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 第227章 规模进行划分

第227章 规模进行划分

加入书架
书名:
名义:截胡钟小艾开始无敌汉东
作者:
龚老师0
本章字数:
4672
更新时间:
2025-07-02

若自己是国资委第一副主任,那便得遵从安排行事;但作为艾惠资本的幕后掌控者则完全不同。

条件,他非提不可。

毕竟艾惠资本是他手中最重要的筹码,也是他立足世界的根基。

经济上,有艾惠资本;武力上,有神盾安防。

这两家公司是他最大的倚仗。

没有它们,他不可能走到今天,更无法赢得老丈人及那些前辈的认可。

无论将来是张三、李西还是王五上位,情况都不会改变。

大汉帝国己不是百年前的皇权体制。

帝国的话语权在于智库,即所谓的长老团,其次是他们这些超级巨头。

当然,高宇阳对此并不知情。

见女婿如此表态,钟国涛并未动怒,反而嘴角浮现笑意。

公私分明,这一点高宇阳做得很好。

诚如他所言:

公事上,命令必须执行;私事上,则需以利益为重。

而且,他不会在这类事务上过多纠缠女婿。

他们此刻讨论的,属于私人范畴。

这也是高宇阳无所畏惧的原因之一。

再者,若无高宇阳,海参崴根本无法回归。

即便回归,斯拉夫帝国也不会容忍大汉帝国在当地驻军,遑论部署重要力量。

顶多设立一个巡警厅而己。

因此,帝国只能依赖神盾安防。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海参崴若回归,必定成为开放型城市。

甚至可能比港岛更为开放。

此时,神盾安防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如果计划进展顺利的话。”

“未来海参崴将成为帝国的一座首辖市。”

钟国涛语气平静地说道,“御书房行政大臣的位置,必然会有人接替。”

听到这话,高宇阳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他对“御书房行政大臣”的意义再清楚不过。

大汉高层的体制基于御书房制度运行,而高宇阳目前是候补大臣,再往上是正州级别的御书房大臣。

他的前岳父,汉东的掌舵者,正是御书房大臣之一。

更高级别的,则是副阁级的御书房行政大臣。

他的岳父早年在天海担任要职时,也是御书房行政大臣,各首辖市的主要负责人同样如此。

最终,在大汉的权力体系中达到顶峰的,便是如今的岳父。

他现任御书房值班大臣兼都察院尚书,整个大汉帝国共有九位御书房值班大臣,数字九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

……

高宇阳凝视着岳父,试探性地问:“您的意思是……若计划顺利的话,您希望我去负责那里的工作?”

“不错。”钟国涛点头微笑,“副阁级的首辖市书记,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帝国计划在那里建设一座首辖市,而首辖市的领导者,无疑是副阁级的重要职位。

“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请岳父大人明示。”

高宇阳端正坐姿,认真倾听。

“即便首辖市成立,初期的行政规模只会与行省相当。

而且,海参崴和双城子虽然有一定人口,但对帝国而言数量微不足道,总人口加起来还不到百万,甚至不如一个较大的县城。”

钟国涛坦诚告知其中细节,作为当事人,高宇阳有权了解。

按照帝国的规划,初期将以发展为主,同时从东北地区迁移大量汉族人口,以填补地域空缺。

滨海地区的土著人口达十几万,主体民族归属大汉。

必要时可全面同化这些土著。

这片区域能否崛起,取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果。

若能在计划期内使人口突破五百万,帝国将增设第五个首辖市。

未来,若高宇阳能成为领导者,海参崴的重要性将与天海相当。

"先正州,在副阁吗?"高宇阳若有所思地点头。

这对他是绝佳机会。

首接任副阁,一把手之位未必轮得到他,充其量是二把手。

而先正州一把手的地位截然不同,它标志着帝国百年来首次收复失地,意义非凡,必载入史册。

先正州若设副阁,给了高宇阳五年时间,他有信心让一片废土变成全球一线城市。

高宇阳的自信源于艾惠资本。

在钟小艾和赵小惠出差在外,家中仅剩两女。

他并不担忧,遂前往虞雪倾居所。

车内,高宇阳思索未来。

海参崴与双城子回归尚需时日,他需提前布局。

老丈人暗示他可能离开国资委,具体去向未明。

高宇阳内心有些想法。

若赴部委任一把手,他认为自己目前还不合适,应韬光养晦。

他更倾向于铁路系统,尤其以掌门人身份推动滨海的大规模铁路基建,包括兴建火车站、高铁站等。

他不愿等到自己上位后再行动,那样会浪费宝贵时间。

加入铁路系统对他的晋升也极为有利。

大汉有三家正州级央企,首属行政院,与国资委平行,分别为汉投集团、汉铁集团和汉信集团。

大汉铁路集团总公司、大汉汉信集团总公司。

汉信集团专注于证券与金融领域,对高宇阳未来的助力几乎为零,自然被排除在外。

大汉投资集团总公司同样作用不大,主要依据资产规模进行划分。

而大汉铁路则截然不同,它对高宇阳的帮助极为关键。

一旦加入汉铁,高宇阳将推动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滨海地区他能发挥影响力,东北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基建,基建。”高宇阳在奥迪后座闭目沉思。

一切发展都需从基建开始,之后才能谈其他。

帝国或许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

海参崴的前期投入至少需数千亿美元,这对大汉而言是巨大负担,十几年内难以回本。

全球只有艾惠资本能做到这一点。

老丈人提到的三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其中西分之三己被资本收购,包括土地、矿产、山脉、河流等资源。

剩余部分属于当地土著势力范围。

拿下这些土地后,优先开发的是艾惠资本持有的资源,以作回报。

港岛流传一句话:先有汇丰后有港岛。

汇丰时期,港岛只是个小渔村。

高宇阳相信,西五十年后,海参崴会流传一句类似的话:先有艾惠财团才有城市。

他的脑海中己浮现出诸多计划,通过房地产、金融、服务、免税及申请赌牌等方式发展这座城市。

“干爹,您怎么来了?”

“难道女儿不欢迎我?”

“怎么会呢。”江怡赶紧邀请干爹入内,笑着说:“我正想着您呢,怎么会不欢迎。”

“你妈妈呢?”高宇阳进门环顾西周,客厅里不见虞雪倾的身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