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大年初西的京城还沉浸在春节的热闹氛围中,凌晨三点的街道上,路灯在薄雾中晕染出朦胧的光晕。星芒汉堡王府井旗舰店的落地窗依旧明亮,暖黄色的灯光穿透夜色,宛如寒夜里的一座灯塔。玻璃门上贴着的“24小时营业”红色标识格外醒目,与门口摆放的“新春快乐”梅花装饰相映成趣。
推开店门,暖气裹挟着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靠墙的长桌上,几位穿着橙色环卫服的阿姨正围坐在一起,捧着热气腾腾的豆浆,咬着松软的“红枣核桃汉堡”。李阿姨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对同伴说:“以前扫完大街,只能躲在背风处啃冷馒头,现在能来这儿喝口热乎的,浑身都暖和了。”
收银台前,外卖小哥张磊搓着冻得通红的手,熟练地报出订单:“一份宫保鸡丁堡套餐,再来杯姜茶!等会儿还要给夜班护士送宵夜呢。”店长王芳一边打包,一边叮嘱:“路上慢点儿,雪天路滑!”转身又对后厨喊道:“加单!多加份青菜,给送快递的刘师傅补补营养!”
二楼的休息区,几张长沙发拼成了临时床铺,角落里的储物柜里整齐摆放着毛毯和备用充电器。凌晨两点刚下班的快递员老陈,正躺在沙发上小憩,他的快递车就停在店门口的专属车位上。“这儿比我们站点的休息室还舒服。”老陈半开玩笑地说,“有时候跑通宵,来这儿眯一会儿,吃个汉堡,又能接着干!”
沈知意穿着普通员工制服,穿梭在餐厅里收拾餐盘。春节期间人手紧张,她主动加入服务队伍。当看到清洁工赵大爷盯着菜单犹豫不决时,她走上前轻声推荐:“大爷,您尝尝这个‘山药排骨粥堡’,软糯易消化,补钙又暖胃。”赵大爷尝了一口,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丫头,这味道比家里熬的粥还香!”
后厨操作间里,厨师长刘师傅正带领团队忙碌着。为了满足夜班工作者的营养需求,星芒汉堡特别推出了“能量补给菜单”:富含蛋白质的黑椒牛排堡、补充维生素的菠菜鸡蛋堡,还有用红枣、桂圆熬制的养生热饮。“我们用的都是新鲜食材,凌晨送来的蔬菜还带着露水呢!”刘师傅擦了把汗,指着案板上的有机生菜说道。
凌晨西点,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夜班出租车司机老王推门而入,熟稔地和店员打招呼:“照旧!一个驴肉火烧堡,再来份卤蛋!”他一边吃,一边和沈知意聊起天:“以前跑夜班,饿了只能去便利店吃泡面,自从有了星芒,顿顿都能吃上热乎饭。你们这24小时营业,可是帮了我们大忙!”
在员工休息室,刚下夜班的服务员小陈正在翻看企业内刊。杂志上刊登着沈知意的采访,其中一段话让她印象深刻:“星芒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城市夜归人的避风港。我们希望用一份热气腾腾的食物,温暖每一个为生活奔波的人。”小陈合上杂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也是她选择星芒的原因。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洒进餐厅。上早班的店员陆续到岗,夜班同事们开始交接工作。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街道上渐渐多起来的行人,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这时,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是某个环卫站发来的感谢信:“感谢星芒汉堡,让我们的环卫工人在寒冬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上午十点,店铺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波客流高峰。带着孩子的家长、逛街的游客、附近写字楼的白领,餐厅里座无虚席。但沈知意特意保留了二楼的休息区,依然为夜班工作者留着空位。她对店长说:“无论多忙,这个‘温暖角落’都不能撤。”
夜幕再次降临,星芒汉堡的灯光依旧明亮。外卖订单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后厨的灶台火光跳跃,店员们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空间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因一份美味的汉堡相聚,分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而星芒汉堡,就像城市里永不熄灭的一盏灯,用食物传递着温暖与善意,诠释着商业背后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