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厦门共富村的晨曦中,童浩林站在星宁集团总部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正在扩建的智能工厂。手中平板电脑显示着最新数据:龙岩共富村木材加工厂的红木家具订单量同比增长300%,而抖音创始人祖籍村落的首播电商产业园,单日发货量突破50万单。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生活的蜕变。
一、多地开花的共富实践
“浩林,龙岩共富村的木材加工厂遇到技术瓶颈。”助理推门而入,递上一份加急报告,“虽然订单火爆,但人工打磨效率太低,高端定制家具的交付周期长达两个月。”童浩林调出工厂实时监控画面,镜头里工人们正围在雕花机前手工雕刻,木屑纷飞中,老师傅的鬓角己满是汗珠。
他立即拨通姑父李明泽的视频通话。画面中,身为省长的李明泽正在调研地方企业,背景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浩林,你姑姑总念叨你在共富村的创举。”李明泽推了推眼镜,“现在全省都在学习你们的模式,但技术和资金仍是大问题。”童浩林笑着将平板电脑转向工厂画面:“姑父,我正想和您商量。星宁集团计划在龙岩投放500台自动机械臂,既能提升效率,又能保留红木工艺的精髓。”
此时,姑姑童雅婷的头像突然弹出。这位年逾五旬的商界女强人,身着定制旗袍,身后是堆满古籍的书房。“浩林,听说你要出书分享浙南文化?”她晃了晃手中的《浙南饮食志》,“我收藏的明清食谱可以借你参考,但有个条件——”她目光锐利,“帮我在抖音上打造‘非遗美食’首播基地,我出20亿。”
二、文化赋能的产业升级
当天下午,童浩林飞往龙岩共富村。红木加工厂内,60岁的老匠人陈阿伯正对着图纸发愁:“这批订单要的是百鸟朝凤雕花,手工做至少得三个月。”童浩林示意技术团队打开机械臂的操作界面,激光投影在木头上勾勒出精密的图案:“陈师傅,您看,机械臂能精准复刻您的刀法,误差不超过0.1毫米。”
陈阿伯将信将疑地指导操作,机械臂的刻刀如灵蛇般游走,半小时后,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跃然木上。“神了!”老匠人抚摸着雕花,眼眶泛红,“这样既保住了手艺,又能让年轻人不用熬夜赶工。”童浩林顺势宣布:“我们将成立‘红木工艺学院’,机械臂操作和传统雕刻都教,让老手艺焕发新生。”
与此同时,在抖音创始人的祖籍村,首播电商产业园正上演着另一番景象。返乡创业的90后林晓雯对着镜头展示福鼎白茶:“家人们看,这是我们共富村的古法炭焙工艺,下单就送童浩林新书《浙南食话》!”首播间瞬间涌入10万观众,后台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三、数字时代的协同共生
夜幕降临,童浩林在龙岩共富村的临时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屏幕上,姑姑童雅婷、姑父李明泽、抖音团队负责人同时在线。“我提议,”童浩林调出三维规划图,“将龙岩的红木家具、浙南的非遗美食、抖音的流量资源整合,打造‘共富云商城’。”他点击鼠标,虚拟商城中,消费者可以360度欣赏红木家具,下单后还能观看非遗美食的制作首播。
抖音负责人兴奋地补充:“我们可以开发AR试穿功能,让用户‘试坐’红木家具,‘品尝’虚拟美食!”姑姑童雅婷则抛出重磅消息:“我名下的225.6亿资金,将设立共富产业基金,重点扶持10个浙南共富村。”姑父李明泽点头:“省政府会提供政策支持,土地、税收都好说。”
西、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三天后,《浙南食话》新书发布会在共富村文化礼堂举行。童浩林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温州鱼丸、丽水黄粿的制作过程。“这本书不仅是菜谱,”他举起泛黄的古籍,“更是一把钥匙,打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大门。”现场连线的林晓雯举起手机:“家人们,点击购物车,买书记得备注‘共富套餐’,我们送红木筷!”
发布会结束时,订单量突破100万单。童浩林收到龙岩共富村的视频——自动机械臂与老匠人协作,将红木家具装车发往全球;抖音祖籍村的仓库里,年轻主播们哼着民谣打包快递;浙南的10个共富村同步启动,无人机在田野上绘制产业蓝图。
深夜,童浩林独坐书房,翻开姑姑借给他的明清食谱。泛黄的纸页间,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今日的共富实践重叠。他在新书扉页写下:“《孙子兵法》讲‘凡治众如治寡’,共富之路亦是如此。当文化为根,科技为翼,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窗外,共富村的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照亮着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