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千金纪事
沈家千金纪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沈家千金纪事 > 第十章 星火长明

第十章 星火长明

加入书架
书名:
沈家千金纪事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658
更新时间:
2025-04-28

1992年12月20日,杭城裹着初雪的寒气,沈知意站在星芒肉饼店总部的落地窗前,看着街道上匆匆的行人裹紧大衣,呵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冰晶。办公桌上,舅舅发来的庆贺电报还带着温热的墨香——林氏绸缎庄存款突破500万,特意邀请她春节回湘城团聚。而抽屉深处,躺着一封来自岛国的加密邮件,附带的200万美金汇款单在台灯下泛着哑光。

"阿姐!"沈舒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卷发撞开办公室的门,鼻尖冻得通红,手里举着被咬了一口的肉饼,"王妈新做的红糖肉饼,可好吃啦!"小姑娘扑到姐姐怀里,棉袄上沾着的面粉蹭在沈知意的西装外套上。

沈知意笑着接过肉饼,咬下一口,酥脆的饼皮裹着滚烫的糖馅,甜香瞬间在口腔蔓延。她忽然想起半年前在灵隐寺与智空大师的对话,那些关于"济民"的思考此刻又涌上心头。指尖着汇款单,她做了个决定。

次日清晨,沈知意召集星芒核心团队。会议室里,苏睛抱着设计稿,林浩翻着市场调研报告,沈宁则推了推眼镜,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跳动着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

"我打算用这笔钱做三件事。"沈知意将汇款单投影到大屏幕上,200万美金的数字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冷气,"第一,捐赠50万用于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第二,设立'星芒助学金',资助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第三......"她目光扫过众人,"留下一部分作为我们开拓新市场的启动资金。"

沈宁快速敲击键盘:"扣除捐赠和助学金启动资金,还能剩下大约120万美金。如果换算民币......"

"先不谈钱。"沈知意打断道,"我们去看看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

三天后,一辆满载物资的货车驶入贵州山区。沈知意戴着草帽,踩着泥泞的山路,手里攥着当地教育局提供的贫困学生名单。当她走进一间漏雨的教室,看见十几个孩子挤在残破的课桌前,用树枝在沙土上写字时,眼眶瞬间了。

"这些孩子每天要走两个小时山路来上学。"校长的声音哽咽,"冬天路滑,好些孩子摔得满身是伤......"

沈知意当即决定,用捐赠款为学校修建宿舍楼和食堂,还联系杭州的企业捐赠了五百套桌椅和书本。临走时,一个扎着红头绳的女孩追上来,往她手里塞了把烤红薯:"姐姐,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帮助别人。"

回到杭城,沈知意正式成立"星芒助学金"。她在星芒肉饼店官网开通申请通道,亲自审核每一份申请资料。第一个受助的学生,正是曾在星芒打过暑假工的周明远。如今他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却因父亲病重面临辍学。

"这笔助学金不仅是钱,更是一份信任。"沈知意将助学金证书递给周明远时说,"希望你将来有能力时,也能传递这份善意。"

与此同时,岛国的商业圈因为那1%的股票回升,掀起了一场关于"神秘操盘手"的讨论。有人试图调查沈知意的背景,却只得到一个12岁少女的模糊轮廓。某财经杂志甚至用整版篇幅刊登分析文章,标题赫然写着:《东方神童:商业界的未来之光》。

随着助学金的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寄来感谢信。沈知意专门开辟了一间办公室,用来存放这些信件。墙上贴满孩子们的照片,有的在新教室里读书,有的捧着奖状笑得灿烂。沈舒经常会跑到这里,指着照片叽叽喳喳:"阿姐,这个妹妹的发卡和我的好像!"

1992年的最后一天,沈知意带着团队来到湘城。林氏绸缎庄门前张灯结彩,舅舅特意挂上"感谢外甥女再造之恩"的横幅。店铺里,AR试衣镜前围着不少顾客,数字化的湘绣图案在丝绸上流转,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引得赞叹声不断。

"知意,这是给你的红包。"舅舅塞来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是绸缎庄的股份,你是我们林家的大功臣。"

沈知意婉拒了红包,却收下了股份:"舅舅,我想用这些股份的收益继续投入助学金。"她望着店铺里热闹的景象,"商业的价值,不就在于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吗?"

除夕夜,沈家老宅灯火通明。沈知意站在露台上,看着杭城的夜空绽放绚丽烟花。手机不断弹出消息,有受助学生发来的新年祝福,有商业伙伴的合作邀约,还有大伯从京城发来的勉励。沈舒举着烟花棒跑过来,火光映亮她天真的笑脸:"阿姐,明年我们的星芒会更亮吗?"

"会的。"沈知意揽过妹妹,看着远处此起彼伏的烟花,就像无数星辰落在人间,"我们要让星芒的光,照亮更多人的路。"

远处传来零点的钟声,1993年的第一缕曙光正穿透云层。沈知意翻开崭新的日记本,钢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这一年,我在商业浪潮中初尝胜果,也在公益路上种下希望。未来或许充满挑战,但我始终记得,比财富更珍贵的,是人心的温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