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京城初雪纷飞,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总部的落地窗前,望着玻璃上凝结的霜花。手中的保密文件袋里,装着五纳米芯片与光刻机的核心技术资料,这是曹源团队耗时两年的心血结晶,自始至终都处于最高级别的保密状态。然而,就在今早,一通来自深圳的电话打破了平静——腾讯的马化腾与阿里巴巴的马云,竟不约而同地向她询问芯片技术突破的详情。
"沈总,技术泄密追踪有进展了。"助理抱着平板电脑匆匆赶来,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数据流,"不是外部渗透,而是您上个月出版的《量子计算与商业重构》《超导体在芯片领域的应用》两本书籍。有读者从公式推导中发现了技术端倪,相关讨论在学术论坛迅速传播,最终传到了两位马总的耳中。"
沈知意微微一愣,随即轻笑出声。她翻开书架上自己撰写的书籍,泛黄的纸页间,那些看似理论性的公式推导,实则暗藏着芯片技术的关键逻辑。"有时候,最隐秘的保护,恰恰藏在公开的智慧里。"她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扉页上的签名,"看来,是时候让这项技术发挥更大的价值了。"
当天下午,沈知意召集了一场特殊的线上会议。会议室内,全息投影中同时浮现出马化腾、马云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以及中信集团的科研负责人。"各位,我知道大家为何而来。"沈知意将五纳米芯片的3D模型投射在半空,芯片表面的电路纹路在灯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星达信息科技的突破,并非偶然。"
她调出曹源团队的工作影像:实验室里,超导体材料在液氮中呈现出完美的抗磁性;光刻机的精密镜头下,光束以纳米级精度雕刻电路。"曹源博士的超导体研究是关键。"沈知意解释道,"传统芯片制造受限于材料电阻,而超导体零电阻的特性,让电路传输速度提升百倍,能耗降低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马化腾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赞叹:"难怪你们能实现弯道超车。但如此尖端的技术,为何愿意共享?"
沈知意的神色变得庄重:"芯片是数字时代的基石,但中国芯片产业不能只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她轻点屏幕,显示出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图,"岛国虽有芯片设计优势,却依赖欧洲光刻机;欧美企业垄断高端市场,处处设限。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打破桎梏。"
会议持续了整整西个小时。最终,沈知意代表星宁集团宣布:开放五纳米芯片与光刻机的部分技术专利,与国内手机厂商、科研机构共享资源。同时,成立"中国芯片联盟",由星达信息科技牵头,中信集团、华为、小米等企业共同参与,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
在杭州的阿里巴巴总部,马云举起茶杯:"沈总,这份魄力令人敬佩。阿里愿意提供云计算资源,为芯片设计模拟提供算力支持。"腾讯的马化腾也点头道:"我们的游戏业务对芯片性能要求极高,可以提供最真实的应用场景测试。"
消息一经发布,整个科技圈为之震动。曾经各自为战的企业,如今携手并肩。在星宁集团新兴产业园区的地下室,曹源的实验室迎来了新的伙伴——来自中信集团的顶尖科学家团队。"沈总,我们带来了最先进的极紫外光源技术。"团队负责人握着曹源的手,"结合你们的超导体研究,或许能攻克三纳米制程的难关。"
随着合作的深入,国产光刻机与芯片的研发速度远超预期。三个月后,首款搭载国产五纳米芯片的手机正式发布,性能首追国际一线品牌;半年内,国内企业联合申请的专利数量突破两万项,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保护网。更重要的是,芯片安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星宁集团研发的量子加密芯片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国防等关键领域,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数字防线。
当媒体追问沈知意为何愿意分享核心技术时,她站在星达信息科技的生产线前,身后是飞速运转的光刻机与全自动生产车间:"芯片产业如同浩瀚星河,一颗星辰再亮,也照不亮整片天空。只有汇聚万千星火,才能照亮中国科技的未来。"
雪后的京城,阳光刺破云层。在星宁集团的实验室里,曹源团队与合作伙伴们正为三纳米芯片的研发奋战。而在千里之外的各个城市,无数科研人员、企业家响应号召,加入这场芯片突围战。沈知意知道,这场由一群年轻人点燃的科技革命,终将改写中国芯片产业的历史,让世界听见中国科技崛起的铿锵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