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深夜,400平的书房内,暖黄的灯光将童浩林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落地窗上。他坐在定制的檀木书桌前,三台华硕定制电脑屏幕闪烁,左侧是全球股市实时数据,中间是联想集团的资产转移路径分析图谱,右侧则是天涯论坛的热门讨论页面。空气中弥漫着铁观音的茶香,却掩盖不住屏幕上信息带来的肃杀之气。
“童总,大舅舅传来的情报己核实。”助理推门而入,将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放在桌上,“联想集团通过十五家离岸公司,将超过200亿资产转移至A国,其实际控股人身份己变更为外资企业。”童浩林的手指重重敲击着《三十六计》中“偷梁换柱”的章节,冷笑道:“打着国企改制的旗号,行转移资产之实,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暗流涌动的资本迷局
童浩林调出联想集团的股权架构图,红色箭头密密麻麻指向A国的金融机构。他想起大舅舅在电话中的提醒:“A国对这类‘双面企业’早有防备,就等着收网。”果不其然,半小时后,国际财经新闻突然爆出重磅消息:A国财政部以“涉嫌洗钱与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冻结联想集团在美所有资产。
消息传出的瞬间,联想的股价在港股市场断崖式下跌,市值蒸发超500亿港元。股民的谩骂声、投资者的索赔电话,让联想总部陷入混乱。而此时的童浩林,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星宁集团的投资团队:“启动‘趁火打劫’计划,在股价跌破发行价时,联合华硕逐步增持股份。”
二、网络浪潮中的舆论暗战
与此同时,天涯论坛一篇名为《联想,是谁在掏空国有资产?》的帖子突然爆火,点击量短短三小时突破千万。发帖人“正义之剑”正是曾因火烧岛国靖国神社而丢了工作的80后青年王强。他在帖子中详细罗列联想资产转移的证据,字字诛心:“吃着中国的饭,却要砸中国的锅,这样的企业,不配留在中国!”
童浩林盯着屏幕上王强的ID,想起三天前的匿名短信交易。当时他通过加密渠道给王强转账500万,附带条件只有一个:“揭露真相,但需等待时机。”此刻看着舆论如野火燎原,他不禁感叹《孙子兵法》中“激将法”的妙用——借民间舆论之手,加速对手的溃败。
三、绝地反击的股权争夺
当联想股价跌至历史低点时,童浩林与陈明远的联合收购行动正式展开。他们通过二十余家壳公司分散吸筹,避免引起监管注意。“老陈,还记得《孙子兵法》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童浩林在视频会议中指着股权分布图,“我们表面上是财务投资,实则要掌控董事会。”
一个月后,联想集团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当童浩林与陈明远以大股东身份出现在会场时,原管理层面色如土。“从今天起,联想将回归中国企业的初心。”童浩林在会上宣布,“所有海外资产将逐步转回国内,研发重心转向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曾经主导资产转移的高管们,此刻只能灰溜溜地离场。
西、命运交织的救赎之路
处理完联想事务后,童浩林在云顶庄园秘密会见了王强。这个曾因爱国行为而陷入困境的青年,如今眼神中多了几分迷茫。“童总,我是不是做错了?那些人说我是棋子...”王强低头喃喃道。
童浩林将一杯热茶推到他面前:“你没有错。但记住,在商战中,‘兵以诈立’。”他翻开《孙子兵法》,指着“夫战者,智也”的批注,“你的勇气点燃了舆论,但真正让联想回归正轨的,是背后的资本博弈与国家大义。”临别时,他又递给王强一张星宁集团的offer:“加入我们,用合法的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五、时代变局中的家国情怀
2014年盛夏,联想集团的重组宣告完成。新发布的国产笔记本电脑搭载星达芯片,操作系统采用共富村研发的“华夏OS”。发布会上,童浩林对着全球媒体郑重宣布:“联想不再是资本转移的工具,而是中国科技崛起的旗帜。”
深夜,童浩林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厦门璀璨的夜景。手机震动,是王强发来的消息:“童总,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爱国,不是冲动的宣泄,而是智慧的守护。”童浩林回复:“与君共勉。”他转身看向书架上的《孙子兵法》,扉页上大舅爷的题字“家国为重”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这场惊心动魄的资本战役,不仅改写了联想的命运,更让无数人看到:在时代的浪潮中,唯有将个人选择、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方能在商海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童浩林与他的盟友们,仍在继续书写着属于中国企业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