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8日清晨,清北校园的银杏叶早己落尽,寒风卷着细雪掠过红墙灰瓦。沈知意踩着积雪走向研究生院大楼,黑色羊绒大衣下摆扫过台阶,口袋里的诺基亚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苏睛发来的消息,配图是星宁金融最新的股价曲线,在澳城回归的利好推动下,市值正朝着百亿大关冲刺。
推开阶梯教室的门,二十几名新生齐刷刷抬头。沈知意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讲台上,屏幕亮起的瞬间,底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这台IBM ThinkPad 770是当时最顶尖的配置,价值相当于普通家庭两年的收入。
"今天不谈金融,不谈商业。"沈知意摘下围巾,目光扫过台下略显拘谨的面孔,"我想和大家聊聊梦想,以及如何让梦想不再被贫穷束缚。"她调出PPT,首页赫然写着"星火燎原公益基金"八个烫金大字。
教室后排,一个穿着褪色棉袄的男生突然举手:"沈学姐,听说成立基金至少要两千万注册资金?"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方言口音,指甲缝里还沾着洗不净的冻疮膏痕迹。
"五个亿。"沈知意轻点鼠标,基金章程在屏幕上徐徐展开,"这是我和团队共同捐赠的启动资金。"台下一片哗然,她却继续说道:"但这笔钱不是用来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
她调出一张老照片,画面里是湘西山区的破旧校舍,宿华穿着迷彩服蹲在泥地里给孩子们讲课。"三年前,我们团队里的宿华还在为学费发愁。"沈知意的声音放软,"他靠着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读完大学,现在却能带着技术团队改变千万人的生活。"
教室里寂静无声,只有窗外的风雪拍打着玻璃。沈知意从包里取出一叠申请表:"星火基金的第一条铁律,就是不问出身,只看才华。只要你是成绩优异、家境普通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全额奖学金,还能免费使用实验室的电脑设备——是的,包括这台价值五万的IBM。"
前排的女生举起手,眼眶微红:"学姐,真的可以免费使用电脑吗?我弟弟为了学编程,每天去网吧偷偷蹭机......"
"不仅如此。"沈知意打开基金官网,虽然在拨号上网的年代加载缓慢,但页面上闪烁的"在线编程课堂"图标依然清晰可见,"我们联合星宁互联网开发了远程教学系统,只要有电话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跟着清北教授学习。"
下课铃响起时,教室门口排起了长队。沈知意一边发放申请表,一边耐心解答问题。当一个背着补丁书包的男生颤抖着接过表格时,她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创业时,攥着东拼西凑的启动资金,在寒风中挨家挨户推销肉饼的场景。
"学姐!"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追出教学楼,"我老家在贵州山区,那里连电都不稳定......"
"这是卫星电话卡。"沈知意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基金在云贵川设立了三十个助学站点,每个站点配备发电机和联网电脑。记住,"她轻轻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贫穷可以限制你的选择,但不该限制你的想象。"
夜幕降临时,沈知意走进计算机系实验室。宿华正在调试新开发的助学软件,二十几台老式CRT显示器在黑暗中泛着幽蓝的光。"姐,系统己经能支持千人同时在线。"他推了推眼镜,"不过......"他突然压低声音,"有人说我们这是在作秀。"
沈知意打开台灯,灯光照亮墙上贴着的山区孩子来信。"让他们说去吧。"她将一杯热可可放在宿华手边,"当年我们挤在宿舍吃泡面创业时,也有人说我们异想天开。"
正说着,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苏睛裹着貂绒大衣冲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文件:"知意!教育局同意星火基金成为官方合作项目了!还有,"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联系了诺基亚中国区总裁,他们愿意捐赠五百台手机给助学站点。"
沈知意接过文件,公章上的红印鲜艳夺目。窗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实验室的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整齐的光影。她想起白天那个冻疮男孩的眼神,想起女生提到弟弟时的哽咽,突然意识到,创业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一周后的基金启动仪式上,大礼堂座无虚席。当沈知意将第一笔奖学金颁发给来自青海的藏族少女时,女孩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姐姐,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帮助更多人。"
台下掌声雷动,沈知意望向观众席。姑父李明泽穿着笔挺的西装坐在前排,小姑沈雅婷戴着珍珠项链向她点头;堂叔沈正明胸前的党徽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而父母就坐在最显眼的位置,父亲悄悄擦拭着眼角。
仪式结束后,沈知意独自来到未名湖畔。湖面结着薄冰,倒映着教学楼的灯火。手机突然震动,是基金后台发来的消息:申请人数突破十万,其中87%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
她打开星火基金的论坛,最新一条帖子是个叫"山里的鹰"的用户发的:"今天第一次摸到电脑,原来代码真的能创造奇迹。谢谢星火,让我知道山外还有更广阔的天空。"
沈知意回复了一个太阳的表情,抬头望向星空。千禧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她播下的这簇星火,正在无数年轻人的心中熊熊燃烧。那些曾被贫穷困住的梦想,终将乘着代码的翅膀,飞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