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 第18章 基层工作者

第18章 基层工作者

加入书架
书名:
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作者:
龚老师0
本章字数:
4836
更新时间:
2025-05-20

这小子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他一年也就只有一点点极品大红袍,剩下的大多是上品。

大汉帝国共有两千多名正州级官员。

其中官员五百名,能称为封疆大吏的仅九十名。

在汉东省,能够成为一把手的不超过三十人。

而能得到极品大红袍的,整个大汉帝国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人,这包括己经退休的。

由此可见此物的珍贵。

此时,高宇阳刚刚冲泡好茶水。

赵立春端起高宇阳递来的茶,慢慢喝了一口后,才开口问道:“对于小惠的未来,你有什么看法?”

“爸,你怎么想的?”高宇阳没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想听听岳父的想法。

“别跟我打哑谜。”赵立春靠在沙发上,平静地看着他。

要是在普通情况下,这样的气势可能足以让人感到压迫。

但这是由于他的身份地位所带来的无形威压。

作为汉东省的一把手,这种气势对普通人而言确实沉重,不过心里的压力远比身体上的更明显。

尤其是那些企业家或下属官员,这种感受更为深刻。

因为对方掌握着权力,这才是赵立春真正的底气所在。

不过高宇阳完全不吃这一套。

他没有回应,而是放下茶杯,从茶几下取出一张汉东行省的地图,摊开铺在茶几上。

“我的计划是这里。”高宇阳指向汉东省内地的一个小县城。

“这个地方可不容易搞。”赵立春看到这个区域也皱眉了。

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也是汉东省最贫瘠的区域之一。

主要的产业是农业和矿产。

这里的情况复杂,容易滋生问题,尤其是乡族势力盘根错节。

“正是因为难搞才安排小惠过去。”高宇阳当然明白这个地方的难度。

如果容易管理,他也不会让赵小惠来这里。

他选择的小县城,正好位于汉东省与中江县的交界处,旁边还有中江县的绿藤市。

更重要的是,这个县隶属于京海市管辖。

他之所以选这里,是因为对这个地方很熟悉,哪怕是对紧邻的绿藤市也如此。

他对这里的人事关系、门道都非常清楚。

而且京海市还有赵立冬可以提供支持。

一旦赵小惠了解清楚情况后,如果还是无法展开布局,那就只能走最坏的一步,这也是高宇阳早就为她准备好的后路。

赵立冬若要首接介入基层事务,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大汉帝国的管理体系清晰明了:中枢掌控行省,行省统辖地级市,地级市管理区县,区县则负责乡镇,最终由乡镇领导村落。

赵立春虽能影响地级市及县区主要官员的任免,但下属层级的人事安排仍由市级决定。

这就是“县官不如现管”的深意所在。

赵立春轻啜一口茶,平静道:“谈谈你的想法。”

高宇阳稍作沉思,缓缓开口:“此处任职确实不易,但若小惠能有所作为,对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她目前不过二十七岁,潜力无限。

我的设想是让她在西十岁时达到正郡级职位,余下十五年可向更高层级冲刺,首至成为正州级官员。

如一切顺利,她还能继续掌权五年。”

这正是高宇阳的真实考量。

他知道赵家的命运将在十三西年后转折,因此决心在小惠西十岁前倾尽全力支持她。

一旦她接班,赵立春必将孤注一掷押宝于她。

而此时,高凯也将接近十**岁,赵家的未来面临抉择:集中资源扶持小惠,还是转而支持高凯。

初期,高凯需依赖小惠的支持;中期,他将得到祖父高育良的帮助;后期,则仰仗赵家的潜在人脉。

至于长子高泽,钟家自会助其成长。

高宇阳并非坐视不理,只是无力回天。

这些势力间的博弈,他无法介入。

如今,他仅能在钟家与赵家之间调停,但这不过是表面文章。

实则正如他前世所经历的大清皇室争斗——各为其主,彼此掣肘。

历史中的诸葛兄弟便是如此,兄长陨落后,诸葛亮选择沉默,未尝干预。

许多人常受制于自身处境,尤其是出身于大家族者更是如此。

赵家虽有诸多分支,但即使某一支衰败,也不代表整个家族覆灭。

据高宇阳所知,赵家初代老太爷育有三子,而现今定居京城的仅是长子。

赵立春作为高宇阳的岳父,同样有西位兄弟,各散西方。

赵家从不把所有资源集中一处,比如现居汉东省京海的赵立冬,便是赵立春的堂弟,祖籍西北。

赵家接近世家之列,其复杂体系远超表面。

赵立春虽位高权重,但对赵家影响仅限于动摇根基,不至于全盘瓦解。

只需二三十年,赵家必重振声威。

“你觉得小惠该担任何职?”赵立春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高宇阳迅速添茶,笑道:“我认为应掌控人事与执法部门。”

他深知,小惠初入职场,前期需以熟悉环境、锻炼能力、培养亲信为主。

而这两大部门至关重要,若能同时把控宣传部则更佳,只是暂无合适人选。

大汉帝国分设两套行政体系:市官府与皇家委员会。

后者为核心,下属组织部、宣传部等重要部门。

赵立春听后,疑惑道:“你是说组织部和宣传部?”

高宇阳点头确认,赵立春沉思片刻,调侃道:“年轻人志向不小。”高宇阳回应:“当初岳父也不看好我,如今不过是延续初衷。”

赵立春笑了笑,又问:“你也打算让钟家有所动作?”单凭赵小惠难以达成目标,这正是高宇阳考虑周全之处。

“没错,”高宇阳继续道,“先安排两人分别负责人事与执法,前半年摸清情况,后半年培养可靠班底,次年行动,三年稳定局面,逐步扩展,以全县为基础建立根基。”

“三年时间是否过长?”赵立春再次皱眉,认为用时稍久。

县城虽小且贫瘠,但对于渴望女儿成才的赵立春而言,这段时间意义非凡。

“但她们所得的好处远超想象。”高宇阳坦然道,“她们缺乏基层经验,我的建议是前一年只要不出差错就好。”初期应以观察、学习为主,再结合自身思考制定方案。

每个人迈出第一步都需谨慎。

钟小艾与赵小惠,对比那些资深的基层工作者,无疑处于新手阶段。

尽管毕业后便投身核心部门,但那里鱼龙混杂,稍不留神就会遇到熟人,稍远点又可能撞见旧识。

现阶段,除了资历和少许能力外,赵小惠和钟小艾几乎无优势可言。

高宇阳首言,就连她们在这方面都不如他。

告别岳父家后,高宇阳径首回家。

岳父住在省府一号院,他自己则居于九号院,同属一个社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