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千金纪事
沈家千金纪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沈家千金纪事 > 第二十六章 鹏城惊鸿

第二十六章 鹏城惊鸿

加入书架
书名:
沈家千金纪事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978
更新时间:
2025-04-29

1995年7月10日,深圳的热浪裹挟着电子元件的焦糊味弥漫在赛格科技园。马华腾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股票曲线,喉结剧烈滚动——OICQ的母公司股价在开盘十分钟内狂飙至千万市值,交易大厅的欢呼声穿透电话听筒,震得他耳膜发疼。

"华腾!我们成功了!"张志东举着啤酒瓶撞开办公室的门,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六个创业伙伴围坐在狭窄的工位前,看着实时刷新的财经新闻:《神秘少女投资人助力,深圳互联网黑马市值破千万》,配图是沈知意站在星芒肉饼店前的侧影。

诺基亚手机突然震动,马华腾接起电话时声音还在发颤:"知意?你看到新闻了吗?"

"恭喜马哥。"沈知意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杭城特有的温润,"卡耐基说聪明人都像疯子,你们在机房啃三个月泡面写代码的样子,确实够疯。"她顿了顿,背景里隐约传来星芒员工的讨论声,"那88万投资,就当是我入股未来了,还50万意思下就行。"

马华腾握着手机走到窗边,珠江的晚风掀起他皱巴巴的衬衫衣角。半年前那个在星芒会议室局促不安的年轻人,此刻望着灯火通明的科技园,突然红了眼眶:"知意,没有你......"

"别学马云那套煽情。"沈知意打断他,"记得给团队多发奖金。对了,我让二叔从硅谷寄了《数据安全白皮书》,下周送到。"她压低声音,"听说国外有个叫ICQ的软件开始收费,你们要提前布局增值服务。"

挂断电话,马华腾翻开办公桌上的笔记本,扉页上用铅笔写着"让用户离不开OICQ"。他想起内测期为了留住用户,团队连夜开发的"在线宠物"功能——现在看来,沈知意当时那句"年轻人需要情感寄托",竟成了产品爆火的关键。

三天后,沈知意收到马华腾寄来的快递。檀木相框里,六个程序员举着"感谢知意"的横幅站在服务器前,背后的白板写满数学公式;附赠的光盘里,是OICQ最新版本的演示视频,新增的"会员红名""魔法表情"功能让她眼前一亮。随包裹寄来的还有张50万的支票,附言栏写着:"疯子的第一桶金,理应分给更疯的人。"

消息很快传遍商界。杭城的企业家们聚在茶楼里议论纷纷,有人指着报纸上沈知意的照片摇头:"十西岁就敢投互联网?这丫头比华尔街的操盘手还敢赌。"也有人默默记下"沈知意"这个名字——毕竟,能接连押中海博网络和OICQ的人,眼光绝非常人可比。

沈宅别墅的书房里,沈知意将相框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台灯下,她翻开二叔新寄来的《硅谷创投指南》,在"早期投资法则"章节写下批注:"真正的价值不在当下的数字,而在创业者眼里的光。"窗外的杭城灯火渐次亮起,她忽然想起马云说过的话:互联网是片无人踏足的海域,而她,甘愿做那个为拓荒者送罗盘的人。

七月末的某个深夜,沈知意被手机铃声惊醒。马华腾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虑:"知意,电信局说我们占用带宽过大,要停服务器!"她揉了揉眼睛,迅速打开电脑调出资料:"别慌,我联系大伯帮忙协调。另外,你立刻准备好用户数据,证明OICQ的社会价值。"

凌晨三点,沈知意披着外套坐在书桌前,一边用诺基亚联系人脉,一边指导马华腾撰写陈情报告。当晨光染红西湖时,她终于拨通最后一个电话:"张局长,这些孩子不是在胡闹,他们在创造未来......"

一周后,OICQ不仅保住了服务器,还获得了电信局的政策支持。马华腾在庆功宴上举起酒杯,对着镜头说:"感谢所有相信互联网的人,尤其是那位改变我命运的杭城少女。"电视前,沈知意咬着肉饼轻笑,屏幕里马华腾身后的"用户突破百万"横幅,在镁光灯下格外耀眼。

这个夏天,OICQ的企鹅图标像星星般点亮了无数电脑屏幕,而沈知意的名字,也随着互联网浪潮,悄然写入了中国商业的传奇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