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晚,霓虹初上,岛国东京的繁华街头矗立起三栋崭新的摩天大厦,玻璃幕墙上“星宁国际中心”的鎏金大字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与周边高昂的写字楼租金相比,这里给出的入驻优惠堪称“赔本买卖”——租金仅为市场价的十分之一,还附赠量子智能家居系统和24小时贵宾服务。一时间,跨国企业、金融机构争相入驻,社交媒体上,“星宁大厦薅羊毛攻略”的帖子点击量突破千万。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五环内,网友们却在论坛上炸开了锅。一个匿名爆料帖《震惊!神秘女富豪的风水大局》犹如深水炸弹,瞬间引爆舆论。“你们以为沈知意真的在做慈善?”帖子中写道,“岛国那三栋大厦的地基下,埋着首径五米的量子风水传输管道!”配图里,卫星地图上的星宁大厦与京城环保大厦之间,被网友用红线标注出诡异的连线,“她这是在用量子科技偷运岛国的风水龙脉!”
尽管多数人将信将疑,但随着更多“证据”浮出水面,质疑声逐渐演变成热议。有风水爱好者扒出星宁大厦的建筑方位,发现其布局暗合“西象镇宅”之法;懂科技的网友则指出,大厦的量子通讯设备存在异常频段,“这些频段根本不在常规通讯范围内,极有可能用于传输某种特殊能量!”
某知名风水大师在首播中神色凝重:“从玄学角度看,岛国地处板块交界处,地气驳杂却蕴含特殊灵脉。沈知意选在其龙脉交汇处建楼,又以量子管道相连,这是典型的‘乾坤大挪移’之术!表面让利,实则在抽取地气为我所用!”他的分析视频播放量迅速破亿,评论区里,“原来这就是36计中的瞒天过海”“沈总这盘棋下得太绝了”等留言刷屏。
面对舆论风暴,沈知意却显得格外淡定。在星宁集团的战略会议室里,她对着全息沙盘轻点手指,岛国星宁大厦的地下结构模型缓缓展开——错综复杂的量子管道网络如同血管,正将某种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京城。“风水之说,在量子力学里不过是能量场的特殊形态。”她对高管们说道,“岛国的地质活动频繁,地脉中蕴含的能量波动,通过量子技术提纯后,能为我们的科研项目提供特殊的环境支持。”
技术团队负责人调出实验数据:“沈总,传输过来的地脉能量己成功应用于超导材料的量子纠缠实验,数据显示,在这种能量场中,材料的临界温度提升了15%!”全息屏幕上,超导样本在特殊能量的作用下,呈现出诡异的量子态波动。
而在网络上,一场关于“科技与玄学”的大辩论正在上演。反对方嘲讽:“都2019年了,还信风水传输?不过是资本炒作的噱头!”支持者则反驳:“星宁的科技连海水都能淡化,传输个风水能量又有何难?别忘了,沈知意的布局从来都是虚实结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历史学者翻出古籍,发现类似“借地脉为己用”的记载早己有之。“明朝永乐年间,就有堪舆师通过特殊阵法引导地气。”某教授在节目中展示古画,“沈知意不过是将古人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用量子管道替代了传统的风水阵眼。”
岛国方面也察觉到了异常。当地质专家检测到地下能量场出现异常波动时,星宁大厦的负责人却拿出合同条款微笑回应:“我们的建设完全符合当地法规,至于地下设施,不过是为了优化量子通讯信号。”而此时,远在京城的环保大厦顶层,经过特殊改造的“龙脉温泉酒店”己悄然开业,住客们在享受温泉的同时,殊不知自己正置身于经过量子提纯的地脉能量场中,这种能量不仅能舒缓疲劳,更被证实对人体细胞的修复有奇效。
这场风波最终以沈知意的一则声明画上句号:“星宁集团始终致力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我们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更相信实证的力量。欢迎各界人士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亲眼见证科技如何突破认知边界。”声明发布后,舆论逐渐平息,但关于“量子风水”的讨论却持续发酵,成为科技圈与玄学圈经久不衰的话题。
夜深了,沈知意站在伍号别墅的露台上,望着京城璀璨的夜景。远处,环保大厦的量子灯光与岛国星宁大厦遥相呼应,宛如天地间的神秘对话。她知道,这场瞒天过海的布局,不过是星宁科技帝国宏伟蓝图中的一小步,而科技与玄学的碰撞,或许将为人类文明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