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祭祀大典的危机成功化解,朱棣龙颜大悦,回宫后即刻在朝堂上举行盛大的论功行赏仪式。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齐聚。朱棣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群臣,满是欣慰与赞赏:“此次能挫败‘暗影盟’的阴谋,苏尘、陈风以及诸位禁军将士功不可没。苏尘,你智谋超群,总能在关键时刻识破奸计,朕加封你为护国侯,赐府邸一座,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苏尘赶忙跪地谢恩,言辞恳切:“陛下厚爱,苏尘惶恐。这一切皆仰仗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诸位将士的浴血奋战,苏尘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朱棣又看向陈风,说道:“陈风,你指挥有方,带领禁军英勇杀敌,成功保卫了大典安全,朕晋升你为骠骑将军,统领京城卫戍部队,望你继续为朕守护好京城。”
陈风激动不己,跪地高呼:“陛下放心,末将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不负陛下重托!”
除了苏尘和陈风,朱棣对参与行动的禁军将领和士兵也都给予了丰厚的赏赐。朝堂上一片喜气洋洋,大臣们纷纷向苏尘和陈风表示祝贺,称赞他们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下朝后,朱瞻基迫不及待地找到苏尘,满脸敬佩:“苏伯,此次‘暗影盟’之乱,若不是您和陈将军,后果不堪设想。我在一旁看着,真是又惊又佩,您总能在危机西伏中找到破局之法,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苏尘微笑着,语重心长地说:“殿下,面对危机,首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然后,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就如这次‘暗影盟’的事件,从一封神秘信函开始,我们步步追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最终查明他们的阴谋。同时,要有可靠的伙伴和忠诚的将士,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
朱瞻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苏伯,您说得太对了。我明白了,以后遇到事情,我也会沉着冷静,多思考,多学习。但我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还得多多向您请教。”
苏尘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殿下聪慧过人,且勤奋好学,只要不断积累经验,日后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带领大明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道路。苏尘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辅佐殿下。”
“暗影盟”阴谋被挫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对苏尘和陈风感恩戴德,市井之间纷纷传颂着他们的英勇事迹。
在京城的茶馆里,一位说书先生正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话说那苏大人,机智过人,识破了‘暗影盟’的奸计,又与陈将军里应外合,带领禁军如天兵下凡一般,将那些逆贼打得落花流水,保住了陛下和太子殿下,也保住了咱京城百姓的太平日子啊!”
台下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有人大声叫好,还有人感慨道:“有苏大人和陈将军这样的忠臣良将,是咱大明百姓的福气啊!”
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制作了锦旗和牌匾,送到苏尘和陈风的府邸,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苏尘和陈风看着这些锦旗和牌匾,心中满是温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宁。
虽然此次危机己经解除,但苏尘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大明虽历经风雨,但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苏尘回到府邸后,与陈风商议:“陈将军,此次‘暗影盟’事件虽己平息,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说不定还有其他隐藏的势力在暗中觊觎大明的江山,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陈风点头表示赞同:“苏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应该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扩大眼线,及时掌握各方动态。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禁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苏尘接着说道:“没错,另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人才,为朝廷储备更多可用之才。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
两人又详细商讨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计划。苏尘望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未来面临怎样的困难,他都会坚定不移地守护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