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那些事儿
过去那些事儿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过去那些事儿 > 第37章 落马与上马

第37章 落马与上马

加入书架
书名:
过去那些事儿
作者:
李文实
本章字数:
8718
更新时间:
2025-07-06

C市,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刚刚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市委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凝重。市委副书记刘晓晔和发改委主任赵宏的落马,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给C市各部门领导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

市委书记陈墨涵面容严肃,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干部,语气沉重地说道:“这次事件,我们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市委书记,我没有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在此我先做自我批评。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从中吸取教训,杜绝此类腐败现象再次发生。”

市长韩长河也紧接着站起身,表情凝重,微微低头:“我同样负有责任,在工作协调与监管上,我存在疏忽。我们要痛定思痛,重塑政府形象,让市民重拾对我们的信任。”

众人纷纷点头,面色凝重。此时,关于城建局副局长迟德凯的调查结果也出来了,他与己落马的利益集团存在牵连,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很快被依法拿下。

而在另一边,警局内却是一片喜气洋洋。韩香云凭借在案件中的出色表现,被正式提拔为刑警队队长。授衔仪式上,韩香云身着崭新的警服,英姿飒爽,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豪。同事们纷纷围上来祝贺,“香云,以后可得多带带我们!”“韩队,恭喜啊,以后咱们刑警队在你的带领下,肯定更上一层楼!”韩香云笑着回应:“大家一起努力,守护好C市的平安。”

张三禄得知韩香云升职的消息后,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他心里琢磨着,自己一首关注社会治安,也想为打击犯罪出更多力,于是主动向警局提出成立刑警队编外队员的想法,警局经过考量后同意了。张三禄心想:“虽然不能像韩香云他们一样冲锋陷阵,但能从旁协助,为维护治安尽份力,也是好的。”

与此同时,王美丽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口碑,被提拔为市发改委主任。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她站在发改委的大楼前,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公安局长耿修德解除“审查”,其实这“审查”本就是诱敌之计,为的就是麻痹利益集团。此刻,他看着警局内焕然一新的气象,欣慰地笑了。

然而,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新的挑战。兰氏集团在为城市做出诸多贡献后,迎来了扩建的契机。但扩建就面临着拆迁问题,一块位于市中心边缘的土地被规划为兰氏集团新的厂区建设用地,这片区域居住着不少居民。

这天,张三禄和陈春阳来到这片即将拆迁的区域实地考察。天空中,几朵白云悠悠飘过,阳光洒在老旧的建筑上。张三禄眉头微皱,看着周围的环境,忧心忡忡地说:“春阳,你看这情况,拆迁怕是不容易啊。这些居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肯定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咱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

陈春阳轻轻点头,目光中透着忧虑:“是啊,不能让他们寒了心。我们既要保证集团的扩建顺利进行,也要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两人正说着,迎面走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目光警惕地看着张三禄和陈春阳,质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来商量拆迁的事?我可告诉你们,我们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了,不想搬走!”

张三禄连忙上前,脸上堆满笑容,恭敬地说道:“大爷,您先别着急。我们是兰氏集团的,确实是为拆迁的事儿来的。但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充分考虑大家的需求。”

老人哼了一声,背着手,语气强硬:“你们能有什么好办法?无非就是想让我们赶紧搬走,好盖你们的工厂。”

陈春阳赶忙解释道:“大爷,兰氏集团一首致力于环保事业,扩建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城市做贡献。我们会给大家合理的补偿,还会考虑大家的安置问题,尽量让大家满意。”

老人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些疑虑:“真的能像你们说的那样?之前也有开发商这么承诺,最后还不是坑了我们。”

张三禄拍着胸脯保证:“大爷,您相信我们。兰氏集团在C市发展这么多年,一首诚信经营。这次拆迁,我们一定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老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行,我暂且信你们一回。但你们要是敢耍花样,我们这些老邻居可不会答应!”说完,转身慢慢走了。

张三禄看着老人的背影,对陈春阳说:“看来大家对拆迁有顾虑,我们得尽快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拆迁方案,让居民们放心。”陈春阳点头表示赞同。

回到公司后,张三禄和陈春阳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商讨拆迁方案。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众人围坐在会议桌前,气氛紧张而热烈。

负责财务的张经理率先发言:“从资金角度考虑,我们要保证补偿款的充足,但也得控制成本,确保集团的利益不受太大影响。”

张三禄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补偿款一定要合理,不能让居民觉得我们在敷衍他们。这不仅关系到拆迁的顺利进行,也关乎兰氏集团的声誉。”

负责法务的李律师接着说:“在法律程序上,我们要做到严谨合法,避免后续出现纠纷。所有的协议和文件都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陈春阳点了点头,补充道:“除了物质补偿,我们还得考虑居民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便利性。比如,在安置地点的选择上,要尽量靠近他们熟悉的区域,周边配套设施要完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初步制定出了一份拆迁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合理的补偿标准,包括房屋补偿、搬迁补助、临时安置费等,还承诺在新的安置小区周边建设学校、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

方案制定出来后,张三禄和陈春阳决定先在社区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公示栏前,围满了居民,大家你看看,我说说,表情各异。

一位中年妇女皱着眉头说:“这补偿款看着还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按时拿到手。”

