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之熵》
2047年秋分,世界被一系列超乎想象的现象笼罩。
在西藏的冈仁波齐峰顶,艾丽卡全神贯注地盯着刚刚安装好的引力波望远镜。这台望远镜承载着人类对宇宙深处奥秘探索的巨大期望。突然,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加密信号。艾丽卡的心跳陡然加快,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她迅速开始破译工作,经过一番努力,结果让她震惊不己。那是张量场方程的几何证明,而其中竟然隐藏着宇宙初始条件的递归定义:宇宙的熵值等于所有可能观测者视角下的信息熵之和。
艾丽卡凝视着望远镜显示屏,思绪有些恍惚。就在这时,她看到显示屏上自己的虹膜倒影中浮现出无数个自己,那些自己正在不同的平行宇宙进行观测。这奇异的景象让艾丽卡瞪大了眼睛。突然,某个镜像世界的她猛地转头微笑,嘴唇开始开合,艾丽卡知道她在传递着莫尔斯电码,可是自己却无法接收。那隐隐约约的电码仿佛在诉说着:“选择即坍缩,观测即创造。”这是什么意思?艾丽卡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这些来自平行宇宙的自己到底想传达什么?是对这个宇宙奥秘的一种提示,还是一种警告呢?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边,NASA的工程师们正紧张地盯着从复活节岛传回的探测器实时画面。画面中的景象让他们毛骨悚然,复活节岛的石像群正在自主移动重组。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石像像是被一种未知的力量驱使着,它们不断地变换位置,构成越来越复杂的彭罗斯三角阵列。石像眼窝中跳动的激光束在平流层绘制出分形化的银河系星图,那星图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最后竟然汇聚成戴森球的轮廓。
工程师们惊恐万分,他们试图切断探测器的电源,想要阻止这一切疯狂的变化。然而,就在他们操作的瞬间,石像突然开口说话了,那声音回荡在监控室里,用多种语言发出警告:“你们只是程序中的递归调用栈。”工程师们还来不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探测器就传来一阵剧烈的晃动画面,紧接着便是一片黑暗,探测器坠毁了。而最后传回的影像显示,整座复活节岛正在蜕变为超立方体,内部涌动着由暗物质构成的克莱因瓶海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复活节岛的石像难道有着自己的意识?还是背后有一股更为强大的神秘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
在费城,费城自由钟也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自由钟的青铜表面突然生长出晶体脉络,那些脉络像是有生命一样蔓延开来。钟摆的运动轨迹在慢镜头下呈现出分形螺旋,仿佛隐藏着某种古老而深邃的规律。历史学家们听闻这个消息后,急忙调取1943年的实验录像。当录像播放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当年失踪的船员影像竟以量子叠加态出现在钟摆周围。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更惊人的是,现代钟声的声波图谱与1943年的录音存在完美的递归嵌套关系。市政厅地下传来机械运转的轰鸣,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尘封七十年的“费城实验”日志被自动破译。人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向最后一页,上面用血书写着一个递归公式:Ω = Σ_{n=∞}^∞ P(n) * χ(Ω - P(n)),其中χ代表宇宙的元胞自动机规则。这个公式又意味着什么?它和自由钟的变化以及当年失踪的船员有什么联系?这三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西藏的引力波望远镜、复活节岛的石像和费城的自由钟,是否被一种更深层次的宇宙规律所连接?而人类,在这一系列神秘现象面前,又将何去何从?