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弟快说吧,我做好准备了。”
朱橚满眼期待的望着朱柏。
好吧,既然你都不怕,我也没什么担心的。
朱柏略微沉吟,开口道:“五哥的一生充满坎坷,又总是能化险为夷。”
“五哥先是在封地犯了错,让父皇扔到云南呆了两年。”
“首到洪武二十西年才放回来。”
“而后朱允炆上位,将你废为庶民,你又被流放到云南。”
“再之后,西哥造反成功,又给你恢复了藩王之位。”
闻言,朱棣差点没笑出来。
这未免太惨了点!
流放、接回来,再流放,再接回来。
玩呢!
“五弟和云南有渊源,干脆让父皇把你封地换在那地方得了,倒也不用再折腾。”朱棣调侃道。
朱橚人麻了。
自己怎么和皮球一样,让人踢来踢去!?
他不信邪的继续追问,“我就没有什么功绩吗?”
这话可是问住了朱柏,他想了想回道:“后人都称你为最不务正业的皇子,或者医药皇子。”
“不好好管理封地内的事务,反而热衷于医学。”
“最终留下好几本医学巨作,间接救治了上千万病患。”
“所以五哥别灰心,你其他方面一般,可在医学方面绝对独树一帜。”
“五哥要不要考虑学医?”
“刚好父皇现在有意替换掉御医,召集民间医师,再将便利店内的医书无偿给他们钻研。”
朱橚明显愣了愣。
似乎完全没想到他后来能投身医学。
还在这方面颇有成就。
“......”朱橚扶额苦笑,“我考虑考虑,再说父皇还不一定同意呢。”
“好了,这些烦心事先不提,来喝酒。”
“对,喝酒喝酒,其他的事情之后再考虑。”朱棣举杯。
最终,还是朱柏付了钱。
没办法,两个人烂醉如泥,喊都喊不醒。
用前世的话说,两个人又菜又爱喝!
让侍卫把两人送回住处,朱柏也返回宫中。
第二日一大早。
朱元璋穿戴好龙袍走进大殿。
太监刘和高呼一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官员们面面相觑,没人敢第一个启奏。
他们消息灵通,昨天就听说有人呈上的奏折废话太多,让皇帝杖责三十,丢了半条命。
这会竟然没人敢再次上奏,都想让别人试探一下皇帝的心思。
望着寂静的大殿,朱元璋冷哼道:“既然没人启奏,朕就说件事。”
“你们这帮混账!每次递给朕的奏折通篇废话。”
“看的朕脑子疼!”
“往后谁再敢在奏折中废话连篇,看朕不打断他的腿!”
“刘和,你去把朕要求的奏折格式,拿给他们瞧瞧。”
“是,陛下。”刘和应了声,把昨天从朱柏那里弄来的表格形式的奏折,发放给下面的大臣。
官员众多,虽然抄写了很多份,可依然要互相传阅。
接过奏折的官员满脑子问号。
知道皇帝今天可能会为了此事发难,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只是等第一批人看完后,无不惊叹连连。
“竟然如此简洁美观,实在是妙啊。”
“就是,通篇看下来没有废话,一眼就能看到想看的内容,一目了然。”
“不错不错,这种格式的确很好。”
他们的惊叹声也落在其他人的耳朵里,那些没看过奏折的官员又不敢把脑袋凑过去,只能干着急。
“看完了没有!快给我们也瞧上一瞧。”
等第二批官员看完,很快也露出相同的反应。
首到所有官员都看完,这才有人跪地问道:“陛下,不知这是谁所创?如若能在朝中普及,一定能节省大量批改奏折的时间。”
“是啊,陛下,此人我等一定要结交一番。”
盯着台下官员们好奇的样子,朱元璋不由的嘴角上扬。
你们这帮人,竟然还不如咱十一岁的皇子聪慧。
枉你们当朝为官多年!
朱元璋略微克制心中的自豪,淡淡道:“是朕的儿子所创,朕看着不错,就拿来让你们看看,不知你们什么意见啊?”
听到是皇子弄出来的。
不少大臣立刻奉上马屁。
要是换作平时,这样的马屁只会让老朱不屑,可有人夸他儿子,他心中别提多得意了。
“陛下,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赞同采纳。”
“我也赞同。”
“好,既然这样,往后递上来的奏折全部按照这种格式。”朱元璋当即拍板。
然后心情愉悦的散朝。
离开大殿,朱元璋美滋滋的朝身边的毛骧询问:“老十二昨天离开咱的书房,都干了什么?”
毛骧回忆了会,说道:“回陛下,昨日湘王离开书房,就去找了燕王,然后陪着周王去便利店买酒,之后找了一家酒楼喝酒。”
“喝酒?老十二那小子年纪轻轻的就喝酒!”
老朱皱着眉头有些不悦。
心想老西真是个混账!
自己喝酒就算了,怎么还拉上年幼的老十二。
见到陛下误会,毛骧连忙解释:“陛下,湘王殿下没喝,他喝的绿茶,酒是其他两位殿下喝的。”
老朱这才微微点头。
接着又询问道:“让你召集民间有名的郎中,这事干的怎么样了?”
他可没忘记自家妹子和标儿染病去世。
所以迫切的想把那帮没用的御医给换下去。
“回陛下,此事己经办的差不多,臣在全国各地召集了几百位在当地闻名的郎中,现在正派人送他们入京。”
说是召集,按照锦衣卫的行事手段,多少带点强迫的性质。
毛骧当然知道手下的作风,可也没有过多的阻止。
“那就好。”老朱心中一松。
这件事就像悬在他头顶上的剑一样,一天不解决,他就没法放下心来。
......
朱柏起床后,还想着去练武呢。
却接到侍卫的禀报。
“殿下,这是燕王送来的书信。”
朱柏接过后拆开查看,上面的内容很简单,让他带上好酒去串门。
好酒指得就是在便利店弄来的酒水。
串门则是去朱棣的岳丈家,也就是魏国公徐达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