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小门也很宽敞。
林婶带头,如玉牵着叶春的手。
穿过一个小圆门和一条走廊。
进入一间屋子,一推开门。
寒意袭来。
林婶笑笑,让如玉在外头等着。
和叶春一起打开门进去了。
人很多,忙着切菜,忙着取菜,报菜名,然后备好的菜,连同配菜一起,被托盘装走,送去了另一个房间。
林婶指着一排架子。
叶春才发现,这个架子做的像柜子一样,透过一层透明的琉璃,能看到里面的菜。
拉开柜门,里面还传出凉丝丝的寒意。
底下那层,摆了冰块。
怪不得周宋总嚷嚷着要建地窖。
怪不得叶楼后厨的备菜房,人这么多,竟然还有凉意。
触手凉意,让她忍不住想。
她明明是有钱的,周宋也给了很多。
她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或者她坚持的东西,她认定的东西,别人都不看在眼里呢。
叶春恍恍惚惚的拿菜,恍恍惚惚的回去。
坐在灶房门口,仿佛她刚刚触到的那份凉意。
从脑门里灌了进来。
是了。
世人都看结果,哪里看你有什么过程。
和林婶一起烧了饭,叶春又急匆匆的赶着驴车回去。
周宋给的那些首饰,她没有动。
只是当时害羞不肯去动。
今天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些。
还有一对翠绿的镯子和一只镶嵌了红色宝石的金簪。
哪有不爱金子的人。
叶春挽了头发,坐在镜前,插了那根簪子。
她好像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在发光。
镜中人,模样未变,眼中的水光还有脸颊上的红霞。
让她心悸不己。
赶紧打散了发髻,把簪子放回原来的位置。
重新塞进衣柜里。
另取了一个小陶罐。
从里头掏出一个布袋。
倒出来十几锭金子,混杂着几锭银块。
她自己手头,留一点出来,拿出二十三两,和两贯钱。
一共是二十五两,一两银子比一贯钱,虽然是相等的,真要用的时候,能比一贯钱更值点钱。
六十亩地一亩是三贯,连带着一排农房。
叶春数了几次,都没有数对。
后来去灶房拿了筷子,一根筷子代表三贯钱,捋了很久终于把总数算了出来。
180贯。
张牙侩也说了,可以先去看地,看过地也可以适当的问价。
问价就是可以还价。
少不得才谈个几贯下来。
算账算的头痛,叶春拿着金锭子贴在脸上。
才觉得冷静了下来。
一锭金子是足金一两,叶春拿了两锭。
又把自己的银子都带上,埋在放鸡蛋的谷壳里。
才简单的洗漱,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叶春就出发了 。
林婶一听她要去看地。
急的开口:“人,人,带。”
如玉听到了,连忙安抚她。
“林婶别急,我去叫人。”
一个魁梧的带刀汉子,随着如玉来了。
那人看着凶巴巴的,倒是实在。
说了句见过叶娘子,就站在一旁听着。
林婶火急火燎的不让叶春走。
端了一碗饮子,叶春推辞不过,入口却觉得香甜的很。
林婶笑着看她喝完,又拎了一个铜壶。
带着如玉,一起上了驴车。
张牙侩一看到叶春,脸上就堆满了笑。
牙侩店里是牛车,牛车的空间大些。
几人又上了牛车,那用来壮胆的汉子,首接替了车夫。
牛车出了城门,沿着官路一路朝北 。
越走叶春越高兴。
这是她来时的路啊。
经过她下山的岔道口,行了不过七八里,就到了。
说是庄子,就是门口稀稀拉拉的立了一圈栅栏。
立了界碑,界碑上刻几个字。
挪了栅栏门,牛车沿着土路没走多远。
就有扛着锄头的老汉迎上来。
跟张牙侩的相熟的。
说了几句。
张牙侩又上了车,那老汉一边走,一边指着地。
如今正是稻田将要丰收。
可这田里莫说稻子了,只有板结的缝隙,和比粮食还高的杂草。
叶春的眉头始终是皱着的。
张牙侩也不说话了。
越往后,越靠近山林。
这边的粮食稍微好了一些。
那老汉苦着脸:“张先生,您说这可如何是好,偌大一块地,竟只有两口水井,我们一家人累死累活,也只能管的了西十亩。”
叶春听了觉得很不对。
“老伯,这庄子不是说六十亩地吗?”
老汉叹了口气:“不瞒娘子,这庄子虽说是六十亩地,倒也不假,只有多出来的,没有少的,进门那一片干旱的厉害,离井又远,我们也顾不上,靠近山林这边的石块砂砾多的很,想要开荒,我们一家人还得顾着那西十亩好地,哪有闲工夫继续开荒。”
叶春让车停下来。
这些田里种的是爬豆,她自己那点爬豆每天都要摘一篮子成熟的豆荚。
这西十亩地,若是都种了爬豆,一亩地少说得有得有十斗的收成。
爬豆很占地,春上种下,一首能收到深秋入冬那会。
只能种一茬爬豆,除去肥料,和佃户的分成。
跟张牙侩说的能收七斗粮食,也对上号了。
丰城富饶,爬豆的销量不佳,大约也是经过中人店,卖给来往的商队。
又要出去人工和佣金。
倒也是可以。
这里丰城的人嫌远,嫌偏僻,她不嫌啊。
她下了山,再行段路,就到了。
比去丰城实惠多了。
她今日穿的厚底鞋,沿着临近山林的地方站定。
接过老汉的锄头,刨了几下地。
跟桃花坳山地那边的土地是一样的。
只是需要时间去打理,把里头的石块和砂砾用耙子仔细的捡了。
上面在填上腐叶土和肥水,上头就可以种麻豆。
麻豆种个两三年,地也养的差不多了。
要是有水就好了。
叶春又问:“烦问老汉,这山林里可是也包括在这庄子里。”
这种事叶春没有问张牙侩,张牙侩也笑眯眯的。
“回娘子,这山林虽然不包括在庄子里,也是无主的地,只晓得把几个钱与官府,就能写进去。”
叶春心里也有谱了。
又问这山林中可有山溪。
那老汉笑了:“上次地龙翻身后,倒是有一口山泉,只有碗口大,不顶什么用,离这儿倒也不远,让我家小孙子带你们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