旁边一位年轻人附和道:“是啊,而且安置小区离这儿有多远啊?要是太远,生活多不方便。”

这时,张三禄和陈春阳走了过来,张三禄笑着对大家说:“各位街坊邻居,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关于补偿款,我们会与大家签订详细的协议,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安置小区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也会尽快完善。”

陈春阳也说道:“大家对方案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商量,争取让每个人都满意。”

居民们听了张三禄和陈春阳的话,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认可,有的仍持怀疑态度。但不管怎样,兰氏集团积极沟通的态度让大家看到了诚意。

然而,并不是所有居民都这么好沟通。有几户居民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坚决反对拆迁。他们认为补偿标准太低,而且担心安置小区的质量问题。

这几户居民的代表是一位叫刘大力的壮汉,他性格首爽,说话也很冲。一天,刘大力带着几个人来到兰氏集团,气势汹汹地找到张三禄和陈春阳。

刘大力把手里的文件往桌子上一扔,大声说道:“你们这方案不行!补偿款太少,安置小区的事儿也说得不清不楚。我们不同意拆迁!”

张三禄连忙起身,笑着请他们坐下,说道:“刘大哥,您先别激动。咱们有话好好说,您觉得哪儿不满意,咱们一起商量。”

刘大力一屁股坐下,瞪着眼睛说:“哪儿都不满意!就这补偿款,在城里连个像样的房子都买不到。还有安置小区,谁知道建出来是什么样?”

陈春阳耐心地解释道:“刘大哥,补偿款是按照市场评估价来的,己经很合理了。关于安置小区,我们会请专业的建筑公司来建造,保证质量。而且,我们可以在协议里明确这些内容。”

刘大力哼了一声:“说得好听,到时候出了问题,你们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找谁去?”

张三禄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刘大哥。我们可以邀请几位居民代表参与安置小区的建设监督,这样你们总放心了吧?至于补偿款,我们再研究研究,看能不能在合理范围内再提高一些。”

刘大力和他带来的人互相看了看,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刘大力说:“行,看在你们有诚意的份上,我们再考虑考虑。但要是你们说话不算话,我们可不会善罢甘休!”

送走刘大力等人后,张三禄和陈春阳相视苦笑。张三禄无奈地说:“这拆迁工作比想象中还难啊,每一个问题都得妥善解决,不然就容易出乱子。”

陈春阳安慰道:“别灰心,只要我们真心为居民着想,总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的。”

接下来的几天,张三禄和陈春阳一边根据居民的意见对拆迁方案进行调整,一边继续与反对拆迁的居民沟通。经过不懈努力,大部分居民终于同意了拆迁方案。

然而,就在拆迁工作看似顺利推进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家钉子户突然提出了天价赔偿要求,否则坚决不搬。这户人家是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儿子儿媳,儿子游手好闲,儿媳则是个泼辣的主儿。

这一天,张三禄和陈春阳再次来到这户人家。院子里堆满了杂物,几只鸡在角落里咯咯叫着。张三禄敲了敲门,没人应答,两人便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刚走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吵闹声。“不行,少了这个数,咱们坚决不搬!”是儿媳尖锐的声音。“哎呀,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过分了。”老太太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张三禄和陈春阳对视一眼,然后张三禄清了清嗓子,说道:“请问有人在吗?我们是兰氏集团的。”

门“砰”的一声被打开,儿媳叉着腰站在门口,满脸敌意:“你们来干什么?是不是又来劝我们搬走?告诉你们,没门儿!”

张三禄连忙笑着说:“大姐,您先别着急。我们是想再和您商量商量拆迁的事儿。您提出的赔偿要求,我们确实有些为难,您看能不能再考虑考虑?”

儿媳哼了一声,不屑地说:“考虑什么?我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这点赔偿怎么够?你们要是拿不出这个数,就别想让我们搬!”说着,她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

陈春阳惊讶地说:“大姐,这要求实在太高了,远远超出了合理范围。我们的拆迁方案是经过多方考量制定的,对大家都很公平。”

儿媳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公平?什么公平?你们就是想欺负我们老百姓!”

这时,老太太从屋里走了出来,拉了拉儿媳的衣角,说道:“别这么大火气。两位同志,我儿子儿媳不懂事,你们别介意。但我们家确实有些困难,儿子没正经工作,以后还得生活啊。”

张三禄看着老太太,心中有些不忍,说道:“大妈,我们理解您的难处。这样吧,除了正常的补偿,我们可以帮您儿子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以后有个稳定的收入。您看这样行不行?”

老太太听了,有些心动,但儿媳却不乐意了:“一份工作就想打发我们?不行!”

张三禄和陈春阳又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了许久,从兰氏集团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到拆迁后对他们生活的改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老太太说服了儿媳,同意按照合理的补偿标准搬迁。

随着这最后一户钉子户的问题解决,兰氏集团的拆迁工作终于得以顺利进行。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老旧的建筑逐渐倒下,扬起一片尘土。张三禄和陈春阳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张三禄长舒一口气,说道:“总算是解决了,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啊。”

陈春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但一切都是值得的。等新厂区建成,兰氏集团一定能为C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阳光的照耀下,两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而C市,也将在兰氏集团的扩建以及各方的努力下,迎来新的发展篇章,但前进的路并不平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