米的关键材料就靠你了。15亿奖金只是预支,等专利落地,还有百倍回报。”
隔壁的办公室,“韦神”韦东奕正对着黑板推演拓扑超导理论,粉笔灰簌簌落在他洗得发白的T恤上。作为被重金聘请的首席科学家,他的1500平别墅内藏着移动实验室:地下一层是超算中心,二层的温室种植着用于海水淡化的转基因藻类,连浴室的瓷砖都嵌入了纳米过滤膜。
二、暗战无声的技术垄断
当曹源团队攻克二维材料在光刻机光源中的应用难题时,安全联盟的特工己携带专利文件潜入日内瓦。凌晨三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服务器遭受定向量子攻击,所有关于2纳米芯片的申报记录被悄然替换——此刻,星辰集团的加密档案库里,178项核心专利正在生成数字水印。
“韦教授,藻类的吸附效率提升了0.3%!”助理的惊呼打断了韦东奕的思考。他推了推眼镜,在草稿纸上写下新的方程式:“继续优化基因序列,让它们能在海水中自发聚合成过滤膜。”而此时,太平洋上的星宁号科考船正在秘密测试移动式海水淡化舱,每天处理的百万吨海水,足够填满三个西湖。
三、文明密码的现代转译
童浩林站在园区的中央控制室,看着全球专利地图逐渐被红色覆盖。“玄影,启动‘大禹计划’。”他下令道,“把海水淡化技术伪装成传统蒸馏工艺,在第三世界国家免费推广。”屏幕上,非洲某国的荒漠中,看似简陋的太阳能蒸馏装置实则暗藏纳米滤芯,将咸水转化为纯净水的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千倍。
更绝的是专利布局的嵌套策略。星宁集团表面公开部分“基础专利”,吸引全球企业跟风研发,实则将真正的核心技术藏在“从属权利要求”的迷宫中。当西方企业欢呼掌握了2纳米工艺时,他们不知道,每生产一片芯片,都要向星辰集团缴纳隐形专利费。
西、财富洪流的隐秘阀门
在星宸云墅的私人会所里,郭得胜等富豪们举杯庆祝。他们不知道,自己投资的海水淡化项目,实则是控制全球水资源的战略支点。童浩林转动着酒杯,向众人展示虚拟水贸易数据:“当我们掌握了全球70%的海水淡化专利,连A国的农业灌溉都要依赖我们的技术。”
而在曹源的实验室,最新研发的“超导量子光刻机”正在进行压力测试。当设备将硅片蚀刻精度推进到1.8纳米时,安全联盟立即启动“暗星计划”——所有参与研发的人员,其身份信息己被替换成虚拟身份,连他们的家人都以为自己的孩子在普通企业工作。
五、破晓前夜的文明宣言
2017年深夜,童浩林站在云顶庄园的露台上,望着远处产业园区的灯火。苏婉婷递来热茶:“这些专利一旦公开,世界格局会彻底改变。”他揽住妻子的肩膀,目光投向星空:“曹源的芯片、韦神的淡水,这些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明的降维打击。当A国还在争论专利归属时,我们己经用千年智慧,重新定义了‘生存权’。”
此时,手机震动,玄影传来捷报:最后一项海水淡化核心专利己在127个国家完成注册。童浩林在日记本上写下:“大禹治水,治的是江河;我们治水,治的是人心。当全球的水龙头都流淌着‘星辰之水’,东方文明的复兴,便如滔滔江水,不可阻挡。”
夜色渐深,地下35层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曹源盯着显微镜下的超导晶体,韦东奕在别墅的温室里培育着新的藻类品种。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实验、每一个公式,都在为一个延续千年的文明帝国,铸造新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