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 第九章 潮退见真章:风暴后的格局重塑

第九章 潮退见真章:风暴后的格局重塑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724
更新时间:
2025-05-20

2008年12月30日,新年的气息己在寒风中若隐若现,北京某国资企业总部的庆典大厅内却热浪翻涌。巨型电子屏上,“资产突破万亿”的红色字样刺目而耀眼,香槟杯碰撞声与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交织,宣告着这场抵御金融危机的战役大获全胜。

“小林,这次你可立了头功!”某能源集团董事长揽着童浩林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按照你设计的‘连环计’,我们先在股市低位吸纳优质资产,再用基建项目拉动上下游,最后借着市场回暖抛售股票,足足赚了800多亿!”周围的央企负责人纷纷举杯,他们的企业同样借着这波操作突破万亿资产大关,曾经岌岌可危的产业链如今焕发新生。

童浩林端着果汁,谦逊地回应着祝贺,目光却不自觉落在窗外。远处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这数十万就业岗位的保住,比任何财富数字都让他感到踏实。想起三个月前在国资指挥中心通宵达旦的日子,那些用《孙子兵法》拆解危机、用现代金融工具排兵布阵的日夜,此刻都化作了沉甸甸的成果。

然而,在这场狂欢的另一面,却是外企撤离的萧瑟景象。三星集团的股价己累计下跌10%,工厂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停工,工人们举着“还我工资”的横幅在厂区外抗议。类似的场景在珠三角、长三角不断上演,曾经扎堆中国的外企如惊弓之鸟,纷纷将生产线撤回本土。

“这就是‘敌退我进’的时机。”童浩林在加密聊天室内对美惠子和大卫杜夫说道,同时将收集到的外企撤离数据共享到云端,“三星的半导体工厂、西门子的工业设备产线,都是我们产业升级的突破口。”美惠子迅速回复:“我联系通产省的官员,摸清他们的资产抛售底线。”大卫杜夫则发来一串投行内部评估报告:“华尔街正在做空这些企业,我们可以顺势压价收购。”

三天后,童浩林带着国资企业代表团出现在三星位于苏州的工厂。谈判室内,韩国高管们面色凝重,而中方代表却成竹在胸。“我们愿意收购你们的半导体封装业务,但价格要在市场价基础上再降30%。”童浩林翻开文件夹,里面罗列着三星在全球的债务数据,“贵公司现金流断裂,继续持有这些资产只会拖垮整个集团,这是双赢的选择。”最终,这场收购以低于预期的价格成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补上关键一环。

与此同时,在上海浦东,西门子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也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大卫杜夫安排的华尔街资本不断施压,让外企在抛售资产时不得不接受低价。而美惠子则通过政商关系网,为中企收购扫清政策障碍。三个少年如同精密协作的齿轮,将外企撤离的“危”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机”。

2009年元旦钟声敲响时,童浩林站在杭城之巅俯瞰灯火辉煌的城市。手机震动,弹出国资企业负责人发来的新年祝福,附带一张数据报表:因收购外企核心资产,中国制造业的高端产能提升40%,数十万低端岗位逐步向技术岗转型。他打开天涯论坛,美惠子和大卫杜夫的头像同时亮起。

“新年快乐,少帅!”大卫杜夫发来一张华尔街夜景图,“那些做空中国的资本现在亏得血本无归。”美惠子则分享了岛国媒体的报道,标题赫然写着“中国少年改写全球产业格局”。童浩林笑着回复:“这只是开始,下一个目标——让中国品牌主导世界市场。”

寒夜中,少年的目光望向远方。金融危机的浪潮退去,留下的不仅是破万亿的资产数字,更是一个民族产业崛起的坚实脚印。而他,将继续以古老智慧为剑,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书写属于中国商业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