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袅袅的凉气中。
她仔细的分辨着。
“......利落点......契书......卖掉 ......一个......”
很快外面有脚步声传来 。
对面的声音也压的更低了。
几乎听不到了。
她下意识的抓住冷饮杯子,身子往后依靠,扇子随意的打着。
装作认真喝冷饮的样子 。
门敲了两下,孟牙侩笑眯眯的进来了。
“叶娘子考虑的如何了,照我说娘子的钱若不趁手,倒是可以考虑分期付钱,或租出去,或是养上一两房佃户,除了些许的种子和肥料钱,那可都是净赚的。”
叶春顿时提起了精神。
“分期?”
孟牙侩笑着给她自己也倒了一杯饮子。
“是啊,却是从京都那边传来的,早些年就在丰城流行了,如今谁人手头有那大笔的银钱呢,可以先约好付几成,剩下的几成,只要叶娘子把利息钱算一算,也是可行的。”
紧接着孟牙侩就按着 一百八十贯为例,先付三十贯,然后分几期付,利钱等等,给叶春算了一算。
叶春这几日,自己也悟出来一点算账的门法。
也拿了签子,自己按着孟牙侩的算法,算了一算。
觉得那利钱,对比于收入,倒是毛毛雨了。
大大的心动了一回。
只是这是笔大钱,她还得考虑下 。
委婉的表达了,孟牙侩依然堆着笑,表示理解。
叫她随时来。
叶春并没有立即走,而是压低了声音,以扑扇挡脸。、
“隔壁也是要买地的么?”
孟牙侩也同样压低了声音。
“跟您看的庄子有关系,叶娘子您猜猜看?”
叶春眉头一挑。
“是贾家的人?”
孟牙侩压低了声音。
“是贾家的人不错,也是这庄子的主人,但是麻烦的一点是,那庄子虽然是给贾小姐的,地契上写的却是大夫人奶娘的名字,要不是这么麻烦,这么好的庄子,可留不到现在。”
叶春心想,还好多嘴问了一句。
看来这孟牙侩也不是太过于实诚的。
心里的感叹还没完,就听到孟牙侩又解释。
“这说是的西十亩的那块水田庄子,跟叶娘子看的六十亩的庄子倒是没有关系的,娘子放心,我张牙侩做事,必然是实诚的。”
叶春知道这是夫人拿捏庶女的法子之一。
很快就跟孟牙侩告了别。
中人店的旁边是一家茶馆,叶春有心想要确认下隔壁隔间的人。
就要了一壶清茶,坐在靠在门口的位置等。
果然不到一刻钟,有西个女子陆续的出了中人店。
走在最后的姑娘个子不高,竖着妇人发髻,左右张望了几回。
很快低着头随着马车走回去了。
也让叶春看清的她的面容。
是她的堂姐叶秋没错。
趁着结账的工夫,叶春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指着马车。
“这马车可真气派,也不晓得是哪家的?”
小二哥看她穿着也不像有钱人。
他自个儿却是丰城本地人。
自觉高叶春一等,语气带了分傲然。
“那可是贾家的姑娘,不过看那马和车,应该不是贾家的嫡出姑娘,约莫是个庶出的,不过据说那庶出的小姐倒是运道好,很快要做京官的继室了,也算是山鸡飞上了梧桐树。”
叶春己经结了钱,听了这句话倒是若有所思。
那贾家的庶出姑娘,要做京官的继室。
这跟她没关系。
可是叶秋明明跟着大伯家一起出去的,大伯家也只有两个女儿,叶花姐姐早早的嫁出去了,叶秋姐姐是要留着招赘的,怎么会跟贾家的姑娘待在一起了。
叶春第一次感觉到脑子不够用。
想不透其中的关键,匆匆的买了些日用品,还有一柄新的捣杵,就赶回去了。
她今日存了心事,又因打听贾家的事情,耽误了时间。
路过小集市时,就听到各种吆喝声。
什么萝卜按个卖,猪肉便宜了等等一些话。
停了脚步,一问价,果然都比早上便宜了许多。
甚至有些是按堆卖。
一堆只要十个钱。
叶春其他的都觉得无所谓,唯有肉和萝卜,她得买一点。
山里的萝卜如今心里都是糠的,味道奇差。
也不知这些菜贩子是怎么保存的,萝卜还是脆的。
她买了一堆萝卜,几条肉,又得了肉摊的小贩送了两个大骨头。
才匆匆忙忙的赶了驴车,朝山里赶去。
人一旦有了警惕心,就处处觉得不对劲。
她回去的时候走官道,走路、赶车的人不断,还好些。
上山的时候,觉得有人跟着他。
回了几次头,也没有发现什么 。
只当自己是太过于警惕了。
摸了摸腰上别着的砍刀,才觉得心里踏实了一些。
心念一动,抓了一把土,洒在进山洞的洞口。
才甩了鞭花,灰灰熟门熟路的穿过水潭边和小桥。
一路到了家门口。
叶春也不关门,只是没有放灰灰自由活动。
把它拴在沟坎的小树旁。
灰灰抗议了几声,看到有它喜欢的树叶,才安稳了。
小黄跟着叶春后头。
看到叶春打开一个荷叶包,倒在它的食盆里,也摇着尾巴去了食盆边。
叶春把买的猪肉用盐巴和香料粉抹了,盘在盆子里,用竹篮装了,吊在水井里。
抓几片木耳泡着。
把新得捣杵拿出来,清水洗几遍,放在一边控水。
捣杵的家家必备的工具。
大庸的米都是以稻谷和糙米的形式出售的。
需要自己加工一下,去掉外面的稻壳,才能用。
叶春自从跟着周宋一起吃精米,再吃糙米,就觉得口感粗糙了许多 。
如今她自己有这几亩地的稻谷,哪里还用得着吃糙米。
完整的谷壳是轻飘飘的,用簸箕一扬,就能落了一地 。
中间的杂碎带着一些舂不掉的壳子,这些是喂鸡鸭的。
反正,山民家里,很少有浪费的东西 。
就连剩饭剩菜都能喂猪呢。
一般人家都会养上两头猪,到了年底卖一头,自家留一头杀年猪。
做好一年的腊肉,那是一年中大部分荤腥的来源。
有些山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山。
也是终日忙碌着度过自己的一生。
叶春摇摇头。
总归是要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